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记者 赖智慧
尽管是国内较为稀缺的珍珠养殖上市公司,但浙江山下湖珍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下湖”,002173.SZ)称得上是一大“冷门”,上市三年后鲜有机构进驻,前十大流通股东几乎全是自然人。直到去年底,包括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在内的五只华夏系基金进驻后,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小板企业迅速引发市场关注。
加上去年业绩增长抢眼,全年净利同比大增144%,还有着10送10的配送方案,因此山下湖股价大涨,自今年1月底的16元涨至4月底的28.58元,三个月时间涨了约80%。
趁着股价大涨,公司实际控制人和高管大额减持。据《投资者报》统计,截至今年6月中旬,山下湖包括董事长在内的五名高管累计减持山下湖876.59万股,约占总股本的7.4%,套现超过1.7亿元。
不可思议的是,高管越是减持,公司股价越是大涨。而山下湖的业绩并未真正复苏。
华夏系五基金去年同进入
山下湖镇位于浙江省诸暨市东北部,尽管只是一个距市区20多公里的小镇,却因该镇是全国最大的珍珠集散地,并有着全国最大的珍珠交易市场而驰名。自1997年成立以来一直以珍珠养殖加工为主业的山下湖就坐落于此。
山下湖的珍珠产品多半销往国外,外销业务占主营业务的七成,但自2007年9月25日登陆中小板以来,这家公司对机构的吸引力并不大。上市后的三年时间里几乎没有机构光顾,在其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出现的也几乎全是自然人股东,仅在2007和2009年分别出现过安信证券、华泰财险-稳健型组合、百瑞信托-百瑞恒益52 号、恒鑫一期集合资金信托等4家机构的身影。
转机出现在去年四季度,有着“基金一哥”之称的王亚伟出人意料地进驻了山下湖。
从山下湖披露的2010年年报看,华夏基金公司旗下共有五只基金重仓进入,占据山下湖前十大流通股东的半壁江山。其中,华夏成长持有444.64万股,华夏行业精选持177.79万股,华夏红利持105万股,而王亚伟执掌的华夏大盘精选和华夏策略精选分别持有60.01万股和60万股。
这五只基金分别为山下湖第二、四、六、八、九大流通股东。也就是说,上述华夏系五基金合计持有山下湖847.43万股,占山下湖流通盘的18.22%,占山下湖总股本的8.43%。
根据基金行业的规定,一只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不能超过该基金资产净值的10%,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得超过该证券的10%,华夏系基金虽然没有撞线,但超过8%的持股比例显然相当高。
从山下湖2011年一季报看,华夏系这五只基金仍坚守阵地,持股数没有任何变化。
对于王亚伟的“青睐”,山下湖证券部工作人员6月16日对《投资者报》表示,是看好珍珠行业的未来和公司业绩增长的势头。
5高管借利好套现1.7亿
令人惊叹的是,华夏系基金去年四季度入主,山下湖股价今年1月即发动上涨行情。之后,山下湖于今年3月30日公布了2010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2.85%,实现净利润2876.39万元,同比增长144.09%,同时公布每10股转增10股的高送转方案。
同比大增的业绩以及高送转方案,成为股价上涨的催化剂。自今年4月1日起,山下湖股价开始连续上涨,在大盘跌跌不休的背景下,该股4月份逆市上涨18%,5月份累计涨幅38%。
股价大涨后,高管开始大额减持。就在山下湖5月5日除权登记时,4位高管当天开始减持。其中董事兼总裁陈海军以27.06元的价格减持了25万股,陈海军同时身为公司财务总监。董事兼副总裁阮光寅以26. 96元/股的价格减持了14.01万股。另外两名董事楼来锋和孙伯仁在27元附近分别减持了5万股和3万股。楼来锋同时还是公司副总裁。
随后山下湖股价继续大涨,这四名高管继续减持。陈海军5月9日和5月10日分别减持14.56万股和26.39万股,阮光寅这两天分别减持8.45万股和24.16万股,孙伯仁也在这两个交易日合计减持了约41万股。
5月11日,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长陈夏英也通过竞价交易方式抛售35.16万股,成交均价16.32元。陈夏英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海军为其弟,孙伯仁为其妹夫,三人为一致行动人。
然而,公司股价并没有因为5名高管的减持而下跌,反而越减越涨。5月16日,陈夏英再度减持39万股,当天阮光寅和楼来锋也分别减持15万股和9.37万股。陈夏英最近一次减持发生在6月8日,当天以14.82元的成交均价减持山下湖约20万股,套现约295万元。
事实上,早在去年三季报出炉后,公司高管就曾在同一天集中减持。去年10月13日,4名董事就在同时抛售296.75万股,套现5391.95万元。当天抛售最多的是陈海军,抛售100万股,一次落袋1817万元;其次是阮光寅,当天抛售93.75万股,套现1703万元;当天楼来锋和孙伯仁也分别抛售56.25万股和46.75万股,各自落袋1022万元和849万元。
就在这4名高管集体减持前一天,山下湖公布了一份业绩靓丽的三季报,去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495.6万元,同比增长124.03%,同时在季报中预计全年净利润或同比增长140%~180%。正是在这份靓丽业绩和下半年净利高增长的利好刺激下,山下湖此前急跌的股价调头上行,短短几个交易日便从17元涨至近21元。而高管当时的减持价格都在18元左右。
据《投资者报》统计,截至6月中旬,山下湖包括董事长在内的五名高管累计减持山下湖876.59万股,套现超过1.7亿元。其中董事长陈夏英落袋近4200万元;陈海军套现4815万元;楼来锋套现约1668万元;阮光寅和孙伯仁分别落袋3370万元和3300万元。
业绩并未“复苏”
无论是去年三季报,还是去年年报,山下湖的净利润都实现了翻倍增长,但同比高增长的原因是公司2009年的业绩基数较低。事实上,公司去年各个季度和年度业绩都没有达到2008年的水平。
2009年受经济危机影响,珍珠产品价格下跌,山下湖当年净利润同比减少近7成。去年上半年,尽管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78.45%达到1793.59万元,但2008年上半年净利润2988.37万元;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495.6万元,但2008年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3204.69万元。
去年全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876.39万元,这一数据尽管较上一年度大幅增长144%,但与公司200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的3735.94万元净利润相比,相差较大。
而其财务数据同时显示,从上市的2007年一直到2010年,山下湖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0.63%、11.09%、3.26%和7.55%。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行业大洗牌或给有实力的珍珠企业带来大的发展机遇,但三年时间过去,复苏的增长势头并没有在山下湖的财务报表上得到体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