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谨慎看好债市 关注高折价债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1日 01:29  证券时报网
官兵/图 官兵/图

  鹏华丰收债券基金经理阳先伟:宏观政策肯定会放松,只是时间问题,但时间窗口无从判断,取决于什么时候经济明显减速、失业率上升、通胀压力下降,或某个时候国外大经济体出现较为严重的风险事件等等。

  国投瑞银固定收益组副总监韩海平:受流动性紧张的影响,场内交易的封闭式债基以及部分杠杆债基的折价幅度较大,折价率普遍在8%~10%之间,未来随着流动性的改善,这种过高的折价率有望逐渐收窄,这部分产品存在较好的交易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 李湉湉

  由于资金面紧张加之城投债话题持续发酵,近日债市可谓波诡云谲,信用债、转债齐齐下跌。目前,相当部分债券的收益率已非常有吸引力,债市是否已过度下跌?哪些品种更有投资价值?未来宏观政策的走向对债市有何影响?如何看待城投债的风险?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鹏华丰收债券基金经理阳先伟和国投瑞银固定收益组副总监、稳定增利债券基金基金经理韩海平。

  关注封闭式、杠杆债基

  证券时报记者:近段时间债市行情低迷,您怎么看下一阶段的债市走势?比较看好哪些品种?对基金投资者来说,是否是场内可交易品种的捡漏好机会?固收主动板块中主投信用债的品种,下跌较多,是否存在买入的机会?一些封闭式债基折价率节节攀升,被误伤的杠杆债基,是否有投资机会?

  阳先伟:我们认为目前利率产品和高等级信用产品已经处于相对低位,在下半年经济减速和通胀预期回落的大背景下,债市机会大于风险;但部分中低评级信用品种的表现可能仍然会受到信用事件的拖累。近期我所管理的债券基金仍然坚持上半年的投资策略:谨慎看好债市并着重关注中期高等级的信用品种和利率品种,我们在下半年仍然维持这一策略。

  信用债的种类繁多,还不能笼统地说都下跌较多。不同的债券面临情况不尽相同,基本面信息也不完全充分。因此,难以概括判断哪些信用债下跌是因为真实的信用风险,哪些下跌是因为流动性紧张所引起的抛售导致。我个人认为目前还无法对这类品种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因此是否存在“捡漏”的机会,也难以判断;原则上说面对未知的风险宜谨慎。

  韩海平:在通胀高企、资金面较为紧张的不利影响下,债券收益率节节攀升,但我们也注意到,债券收益率已经非常有吸引力,投资价值明显。我们认为,三季度末应该是个比较好的介入时点。在品种上,由于经济景气度还在下滑过程中,我们相对看好利率产品,信用产品收益率也非常有吸引力,但需要精挑细选。受流动性紧张的影响,现在场内交易的封闭式债基以及部分杠杆债基的折价幅度较大,折价率普遍在8%~10%之间,这部分产品存在较好的交易机会,未来随着流动性的改善这种过高的折价率有望逐渐收窄,当然这需要投资者密切关注流动性的变化。

  政策放松是时间问题

  证券时报记者:在货币紧张的背景下,请您预测一下政府的宏观政策是否会有所放松?时间窗口在哪里?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有市场观点认为,未来宏观经济增速将放缓,这有利于债市走强,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阳先伟:宏观政策肯定会放松,只是时间问题,但时间窗口无从判断,取决于什么时候经济明显减速、失业率上升、通胀压力下降,或某个时候国外大经济体出现较为严重的风险事件等等。

  韩海平:由于当前通胀压力还比较大,我们认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在短期内难以放松。如果真有放松,比较可能的时间点是在四季度或者以后,促使政策放松的因素应该是通胀压力有比较明显的缓解。总体来看,如果政府能保持目前的调控力度,未来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下降是大概率的事件,对于债市的中期走势较为有利。

  机构抛城投债促政策出台

  证券时报记者:有业内人士认为,城投债并没有现实的风险,机构现在的抛售反应主要还是一种博弈策略,导致目前城投债的投资需求基本消失,这是不正常的,机构是希望借此促政策出台,期待政府对城投债的债务风险进行通盘的制度考虑。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阳先伟:个人认为城投债确实存在风险,只有国债才可以被称为无风险债券。机构抛售城投债也是现实的,至于这正不正常取决于评论者所持的主观标准。城投债即使是现在被抛售之后,其收益率也仅仅是持平甚至低于实体经济中银行的贷款利率,更远远低于民间借贷的利率。如果说全社会利率普遍上涨的现实是不正常的,那么就可以说抛售城投债是不正常的;反之也可以说这是正常的。个人认为大多数机构作出投资决策的出发点是为了获得利润或者减小风险,而不是倒逼政府进行社会制度的完善。因此主观的“希望”谈不上,客观上可能有这样的作用。

  韩海平:我们对城投债的基本看法是地方政府债务占中国GDP比例尚处在可接受范围内,未来城投债出现系统性的大面积违约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但是,由于投资城投债的潜在风险上升,投资者对于投资城投债要求的风险补偿大幅上升也是正常的市场反应。当然,资本市场的这种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使政府对城投债问题给出较为系统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市场逐步成熟的表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