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阳光私募中报重仓股:爱上经济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6日 04:12  第一财经日报

  黄婷

  最新的121只私募重仓股中,八成跑赢大盘

  阳光私募已经成为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股机构力量。

  随着资金规模的扩大,原本“低调”的阳光私募近年来也逐渐现身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席位,比起公募基金等其他机构投资者,阳光私募更钟爱“黑马股”,从阳光私募的重仓股中,是否也能觅到“黑马”的足迹?

  逾八成重仓股跑赢大盘

  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已披露2011年中报的上市公司中,共有121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名单上出现了阳光私募的身影。

  进入第三季度以来,大盘反弹再度受阻,截至8月4日收盘,三季度以来上证指数累计下跌了2.83%,相对而言,私募二季度的重仓股表现尚可,121只私募重仓股中,就有98只跑赢同期上证指数,占比超过80%。

  其中,有19只私募重仓股三季度以来的涨幅超过15%。其中,外贸信托·尊享权益积极策略3号在二季度买入了100.43万股朗源股份(300175.SZ),跻身该股第三大流通股股东。而该股也成为三季度以来表现最猛的私募重仓股,在大盘下跌的情况下,该股持续走强,三季度以来的涨幅将近60%。

  在上半年遭遇到不少质疑的石波并没有因此改变他激进的投资风格,二季度,石波旗下的产品“投资精英之尚雅”买入了48.34万股利源铝业(002501.SZ),该股三季度以来上涨超过34%,进入121只私募重仓股的前三名。

  凯撒股份(002425.SZ)则成为121只私募重仓股中表现垫底的股票,三季度以来的跌幅达到15.97%。买入该股票的就是景良投资廖黎辉旗下的“能量1号”,共买入了151.83万股。不过,据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了解,廖黎辉在此前市场反弹到2800点附近的时候已经清仓。

  私募爱上经济转型

  从2011年中报私募重仓股的情况看,符合经济结构转型的股票更受私募的青睐。从行业上看,化工、机械设备、信息服务、信息设备以及医药生物等行业最受私募关注。

  今年以来,在市场暴跌的背景下,化工股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市场触觉敏锐的阳光私募自然不能错失这波行情,二季度的私募重仓股中,就有16只化工股,包括新宙邦(300037.SZ)、史丹利(002588.SZ)、红太阳(000525.SZ)等。

  此外,在经历了上半年的调整之后,医药股在6月底也迎来了一波反弹行情,而早在二季度,不少私募就已经提前进行布局。金城医药(300233.SZ)、山东药坡(600529.SH)、舒泰神(300204.SZ)、西南药业(600666.SH)、武汉健民(600976.SH)、智飞生物 (300122.SZ)、北陆药业(300016.SZ)和尚荣医疗(002551.SZ)等8只医药股均有私募进驻,其中私募买入最多是西南药业,有5只信托产品共计持股2071.36万股,占流通股比7.14%。

  此外,私募大鳄淡水泉和展博投资则分别有两只产品进入智飞生物和金城医药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投资精英之淡水泉”和“安财富淡水泉成长一期” 分别持有 37.79万股和32.09万股,“展博1期” 和“ 展博2期”分别买入金城医药22.22万股和12万股,另有两只信托产品持有金城医药30.13万股,合计占该股流通股本的2.58%。

  不少重量级私募则选择进军信息服务行业。

  原来华夏基金的老将孙建冬在7月中旬曾经撰文指出,在“宏观再平衡过程中迎来成长投资的时代”,明确了其投资成长股的策略。而在中报中,银信科技(300231.SZ)和易华录(300212.SZ)两只信息服务行业的股票均出现了孙建冬的身影,“鸿道3期”和 “鸿道1” 共买入银信科技20.74万股,占流通股本的2.59%;易华录则获得孙建冬旗下三只产品共同买入32.23万股。

  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对本报记者说,孙建波投资成长股的思路很值得借鉴,而从他的投资风格看,他买入的一定是经过了充分的调研、拥有很好的成长前景、值得长期持有的股票。

  另一位重量级私募泽熙投资的徐翔也同样对信息服务行业情有独钟,旗下的“泽熙瑞金1号”在二季度买入了99.9万股*ST博通(600455.SH)。但有业内人士指出,泽熙投资属于“敢死队”快进快出的操盘风格,持股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其二季度的重仓股在时间上已经有滞后性,应该客观看待。

  “从长期的角度看,投资的思路还是应该围绕经济结构转型。”深圳铭远投资的投资总监韩跃峰说,在对上市公司的调研中,他们也更多倾向调研新兴产业中的上市公司,在他看来,这里面更容易跑出持续快速稳定成长的公司。

  “大消费和战略新兴产业不会受到投资增速和经济转型的影响,而是一个稳健成长的行业。”深圳翼虎投资的总经理余定恒表示,看好那些在转型期具有可持续的盈利模式的公司。但余定恒同时指出,今年布局经济转型与去年有所不同。去年,对经济转型充满期待,只要不能“证伪”,这些板块都存在机会;而随着今年市场的变化,必须证实成长性才能上涨。未来的机会也同样存在这些行业,那些有品牌、竞争力、执行力、优秀的管理团队的优质公司,会存在巨大的投资机会。

  增持创业板

  创业板在上半年经历了大幅度的调整,但随着调整幅度的加深,不少私募表示,创业板已经有一些公司“跌出了价值”。从中报私募重仓股的情况看,也有不少创业板公司出现了私募的身影,比起一季度和去年年报都有所增加。

  数据显示,在121只私募重仓股中,就有25只创业板的个股,占比超过20%。其中,信息服务和医药生物两个行业的创业板公司最多,分别有6家和5家。同时,这25只创业板股票三季度以来的表现也相当不错,平均涨幅达到15.22%,其中,朗源股份(300175.SZ)、森远股份(300210.SZ)和银信科技(300231.SZ)涨幅居前。

  从重仓创业板个股的私募看,展博、尚雅、鸿道、淡水泉等老牌私募均榜上有名,展博1期买入了金城医药(300233.SZ),尚雅重仓乾照光电(300102.SZ)和富瑞特装(300228.SZ),鸿道的几只产品分别买入了银信科技(300231.SZ)和易华录(300212.SZ),淡水泉则对智飞生物(300122.SZ)情有独钟。

  “抛弃”69只个股

  上半年市场风云突变,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私募也在不断地调仓换股,根据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二季度共有69只个股遭到私募的“抛弃”,退出了其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席位。

  从股价表现上看,69只遭到私募“抛弃”的股票二季度表现较为一般,二季度上证指数下跌了5.67%,而69只个股中,就有42只跑输大盘,占比超过60%。其中更有11只个股二季度跌幅超过20%,包括罗平锌电(002114.SZ)、中超电缆(002471.SZ)、银河电子(002519.SZ)等。可见,在市场大跌的背景下,股价表现不如预期是这些股票遭遇私募“抛弃”的重要原因。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私募退出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席位,不一定是卖出了股票,也有可能是因为持股数量较少被挤出十大流通股股东的行列而已。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