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不惧内忧惧外患 对海外市场观点分歧较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 09:48  大众证券报

  近几日,A股市场可谓内忧外患。周二,统计局公布7月份CPI,同比上涨6.5%,创37月来新高,环比也上涨了0.5%,这是内忧。上周末,标普下调美债评级,引发了周一全球股市大跌,这是外患。而从基金公司对事件的表态来看,基金公司对内忧和外患的态度是不同的。对于CPI新高的内忧,绝大多数基金公司都处之泰然,但是对于美债评级下降引发的外患,基金公司之间分歧较大,各种想法都有。

  内忧不忧 基金处之泰然

  周二,统计局公布7月份CPI,同比上涨6.5%,创37月来新高,环比也上涨了0.5%。但是,从各家基金公司的表态来看,我们感受不到太多的紧张情绪。对于这一又创新高的CPI数据,基金公司普遍认为,物价见顶趋势明显。

  “7月份CPI同比上涨6.5%,环比上涨0.5%,幅度在市场预期内。虽然7月份的环比增幅相对6月份有0.2个百分点的上升,但上升幅度低于历史整体情况,表明物价上涨动力已在减弱。从市场关心的猪肉价格来看,7月份猪肉对CPI的拉动比6月份高出约0.1个百分点,但自7月底开始,我们观察到猪肉价格已开始有所回落,预计猪肉对CPI的贡献度已达年内最高点。由于前期基数效应,物价回落速度也不太明显,因此,现在看未来CPI绝对水平还难以快速回落,估计需要到四季度。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较多,会增强CPI下滑预期。”博时基金说。

  长信基金说:“综合食品价格和翘尾因素看, 7月CPI或已见顶;结合考虑全球经济动荡的时间点,从政策层面来看,央行或将致力于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这将主要体现在银行间市场的维稳,采取进一步的紧缩政策的概率较小。 ”

  “展望未来,由于猪肉价格涨幅趋缓、输入型通胀压力减轻以及政策调控效果显现,8月份开始CPI涨幅将步入下降通道,预计在6.1%的水平。PPI上涨7.5%,符合市场预期。由于环比涨幅为0,同比涨幅的扩大主要和去年较低的基数效应有关。与6月相比,上游的价格松动更加明显,近期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PPI也将呈现高位回落的态势。虽然通胀高位徘徊,由于海外局势变数增加,预计政策会以静制动,短期不会加息抑制通胀,保持政策观察的概率较高,避免国内政策和海外因素叠加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华富基金说。

  诺安基金预计国内通胀在2011年第三季度见顶,然后逐渐回落。由于短期内通胀压力仍处于高位,货币政策不会轻易松动。同时考虑到外部环境,欧美债务危机严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因此预计国内货币政策不会进一步收紧。

  较为谨慎的是信诚基金和东吴基金,但他们谨慎的力度也有限。

  东吴基金认为,总体来看,7月物价创出新高固然有同期猪肉价格飞速上涨的原因,但部分食品如鲜菜的季节性反弹也对此负有一定责任。目前无法判断价格是否已见顶回落,紧密跟踪高频价格数据为上。但他们也认为,从当前经济和物价的情况来看,政府再次出台紧缩政策似无必要。

  信诚基金则表示:“由于短期内通胀压力仍处于高位,货币政策不会轻易松动。但同时考虑到外部环境,欧美债务危机严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内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也较小。目前估值底部或已出现。”

  对外患 基金的四种观点

  对于CPI新高的内忧,基金公司的态度较为统一。但对于标普下降评价的外患,基金公司之间分歧较为明显,有的认为不影响A股,或认为影响已经被市场消化了;有的认为,市场接下来还会继续调整;有的基金认为,短期还会调整但只是短期调整,还有的基金则打起太平拳不表态。

  观点一:已具备短线反弹的基础

  华安、长信、大成、长城等基金是较乐观的。

  长信基金认为,美债相关的一系列事件与08年雷曼倒闭存在本质区别,投资者不宜过度恐慌。“首先,08年雷曼的倒闭是完全在市场预期之外的,但是美国国债信用评级下调以及欧债问题市场之前均有预期。以美国国债信用评级下调为例,标普最早于今年4月18日就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正面’降至‘负面’,于7月21日再度发出预警,称调降美国评级的几率达50%,最早将在8月初行动。其次,08年全球经济均处于比较高的位置,目前全球经济均处于危机后的寻求新经济增长点的过程中。这意味着就算经济下滑,二次探低与金融危机亦存在本质区别。”

  长信基金指出,以上事件对于未来一段时间造成的最大影响来自于流动性冲击,即流动性短缺导致的被动性减少风险类资产的比重,导致相关资产价格的大幅下跌。但从A股市场角度看,目前对应的估值水平相当于05年的最低点估值以及去年2300点的估值,目前已反应了大部分悲观因素。且当前国内政策存在较大的腾挪空间。

  大成基金说,尽管美国国债评级的下调可能影响部分企业债券的评级,但对经济基本面的实质性影响有限。近期多家国际投资银行下调了欧美经济增长预期,市场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本面因素的变化。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美国。与外需放缓相比,更应该关注我国经济。我国经济的部分领先指标已经出现回升趋势。尽管新兴经济体股市的表现难免会受到发达市场的影响,但相信中长期表现将优于发达市场,不排除新兴市场会吸引部分国际资金流入。

  长城基金则认为,短期市场情绪明显恶化,具备反弹的条件。“如果同意至少今年硬着陆的风险可控,那么短期市场具备了博弈的空间,可趁市场恐慌适当参与超跌的优质股票,一旦获取收益就适时了结。”

  华安基金说:“国内外各种不安定因素的集中出现,或有可能使得政策转向提前到来。虽然这种转向并非拐点型的,但不再加码的预期还是有可能实现的。国内外股市的短期超跌明显,具备短线反弹的基础和可能。”

  泰达宏利也称,短期市场做空动能可能会降低,G7也已发表声明要联合保证全球金融市场稳定,这是一个重要的利好信号,预计短期内市场将有估值修复的内在要求。

  观点二:悲观情绪波动将反复出现

  交银施罗德、国泰、华泰柏瑞、国投瑞银等基金对市场较为慎重。

  交银施罗德基金认为,在整体偏弱的局势中,海外市场的震荡,包括标普对美债降级,对A股在心理、资金、外需和流动性层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A股对来自外围市场的冲击需要一个消化过程。从基本面角度看,信贷周期已步入尾声,但离新一轮周期的开始应该还比较遥远。今后相当一段时期,货币紧缩力度仍难以显著减轻。“在此背景下,当前的悲观预期或情绪波动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反复出现。”

  国泰基金总经理助理张人蟠认为,美债评级降至AA+级,可能使欧洲的问题严重化和复杂化。在其看来,与美国有着类似问题的法国仍持有AAA的评级,而西班牙和意大利本身问题较多,美债评级下调之后,上述欧洲国家的评级也可能面临调整,这可能加剧欧洲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华泰柏瑞投资总监汪晖表示,“为了应对2008年经济危机,全球政府纷纷加杠杆,这些后遗症现在开始显现,目前看不到对这些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目前,A股向上可能性不大,但是向下有多大的空间,还难以判断。”

  国投瑞银认为,“标普调低美国国债评级,美元信用问题集中暴露,全球货币体系出现局部动荡,金融市场的恐慌心理和对经济前景的黯淡预期共同影响全球股市。而A股市场本身处于资金面偏紧的状况,同时面临通胀走势的不确定性,外围不利因素和国内的高通胀可能导致A股在三季度的筑底时间延长。”

  观点三:股市没问题 但短期还得跌

  还有一些基金表示,股市没有问题,走势不会受到影响。但短线还是要跌的。博时孙占军、新华王卫东等人是这样的想法。

  “在国内市场基本面并未严重恶化的背景下,大跌也是建仓买入股票的机会。尽管短期市场有下行趋势,但如果拉长时间周期来看,这将是一个底部震荡的过程,贵金属独特的避险功能,大消费板块因为成长比较确定,都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市场关注热点。”博时创业成长股票基金经理孙占军表示。

  新华基金投资总监王卫东认为,从宏观经济基本面来看,市场对美债降级反应过度,在内外围经济形势未明朗前,股市调整仍需时日,但长期向上趋势仍难改变;市场筑底过程中,投资机会再度来临。在内外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压制下,市场走出调整仍需时间,未来1个月市场仍将以震荡调整为主。

  “如果后期不再出现新利空,A股应该不会再深跌,但投资者还是要维持谨慎的态度,不要急于抄底。”南方基金杨德龙透露。“基金经理原来就不乐观,现在态度更为谨慎,整体降低仓位。”

  申万菱信基金则认为,短期来看,由于悲观情绪犹在,短期可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中长期来看,股市经过前期大跌后,投资已经具有可操作性。

  观点四:不谈涨跌 只谈股票

  还有的基金,则对大盘涨跌完全回避,只提自己看好的股票。

  “对于后市,预测点位是困难的,对于投资的指导意义也不大,重要的是从个股选择把握投资机会。或许本论抛售潮正是买入成长股的好机会。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成长股进入到合理估值区间。现阶段,我们在传媒和消费类行业中发现了较多好的投资标的,以上行业不仅受益于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长期趋势,并且较少受到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干扰。”景顺长城表示。

  诺安基金认为,全球范围内避险情绪还会继续蔓延,黄金价格继续看涨。

  汇添富黄金及贵金属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刘子龙则表示,受通胀、海外经济问题等影响,“长期来看金价走高仍然是大概率事件”。         

  记者  陶炜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