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阳光私募新突破:周水江带着27个合伙人向上游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9日 09:00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副主编 谭昊

  少有人能够在我的“投资家下午茶”专栏里短期内重复出现。

  周水江是个例外。

  半年前,我写过《广州跑出一匹西域的马,周水江很会看公司》,当时提到了一句话,他正在酝酿发行一个PE类基金。

  半年过去,此语落地,开花结果。

  8月25日,西域股权合伙制基金的成立大会在广州召开。周水江和他的27个合伙人签署了合伙人变更的文件。“文件很厚,光签字就要签十分钟。”月底之前还会有几个合伙人要进来。

  在我的印象里,阳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成功发行PE基金的,这很可能是第一家。

  我闻到了全产业链的味道。

  事实上,这也正是周水江心中所想。

  但想归想,能不能做成又是另一回事。据我所知,圈子里想做PE的人,数都数不过来。

  但做二级市场的人,想做好PE,会面临两个挑战。其一是团队,其二是资源。

  周水江给我的印象是稳健,但事实证明,做事扎实是他的另一个特点。

  他这样描述自己的愿景——做资产管理行业的全产业链公司。

  所谓全产业链,至少包涵三个层次——最前端的PE投资,末端的二级市场投资,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定向增发类投资。

  目前,西域投资已发行六期阳光私募产品,管理资产规模10多亿元。其中,“西域光华59”产品收益率在2010年同期阳光私募产品中名列全国第四。

  PE方面,他们此前已经有一些静悄悄的布局。在已投资的几个项目中,长城集团已成功上市,2年的收益率超过7倍。其余几家广州国萃花卉、青海盐湖镁业、珠海润都名彤制药等,也将在今明两年申报上市材料。

  而此次成立的西域股权合伙制基金,第一期的募集规模是1.1亿。预计投5-6个项目,以pre-ipo为主。

  所以在产品的期限上,西域采用了大胆的“3+2”模式。比通常的“5+2”模式要短两年。

  “我们已经有好几个项目储备。今天基金正式成立,明天团队就去一个公司做尽职调查。”

  至于产业链的中段。周水江透露,公司正在筹备发行一个定向增发类的基金,跟一家大型银行合作。

  “鉴于目前市场的估值水平,以及定向增发类基金以往的优良表现。这个产品的设计中会加入一倍的杠杆。投资者由优先级和次级资金组成。优先级享受无风险的8%固定收益,次级承担风险及享受超额收益。”

  产品的设计,事实上已经融入了西域对资本市场的判断,他们认为,2500点一带会是A股的历史大底。未来更多的是机会而不是风险。

  一边做全产业链的布局,另一边,周水江也刚刚把公司搬到了广州北部的一处幽静的小湖边。此处背山面水,颇似藏风聚气之地。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