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明星基金经理身陷老鼠仓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30日 06:50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原好望角投资总经理、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投资副总监郑拓(资料图)原好望角投资总经理、交银施罗德基金投资副总监郑拓(资料图)
原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上海重阳投资合伙人李旭利 (资料图)原交银施罗德基金投资总监、上海重阳投资合伙人李旭利 (资料图)

  又一位曾经的明星基金经理身陷“老鼠仓”传闻,8月28日,有媒体报道了原交银施罗德基金经理郑拓被捕的消息。不过,昨天郑拓出面回应,称自己没有被捕。杭州一位资深券商人士告诉记者,监管部门对郑拓涉嫌老鼠仓案的调查已经接近尾声,并移交司法,这一案件涉嫌金额可能超过千万元。监管部门在调查郑拓时,还查出了原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上海重阳投资合伙人李旭利涉嫌老鼠仓。这一案件有可能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最大的基金经理老鼠仓案。

  年薪过百万的基金经理为何会铤而走险?公募基金从业人员如何看待自己的同行?做私募是不少明星公募基金经理的就业选择,私募人士又怎么看待老鼠仓现象呢?作为基金老鼠仓的最大受害者,基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财富管家”?

  传涉案被抓 郑拓称不想回应

  一则郑拓被捕的传闻,成了基金业最近的一大焦点。

  8月28日,一则消息称,原好望角投资总经理郑拓已于上周在北京被上海公安机关抓捕,并被立案调查,可能跟此前担任基金经理时涉嫌“老鼠仓”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郑拓于2009年从交银施罗德离职,与同事合资创办好望角投资公司。不过,两只产品均因亏损被清盘。

  事实上,自2010年10月起,原交银施罗德基金投资总监李旭利被传出在接受调查,有传言称曾任交银施罗德投资副总监的郑拓也被调查。2011年年初,基金市场再度风传郑拓涉及违法已被调查,并称郑本人的涉案金额比以前的基金经理涉案金额更高。2011年3月份,郑拓被限制出境,对于这一切,郑拓及其所在的好望角公司都予以否认。

  对于这次被公安机关抓捕的传闻,郑拓通过电话进行了澄清。8月2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拨通郑拓手机,电话中,郑拓语气平和。当记者向他求证是否被捕时,他笑着说:“你能打通我的电话,觉得我是否被捕呢?”郑拓表示,虽然媒体对其被捕的报道很多,但是并未被捕,现在还不想有任何回应。

  另外,郑拓昨天下午还给上海一家媒体记者短信回复“谢谢关心”来为自己辟谣,说明郑拓目前仍处自由状态。

  据了解,这次有关郑拓被捕的传闻,源于上海陆家嘴汇丰大楼电梯里的八卦,后来有人发到微博上,消息便扩散开来。

  自称做私募是梦想 转行遭遇清盘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郑拓被抓捕事件,到目前为止仅是乌龙,但郑拓却一直身陷“老鼠仓”传闻。

  生于1968年的郑拓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律系,先后供职于黑龙江省进出口公司、君安证券公司。2001年,郑拓就读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深受著名教授尤金·法玛(有效市场理论的创始者)等学院派的影响。芝大的这段经历,也给郑拓深深打上了学院派的烙印。2003年7月,35岁的郑拓学成归来,进入海富通基金公司,当时郑拓身边的同事这样评价他:很聪明的一个人,科班出身,理论功底扎实,学术性很强,成长很快,海外经历丰富,就是有些清高。

  2007年7月,郑拓转投交银施罗德,迎来了投资人生路上的高峰。交银稳健基金在郑拓管理期间,保持了晨星两年期和三年期五星级基金评价,并在全球著名商业杂志《福布斯》发布的2009中国基金排行榜中,被评为十大最佳股票型基金之一。

  然而,好景不常。2009年7月,传出郑拓因购买汤臣一品豪宅辞职、受到监管部门的调查以及交银内部因争夺投资总监位置而互相举报等传闻事件。郑拓也在当年9月离开公募基金投身私募,他表示:“做一只属于自己的私募,是我最初的梦想。”

  但迎接这位明星公募基金经理的却是一段“苦旅”。2009年10月,郑拓成立了好望角投资公司,接下来连续发行了深蓝1号、3号产品。在2010年,原先看得很准的郑拓踏错市场节奏,净值连受损失。2011年4月13日,郑拓执掌的“山东信托·深蓝1号”被清盘,清盘净值0.6107元,绝对亏损接近39%。好望角从此在阳光私募圈里销声匿迹。

  转行私募的过来人称 “草原的狮子”不好当

  “郑拓人还是不错的,有点书卷气,跟老鼠仓沾上关系可毁了。”杭州一位资深券商人士告诉记者,郑拓涉案操作手法基本是跟外围资金一起炒作股票,老鼠仓就是一根高压线,触碰的后果很严重。有传闻郑拓一案已经移交司法,涉案金额千万级别,这一案件有可能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基金经理的最大老鼠仓案。

  “以前基金选择股票,要么靠研究,要么靠消息,现在全流通了,要不跟上市公司搞好关系,还谈什么收益啊。”杭州一位分析师表示,监管老鼠仓还要靠制度。

  对于郑拓涉嫌老鼠仓的传闻,记者辗转联系到一位前公募债券基金经理,现在在杭州管理一只私募产品。

  “还是不要谈同行吧,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他表示,公募基金经理收入高,但压力太大。

  做公募基金更大的失落在于没有太多的成就感。有时候他发现一只好股票,很希望跟别人分享,但多数时候还是埋在心底。而做私募,这方面的忌讳则小了很多,更能体会到做投资的乐趣。

  谈到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差别,他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公募基金经理就好比草原上的狮群捕猎,一群狮子只吃一只羚羊,私募基金经理好比是一只狮子领一群绵羊,或许一只羚羊都抓不到,但抓到就能吃饱。”

  郑拓、李旭利案是监管部门“捕鼠”行动的最新进展,这对基金界也是一大警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