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报记者 滕晓萌
高善文(微博)先生曾经在一篇著名的博文中表示,卖方研究就像诸葛亮,买方投资就像刘备。
当然,如你所知,买方除了负责投资的基金经理外,还有一群人,叫做买方研究员。
大概两月之前,我告诉一位曾经的基金大佬,理财周报的北方50股票专题,曾在紫鑫药业暴涨前夕,与之擦肩而过。
他很认真地说,推荐这只股票的人,是有内幕消息吗?
这样的反应,应当和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相同。按照目前可以查阅到的紫鑫药业定期报告,2010年上半年,没有一家机构对其进行过调研。
而现在能够查阅到的研报记录中,2010年以来,只有日信、天相投顾、长江、国海四家机构对紫鑫药业发表过“推荐”或者“买入”的研报。
我以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踩中地雷,更多应责买方失察,而非卖方吹水。
有趣的是,尽管紫鑫药业自己公布的信息中,没有任何一家基金对其进行过调研。但是据说其关联交易嫌疑被揭露后,重仓这只股票的基金公司大都表示,自己的研究员曾赴该公司进行过实地调研,只是因调研方式局限而未能发现问题。
坦白地讲,我并不十分相信这些表态。就我所了解的行业而言,爱调研或者擅长实地调研的研究员,实在不多。
根据某些传统理论,上市公司基本面是卖方分析范畴,买方研究员更应该关注股票变化、挑选股票和判断买卖时机。
但现实是,由于卖方研究已经全面转向短期荐股,买方研究员不得不担负起公司调研的重任。
一位做私募的朋友曾经慨叹,出去调研,总能碰到华夏、博时几家公司的研究员,其他基金公司基本碰不到。
在更多的基金公司,研究位置尴尬。在一些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不屑于和研究员同桌吃饭;在另一些基金公司,研究员拒绝向基金经理推荐股票。
起码有两家大型基金公司告诉我,他们从2010年后才开始明确研究部门的考核机制。
对于大部分基金公司而言,无论招募说明书上如何天花乱坠,实际投资的程序都是:基金经理决定买卖,研究员们挖空心思写出为什么买卖这只股票的报告。
地雷年年有,有的公司今年踩得特别多。尽管每一位基金经理都会在季报中写,要挑出真正优质的股票,但如何挑选,我们总是不得而知。
在此,有一个好的结论是,随着中小盘股票地雷不断爆发,公司研究理应被提到更高位置,研究员们的春天即将到来。
坏的结论是,很多公司告诉我,如果推荐的股票为公司赚了钱,研究员会获得相应的奖励。但没有一家公司告诉我,如果研究员并没有去过那家地雷公司,重仓进入的决定也并非真心建议,到底应该追究研究部门调查失责,还是投资高层贪功冒进?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