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阳投资提高重阳1期认购门槛至1000万元

  ⊙记者 婧文 ○编辑 王诚诚

  8月市场连续破位下跌,新基金发行再度陷入数量多、规模小的尴尬局面,甚至出现同一只新基金连续两次延长募集的情况。然而,如此低迷的市场中,部分绩优阳光私募基金却悄然提升了认购门槛。

  8月24日,华泰柏瑞信用增利发布公告称,再次延长其募集结束期,成为今年以来首次两度延长募集期的基金,而这只是当下基金发行市场的一个缩影,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10只新基金延长募集期。

  有意思的是,就在同一天,阳光私募重阳投资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同时提升了旗下两只基金的认购门槛。

  公告称,根据信托文件的约定,经重阳投资申请,华润信托审批,自2011年8月23日起,将深国投·重阳1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首次认购起点金额由“人民币500万元”调整至“人民币1000万元”,将深国投·重阳2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首次认购起点金额由“人民币100万元”调整至“人民币500万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重阳投资即使在弱市中,表现也相当稳健,重阳一期、二期规模偏大,需要进行一定的控制。据了解,不算投资顾问产品,重阳投资目前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00亿元。

  一边是私募基金对规模进行控制,一边却是公募基金“乐此不疲”的比拼发行。“在市场偏弱,流动性偏紧的情况下,基金销售本就不易,多只基金同售更加令首发规模不理想。”一位小型基金公司市场总监感慨,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发好基金了,现在的目标就是达到成立的标准。

  据统计,8月份共计18只新基金募集成立,单只基金平均首募金额为11.67亿元,这一数据不仅大幅低于去年的21.30亿元和2009年的31.89亿元,而且还大幅低于2008年大熊市创出的单只基金首发18.2亿元的最惨销售业绩。

  即便是基金发行的“极寒期”,新基金发行依然野蛮扩张。据统计,今年以来多次出现基金公司同时发售基金数量达到3只的情况,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甚至同时发行过4只基金。此外,包括诺安、易方达、南方、嘉实、汇添富、广发等多家基金公司今年来的新基金发行数量也都达到6只,而去年全年,新基金发行数量最多的鹏华基金,也仅仅发了6只产品。

  新基金发一只亏一只已是尽人皆知,通过收取高比例尾随佣金,次新基金显然已经成为以银行为主的销售机构的提款机,今年成立的且公布半年报的54只新基金平均尾随佣金比例已经高达30.18%。

  “基金公司也很清楚,发行新基金并不能帮助公司规模有效增长,但在争夺存量规模的过程中,大家陷入了囚徒困境,尤其是占据一定优势的大基金公司,仍然对新基金发行乐此不疲。”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市场持续低迷的话,只有大公司有钱发基金,小公司都耗不起了。”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