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人士 让离职坦然些

  ⊙本报记者 周宏

  2011年是基金行业的人事变动的“大时代”。从基金经理到副总经理再到总经理,莫有不能更换者。仅仅这几个月,就有不少基金公司总经理或重要副总经理涉入离职的传闻中,从招商基金的总经理成保良,到国联安基金的总经理许小松,再到汇添富基金的于东升。一个个行业中坚,都渐渐沾上的了即将变动东家的传闻。其中,有些已经板上钉钉,有些则尚待证实。

  而回顾过去一年,业内的人事变动更不在少数,其中,仅上海一地,出现副总以上级别的离职信息的公司据悉就超过十家(这尚不包括传闻的信息)。全国的数量更是要多不少。说实在的,人员变动已经成为兴旺的基金行业的一个“自然特征”。

  人员变动是行业的正常规律,但市场和投资者少有从“正面理解”的。很多基金业内人士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答案恰恰在公司和行业自己身上。

  不知什么时候,公募基金公司的骨干的变动,变成了一件“讳莫如深”的事情。在变动前百般遮掩否认,在公告时千方百计“低调”,而在公布后又动足脑筋想出些“套路”来粉饰。

  明明基金经理已经开始交接工作,还要对外宣称“没有变动的信息”,明明当事人已经递交了辞职信,还要对外发布“正常工作”的新闻,明明走得不太愉快,公司这边要称“寄予祝福”。明明是业绩考核或架构变动等“公事”原因造成离职,对外要宣称“因个人原因”。

  部分行业公司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思维惯式:人事变动是不好的消息——不好的消息应该封之而后快——即便封不住,也要用些套话尽量粉饰——哪怕很少人相信。

  而很多投资者和基金同业的解读思维则往往是:人事变动肯定有不寻常的背景——背景就是人事、利益或其他的幕后状况——那些公司对外宣称的话都是“官话套话”——这家基金公司不可信任。

  于是,本来正常的离职被莫名的“警惕”弄得气氛紧张,意味深长。而“官话、套话”以及“粉饰、讳言”的公关套路,则进一步强化了离职这件事的神秘感,并进而引起公司内外的“过分解读”。当大量的离职事件都被“宣传思维”干扰之后,基金高管离职这件事终于被成功的“妖魔化”。

  有必要这样吗?个别人离职对公司真的有很大伤害吗?

  这些问题,值得行业同仁思量。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