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部分基金加仓抄底 某投资总监则称流动性最重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 07:49  东方早报

  上周在美股暴跌带动下,全球股市纷纷下挫,沪指上周五跌幅超2%。

  “A股市场已跌了4年,现在可以入场买股票了”

  早报记者 柯智华 

  上周在美股暴跌带动下,全球股市纷纷下挫,沪指上周五跌幅超2%。这种下跌情绪蔓延到了本周,昨日沪指再次大跌3.79%,创下年内单日最大跌幅。

  面对“跌跌不休”的指数,A股将向何处去?

  早报记者昨日从多位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人士处获悉,目前业内对市场存在较大的分歧——乐观者如上海汇利资产何震认为,接下来市场如果再下跌,投资的机会大于风险,而悲观者如华泰柏瑞基金投资总监汪晖,短期内A股上涨可能性不大,但是下跌有多大的空间,还难以判断。

  数据出炉前心态谨慎

  截至昨日收盘,沪指报2526.82点,跌99.60点,跌3.79%,成交1176亿元;深成指报11312.63点,跌389.13点,跌幅3.33%,成交972亿元。

  中国股市暴跌,全球市场也陷入了恐慌状态,欧美股市大跌,跌幅超5%的股市比比皆是,亚太股市暴跌,恒指跌幅超过4%,韩国股市更是跌幅高达10.41%,被迫临时停止交易,印度股市自高点下跌已超20%,进入熊市状态。

  对于昨日的大跌,接受采访的多位人士一致认为,其原因在于受外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债危机的影响。

  新华基金副总、投资总监王卫东认为,美国债务评级下调和欧债危机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的担忧显然是导致近期市场大跌的罪魁祸首。广发基金副总经理朱平(微博)则表示,A股市场的下跌则是外围市场带动下的一个情绪宣泄。

  “外围市场实际上今年以来跌得不多,但是中国A股市场跌得比较多,实际上是比较正常的。”朱平说,其后的逻辑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推出4万亿元的刺激计划,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刺激比较大,带来的后遗症也比较大。”

  在外围市场的预期难以明确时,中国A股市场是否会继续下跌?

  “主要看主权债务危机怎么解决,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比如有些人担心经济会因此而二次探底。”朱平说,如果判断经济二次探底的概率比较低,A股市场则会就此稳住。

  国泰基金则表示,市场能否重回2600点主要在于:一是穆迪和惠誉未来会否跟随调降美国评级,同时标普会否进一步下调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评级;二是今日公布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能否好于预期;三是美元走势,美国评级下降不仅债权人利益或因此受损,美元也或将贬值。

  “当前保持流动性最重要”

  “熊市来了?”昨日下午3点半,当早报记者将上述问题抛给上海汇利资产何震时,他却表示“熊市快结束了”。何震说,A股市场已经跌了4年,现在可以入场买股票了。

  “往下的机会大于风险,目前A股很便宜,我前两天看到一个报告,动态市盈率比去年2300点时还要低。尽管大家担心经济增长前景和高通胀,但是目前的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这种预期。”何震说。

  实际上,从上周开始,何震已经开始在下跌的市场中加仓。“这两天一直在加仓,目前的仓位在70%到80%,加仓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医药、消费等行业。”

  何震是目前私募基金中比较乐观的代表。在现在的市场中,“绝大部分的私募表现比较谨慎,而在私募基金中,仓位超过50%就算重仓了。”

  另有部分私募认为未来行情继续向下可能性较大,因此在目前的操作上都偏谨慎,认为应该观望再进行操作。

  另一位公募基金也说:“熊快要走了,大家都恐慌了,差不多了。”

  博时创业成长股票基金经理孙占军表示,在国内市场基本面并未严重恶化的背景下,大跌也是建仓买入股票的机会。尽管短期市场有下行趋势,但如果拉长时间周期来看,这将是一个底部震荡的过程,贵金属独特的避险功能,大消费板块因为成长比较确定,都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市场关注热点。

  暴跌之后,市场的分歧开始加大,在一部分基金经理开始乐观的同时,另一些基金经理表示了谨慎悲观。

  华泰柏瑞投资总监汪晖昨日表示,“为了应对2008年经济危机,全球政府纷纷加杠杆,这些后遗症现在开始显现,目前看不到对这些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目前,A股向上可能性不大,但是向下有多大的空间,还难以判断。”

  另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则表示,在危机发生时,先在市场抛掉一部分筹码,保持流动性是最重要的。

  “中国经济的转型没有捷径、没有选择、没有幻想,由于处在转型期,使得现在的市场青黄不接,未来三年大盘的机会不会很多,但结构性的机会存在。”朱平表示,其看好新兴产业、酒类、医药消费等行业。

  “中国经济最好的状态是不死不活,即软着陆是最好的结果。”朱平表示,目前A股市盈率比较低,但是ROE(净资产收益率)很高,这实际上是经济过热的体现,是很难维持的,反映在业绩上,则会往下走,“往下走得差不多了,市盈率又高起来,这个时候牛市也许就来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