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姜广策:奔忙在医药投资路上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4日 00:25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陈光 上海报道

姜广策:奔忙在医药投资路上

      姜广策,从容投资业务合伙人、基金经理。广东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制药博士后,中山大学有机天然药物博士。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担任广州百济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担任凯基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任元大证券大中华区医药行业主管;2010年4月加盟从容投资。

  投资并不是件轻松的事,专业之外,还要有股精神。初见姜广策,发现他不是个话很多、很会“忽悠”的人,灰白头发配上坚定简洁的言辞,透出一股学者“范儿”,也带着一股执拗劲儿。2010年6月30日,由他亲自操刀的从容医疗一期成立,开国内私募行业投资风气之先。一年过去,市场涨涨跌跌,喧嚣归于沉寂,姜广策依旧奔忙在医药投资的路上。

  坚定看好医药行业

  一年之前的2010年6月30日,国内私募首只行业基金——从容医疗一期成立。一年以后,基金经理姜广策提议为这个业内首创满周岁“举杯庆贺”。“整整一年来,医疗基金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牛熊转换,而一期产品仍获取了超过20%的收益,远超同期大盘表现,这也说明医疗行业基金有其独特的生命力。”一年以来,外界的评价也如过山车般忽高忽低,但姜广策对医药行业的信心始终未改。

  “我坚定看好医药行业,这不是短期的机会,而是5年、10年甚至更长周期的机会。”姜广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三大药品消费市场,很快将成为世界第二,预计到2020年就会变成全球第一大药品市场。

  数据更能说明行业的发展空间。姜广策介绍,美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为15%至16%,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标准是5%左右,而我国在2010年的水平是4.9%,还没有达到世卫组织的要求,与美国的差距更大。按照GDP30万亿人民币计算,比例上升1个百分点,相当于整个总费用增长3000亿元。

  这只是大概的估计数字,更细的规划已经在制定当中。姜广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即将公布。他介绍,“十二五”期间,政府将投入60亿美元,进一步扶持药企创新,而在2008年至2010年,政府已经对新特药研发投入达27亿美元。

  姜广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十二五”期间,医药产业规模将稳步增长,总产值目标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万亿元,全国销售收入居前100位的企业将占到全行业销售收入的40%以上。在基本药物领域,将保证主要品种的前20家生产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此外,“十二五”期间,将有20个自主创新药物投入市场,有8个以上新药在欧、日、美开展临床研究。

  业内人士认为,“十二五”规划中,医药行业将完成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区域结构和出口结构等五大结构调整,加快医药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并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姜广策认为,这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医药行业的投资主线,即可关注具有兼并整合预期的基本药物龙头和将充分受益于政策支持的研发驱动性药企。

  另外,在整个行业高速增长的背景下,部分质地优良的企业将取得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尤其是受益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生物医药领域,很可能会有新的行业明星冉冉升起。

  近两年来,通胀以及经济下滑的压力显而易见,姜广策认为,在这个背景下谈医药行业投资非常“合时宜”。“医药是一个抗周期行业,不会因为经济下滑或者通胀,人们就不去医院看病。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行业会跟随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姜广策认为,把眼光放到整个经济的行业选择中,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医药行业是目前最好的长期投资标的之一。

  三类公司值得配置

  在股票市场里,有一种逻辑永远有市场:疯狂上涨时怎么看多都不过分,连续下跌之后怎么看空都能找到理由。事实上,在噪音嘈杂的市场里,逆势而动需要极大的勇气。医药行业调整大半年之后,姜广策认为,无论是行业还是个股,医药板块都到了底部区域。

  “我们认为医疗板块已经接近底部,因为市场对各种利空预期已经有了一定的反映。但整个板块短期缺乏刺激上涨的超预期因素,在7月份的半年报公布前是消息的真空期。”姜广策并不讳言医疗板块的调整,自去年11月份以来,医疗板块经历了一次深度回调。从2010年11月29日到2011年6月14日,医药生物板块下跌21.5%,同期沪深300跌幅为6.78%。而截至2011年6月14日,医药板块的静态市盈率为39.55倍,动态市盈率为25.91倍。到了这个水平,姜广策认为风险已不大。

  “从市盈率估值的角度看,当前医药板块的市盈率已经达到过去两年(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来的估值低点。”姜广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医药板块已经较好地释放了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及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整个医药板块估值安全。基本面方面,优质公司业绩增速从过去的20%至30%提高到30%至50%,估值在20至30倍,已无下行空间。

  姜广策认为,上半年医药行业业绩受到一些影响,主要是由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药品价格下降;二是全国药品招标制度出现争议,对企业经营造成一定的压力;三是药品原材料尤其是一些重点企业的原材料价格出现上涨。这几方面的因素导致医药行业盈利能力短期内下降,但是从3至5年的长周期来看,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

  下半年,预计医药板块的个股行情将更加分化。姜广策认为,三类公司值得现在配置:一是一季报超预期的企业,市场会预计半年报也同样超预期;二是一季度有明确业绩拐点的公司,未来超预期的可能较大;三是估值安全边际足够高的白马公司。

  “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有持续稳定的净利润增长。”姜广策认为,即使在未来3至5年里,前述三方面的问题也会存在,关键是找到优秀企业就能对冲这三方面的压力。比如企业生产的药品是独家品种,不受药品价格下降影响;或者企业的公关能力很强,在各地区的药品招标中能获取相当的份额;或者企业的技术优势明显,产品毛利率较高,能有效对抗药品原材料的上涨压力。

  姜广策说,很多大药企以生产普药为主,行业技术壁垒较低,企业的议价能力不强,他对于这样的公司并不很感兴趣。真正让姜广策感兴趣的是有创新能力的企业。

  创新带给企业的发展,无论国内外都是一样的。“丹麦有一家医药企业叫诺和诺德,2008年至2010年间其股价翻了一番,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家初出茅庐的小公司,2008年时它已经是一家市值巨大的医药巨无霸,而支持其业绩再上一层楼的正是其推出的一款治疗糖尿病的新型药物,这个药物支撑了诺和诺德全新的、更大的发展平台。”姜广策认为,对于国内药企而言,哪怕它短期内无法推出一些原创性药品,但只要能跟着世界技术发展路线仿制出一些先进药品,其在国内的商机就已经很可观了。

  悉心研究规避“地雷”

  对于姜广策和他的医药行业基金来说,2011年上半年并不是个好时节,事实上,由于医疗行业出现整体调整,从容医药行业基金净值也出现一定的回撤。在长期投资和短期波动之间,姜广策更关注两者的平衡。

  “管客户的钱与管自己的钱完全不同。”姜广策说,成立医疗行业基金,首先考虑的是一个3至5年的投资周期,5年之后我们能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收益,但短期波动也是要考虑的因素。姜广策认为,管自己的钱时,只要认准投资价值,就算波动较大也会坚持,但管理客户资金时就要更关注波动率,严格控制下行风险。“出于风控方面的考虑,我们在个股集中度和回撤比例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据了解,从容投资在对基金经理的考核中将一个指标放在了重要位置,这就是风险调整后回报,即将最终受益与波动率综合考量。“比如一年里两个基金经理同样取得30%的收益,但其中一位的最大回撤为5%,另一位的最大回撤为10%,两者的风险调整后回报就是在收益上比回撤,回撤较小的基金经理成绩更好。”

  为了更好地平滑波动,如果重仓股跌幅超过警戒线,哪怕基本面没有任何改变,根据风控要求,基金经理也会及时减仓,保护投资者资金安全。除了被动减仓,姜广策显然更关注主动规避风险。

  除了行业系统性的下调,近期还有某公司药品被曝出安全问题,致使股价连遭重创,重仓其中的机构也损失惨重。对此姜广策认为,医药企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对公司的杀伤力巨大,为了避免踩到这样的“地雷”,必须深入研究药企产品本身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行业竞争格局。

  在这方面,姜广策有其天然的优势。医药博士毕业之后,姜广策做了8年的专业医药研发,4年亲自创办公司,在医疗行业浸淫多年的他拥有独家的医药企业和经销商的信息网络。同事这样评价他:姜博士一年里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调研和参加学术会议的路上。如此丰富的专业知识积累,加上勤奋的调研,姜广策有信心在第一时间发现“地雷”、排除“地雷”。“当有不利信息时,就要当机立断,不能有丝毫的犹豫。”

  个股的“地雷”可以靠深入研究来排除,而行业系统性“地雷”只能依靠更多创新来排除。姜广策认为,当整个行业回调时,除了空仓没有其他手段,如果能有一些做空的对冲手段,波动性能有很大的改善。

  姜广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他正在研究将行业基金与股指期货相配合。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数量投资方法,既能平滑系统性风险,又能分享行业发展带来的收益,便可以更好地管理客户资金。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