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元比联管理层连续更迭 亏损5年败走上海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5日 05:46  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王珏 发自上海

  快满5岁的金元比联,在上海基金界同行眼中一直颇有“杯具”色彩。成立五年,资产管理规模却在全国六十多家基金公司中排名垫底,仅高于几家只发了1只基金的新基金公司,作为一家致力于“做中国的保本增值专家”的基金公司,这样的成绩实在令人唏嘘。据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其现有的6只基金,管理份额规模合计仅为10.42亿份,成为不折不扣的“迷你”基金公司。此外,今年8月,金元比联发行了一只新基金—金元比联保本基金,首募规模仅为2.77亿份。

  在遭遇了巨额赎回、业绩垫底、“掌门”更迭以及新基金延长首募期限等一系列事件之后,金元比联出路究竟在何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智酷金融研究中心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小基金公司的发展必须走差异化的道路,必须要有鲜明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才有可能成功。”

  最迷你基金公司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金元比联成立于2006年11月,是由金元证券和比利时联合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外合资基金。注册地为上海,注册资本1.5亿人民币,其中金元证券持有51%的股份,比利时联合资产管理公司持有49%的股份。据金元证券2010年年报,2006-2010年间,金元比联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10年年底,金元证券投资于金元比联的7650万元注册资本,期末金额为5202万元。短短几年时间,仅金元证券在此亏损高达2448万元左右。金元比联1.5亿元的注册资本中,金元证券占比51%,这也就意味着,此间金元比联的亏损金额接近4800万元。

  事实上,2010年对于金元比联来说相当惨烈,2009年年底,金元比联管理的基金份额为31.35亿份,而2010年年底,旗下管理基金份额仅为12.21亿份,减少了61.04%,不幸成为2010年管理规模缩水最为严重的基金公司。据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金元比联基金公司管理份额为10.42亿份。

  其实,从单只基金产品来说,金元比联的开局并不差,成立于2007年8月的金元比联宝石动力是金元比联的第一只产品,首募规模为49.89亿份,但金元比联的好运似乎刚开始就结束了,此后的金元比联新基金发行均没有超过第一只产品。此外,金元比联宝石动力也显得“后劲”不足,2010年二季报,份额已减少到21.15亿份;2010年三季度该保本型基金三年期满,仅剩7.89亿份;根据2010年四季报,2010年12月31日,宝石动力基金只剩下6.05亿份,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规模仅剩5.42亿份,缩水幅度高达89.13%。另一只成立于2009年3月的金元比联丰利,首募规模仅次于金元比联宝石动力,募得14.75亿份。但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规模仅为0.81亿,缩水比例高达94.50%。另两只规模不足1亿份的是金元比联成长和金元比联核心动力,规模仅为0.89亿份和0.88亿份。

  金元比联的老基金一直遭遇持续赎回,而新发基金产品同样不顺利。今年上半年新发基金处于“井喷”状态,据统计,上半年共成立新基金96只。直到下半年的7月18日,金元比联才开始发行今年的第一只新基金金元保本,原定首募截止日期为8月5日。但在8月4日,金元比联却公告称将延长首募期限一周至8月12日。根据最新数据,即使延期一周发行完毕,金元比联保本基金的首募规模仍然只有2.77亿份。对于上述问题,金元比联相关责任人表示:“我们这只新基金募集期只有三周,一般来说新基金募集期都是四周,因为渠道的安排,所以这个渠道的基金都是三周,我们延长一周,总共加起来四周时间,和通常新基金发行时间是一样的。”

  今年以来,金元比联旗下6只基金业绩均不容乐观。根据天天基金网统计数据显示,两只配置混合型基金金元比联宝石动力和金元比联成长动力处于同类基金中垫底位置,其中金元比联宝石动力亏损14%,排名垫底;而金元比联成长动力下跌18.28%,排名倒数第2位。债券型基金金元比联丰利亏损7.45%在同类型基金中排名倒数第3位。三只股票型基金表现同样不容乐观,其中金元比例核心动力亏损12.74%,排名第189位,金元比联价值排名200位之后,亏损13.45%,排名第203位;金元消费主题表现稍好,亏损10.06%,排名第136位。

  在金元比联价值最新公布的《2011年半年度报告》中记者看到:本基金在本报告期内板块结构调整比例较小,重点持仓个股基本未变,行业板块配置仍偏重于消费板块。一季度业绩表现不佳,二季度业绩好转。

  管理层连续更迭

  或许是因为业绩不佳所带来的压力,自2006年11月开业以来,金元比联董事长一职就长期处于变动状态。金元比联已更换了三次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金元比联第一任董事长彭振明是金元证券前党委书记。第二任董事长冯辞也来自金元证券,为公司第一副总裁。去年上任的任开宇是这家成立快满5年的公司的第三任董事长,同样来自金元证券。

  金元比联总经理人选在今年也有所变换。2月26日,金元比联发布公告称,原总经理易强因个人原因离任。5月23日,金元比联总经理一职终于尘埃落定,该公司发公告称,张嘉宾出任该公司总经理。据公开资料显示,张嘉宾曾任深业集团业务经理,深业集团美国分公司副总裁;1999年6月加盟瑞银华宝公司(UBSWarburg),任业务经理;2001年6月加盟富国基金,任总经理助理、市场总监;2005年3月加盟信诚基金任副总经理、首席市场官;2007年11月加盟中国光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任首席运营官;2008年6月加盟民生加银任总经理。

  此外,业界盛传金元比联的外资股东比利时联合资产管理公司可能会撤资。对此,金元比联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接到相关消息。业内人士称,如果金元比联外资股东方决定撤资,对金元比联来说打击颇大。

  有媒体曾报道称,一家大型央企集团公司将“接盘”比利时联合资产所持的金元比联股份,据该报道描述,该央企系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经营26年来已形成以军民品贸易、房地产开发、文化艺术经营、矿产资源领域投资开发为主业的“四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截至2010年三季度,该集团总资产已超过2000亿元。

  若如上述所言,合资基金公司队伍中将不会看到金元比联的身影。2003年1月,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招商基金成立。而今,在六十多家基金公司中,具有外资血统的合资公司已经占据了中国基金业的半壁江山。

  金元比联总经理张嘉宾曾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三年里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100亿元。100亿在基金界是业内公认的可以确定能盈利的一道坎,也称“生存红线”。“通常来说,如果一家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在100亿以上才有可能盈利,所以,不少小基金公司的目标就是规模上百亿元,这样能够更好地持续经营发展下去。”智酷金融研究中心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上述负责人给记者算了笔账:“新基金公司开业一般是40-50个人。固定开销与薪酬每年需要支出3000万左右,房租每年500万左右,加上差旅费以及银行渠道的一些费用支出。每年的支出将达到6000-7000万。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新公司发一只基金规模一般在5亿左右,若1.5%的管理费,按照跟大银行的分成比例,最多只能拿到一半,分成后收入375万。这样的收入无异于杯水车薪。”

  其实,对于金元比联来说,开局并不差。“其实如果金元比联旗下第一只基金业绩较为突出,对其品牌推广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将对后来的新基金发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很可惜金元比联基金没有把握好这次机会。”上述负责人解释,“不过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确实很难做出一流的业绩,毕竟能找到最好的人才不容易,还要加上渠道上的问题。所以,小基金公司的发展必须走差异化的道路,必须要有鲜明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才有可能成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