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首遇寒流盛夏过冬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3日 10:03  汉网-武汉晚报

  近30只已经清盘 为“牛市信号”所骗

  据南方周末昨日消息 私募基金在这个盛夏遭遇寒冬:亏损、清盘、首次出现私募新品发行失败、多家明星私募发行延期……

  过去的两年,私募基金堪称资产管理界明星——他们在业绩上连年跑赢公募基金,2008—2010年连续三年资产管理行业的冠军均被阳光私募获得。公募基金里的人才,也是“一江春水向私流”。

  在公募基金的销售踌躇不前时,私募的产品正在“大跃进”——现在处于存续期的私募总量中超过一半都是2010年成立的。2010年一共成立了598只新产品,从年初的每月30只,一直加速到11月份的60只。

  盛世却随着A股的下跌戛然而止,私募经理们纷纷感叹现在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困难的时刻。

  在通胀的切身感受之下,投资者们对未来的悲观预期,沉沉地压在大盘之上。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统计,2011年前5个月,在714只有5个月以上记录的阳光私募产品中,仅有逾一成实现正收益,而跌幅超过10%的产品则超过200只。

  “在我身边,很多炒股的老手都被2010年末、2011年初相继出现的‘牛市信号’给骗了。” 杭州私募人士李德林说。

  牛市一直没有来,来的反而是许多麻烦。最大的麻烦是银行不愿意卖基金了。

  银行一直是基金销售的主渠道,但当银行正陷入“钱荒”时,他们更希望做的,是发行理财产品,来曲线补充自己的存贷比——各家商业银行都必须接受监管层关于“存贷比红线”的检阅,倘若存款少于规定水平会遭受处罚。

  银行渠道不给力,阳光私募的发行一片惨淡:首只发行失败的阳光私募基金在深圳“流产”;京沪两地知名阳光私募产品乏人问津;多家银行对已经通过内部审批的阳光私募产品推迟发行甚至暂停出笼。

  阳光私募与银行、信托等机构签订了“70/80条款”:如果基金净值低于80%,将受到信托公司的风险提示;净值低于70%,则自动清盘。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统计,2010年全年,正常到期清盘的私募基金产品为16只,非正常清盘为6只;而仅在2011年上半年,到期清盘的是11只,非正常强制清盘的已达4只。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