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二次危机面前阳光私募大秀变脸术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7日 01:36  第一财经日报

  谢潞锦

  2011年上半年的A股行情进入“收官”阶段,各类机构投资者的阶段成绩单也逐渐浮出水面。而作为主动型特征鲜明的机构群体,上半年阳光私募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多少惊喜,有长期观察该行业发展的人士甚至认为,私募基金行业面临2008年熊市以来的“第二次危机”。

  业绩无优势

  尽管相比公募基金有着明显的制度优势和操盘灵活性,但私募基金近年来的整体业绩却稍显平淡。

  据“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阳光私募基金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第一财经·阳光私募基金业绩排行榜跟踪的582只私募产品的平均回报率为-3.41%,跑赢大盘1.64%;而同期246只公募基金的平均回报率为-3.46%,相比公募同行,阳光私募基金整体并没有显示出足够的业绩优势。

  而且,阳光私募的业绩波动非常明显。在5月A股的调整行情中,那些一度被市场看好的阳光私募产品业绩上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反倒是那些老牌机构的产品表现出一定的抗跌能力。截至5月末,阳光私募业绩排名靠前的不少是老牌机构的产品,如林园系列、景良能量、高特佳和从容稳健系列等机构。

  其实,即便把统计时段拉长看,阳光私募产品的业绩稳定性也难有说服力。根据上述统计数据,从2010年11月20日到2011年5月20日这段时间,进入统计的488只私募基金产品的平均回报率为-5.88%,超过大盘同期跌幅。其中有79个实现了正收益,占比仅16%,且跑赢大盘的阳光私募产品也不到总数的两成。

  相比公募基金同期表现,阳光私募基金在运作经营上的波动性也可见一斑。据统计,“上述半年时段中221只非指数化股票型公募基金的平均回报率为-5.41%,整体业绩还略好于阳光私募基金。”

  排名剧烈波动

  而以近一年的业绩角度来考察,阳光私募仅四成产品战胜大盘。进入一年统计时段的363只私募产品平均回报率为8.27%,其中有157只产品战胜大盘,占比为43.25%。这些产品中有23只的净值增长超过三成,有2只产品亏损率超过三成。值得注意的是,“一年榜”排名靠后的产品绝大多数单位净值低于1元的面值线。

  “一年榜”业绩排名第一的是德源安1期,这家扎根北京的私募基金由“公募派”人士许良胜带领小型团队管理,最近一年中,通过稳扎稳打,单位净值达到1.6408元的水平,年回报率高达62.75%。有趣的是,他们在2009年的大反弹中几乎颗粒无收。

  “一年榜”业绩增长第二名是常士衫的世通1期,12个月回报率为60.91%。这只单位净值曾跌至0.4元附近的私募基金,去年的整体业绩一直排名靠前,尽管在今年4月以来的大跌中折损了一些盈利,但该产品5月底的单位净值依然增长到了1.2187元。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近两年的业绩排名为第二位、近6个月排名为第四十七位,今年5月份的排名却只有580位。与上述情况相似,“一年榜”业绩前十位中,只有泽熙瑞金1期和鑫增长1期这两只产品在“半年榜”的排名中仍能进入前十名。可见,在相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业绩平稳,对阳光私募而言也是一件难事。

  据第一财经研究院分析,业绩表现不佳,应该从私募基金行业的内部寻找原因,由于私募基金内部的操作流程不完善,使得微小的市场波动就可能引发基金业绩的大幅震荡。

  同时,私募基金内部超比例集中持股,也是引发私募危机的最根本原因。随着私募行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一些产品的持仓也逐步显示在上市公司十大重仓股中了,因超比例集中持仓,这些私募产品把自己的仓位暴露于巨大的市场风险之中。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