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A股冰冻期:私募遭遇生存大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0日 07:46  第一财经日报

  匡志勇

  今年特别是4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遭遇持续回落走势,令整个资产管理行业感受到阵阵“寒流”。股指走低,特别是中小盘股普遍的暴跌走势,更令阳光私募基金的整体“生活水平”迅速下滑,有不少甚至已经感觉到了生存危机。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各类阳光私募产品中有904只亏损,只有147只能够保本,亏损面高达86%。

  规模大的私募机构如今和备受质疑的公募基金一样,均以收取管理费生存。小机构要么缩减费用,要么剑走偏锋,希望获得盈利提成,却往往陷入更大亏损。阳光私募大面积亏损,多数私募机构陷入赔本赚吆喝的阶段。为了维持基金生存线,各家私募机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为延长“生存期”。

  细算私募“养家”成本

  一家私募机构一年的成本到底需要多少钱呢?

  深圳一家10亿规模的阳光私募机构董事长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称,公司办公用房200多平方米,一年租金加管理费支出在60万元左右。除了一次性支付的办公设备外,每年其他办公费用在15万~20万元。信息系统建设是另一笔较大费用,购买的一些数据系统成本在20万元左右(有的私募机构仅仅信息费用一年就近百万元)。如果把差旅费用计入固定成本,一年除人工外的固定支出大约在120万元。如果计算员工薪酬福利等支出,去年该机构一年支出超过300万元,这还是董事长薪酬不超过30万元的情况下的开支金额。

  据业内人士测算,以深圳武当资产管理公司为例,以一年固定办公费用200万元,研究员20万~30万元的薪酬标准计算,一年公司运营成本不会低于500万元。

  对于许多私募机构而言,人员工资弹性较大,其中弹性最大的是在合伙人身上。今年年初联合证券研究所两名副所长都跳槽进入私募机构,常务副所长钱晓宇进入曾昭雄掌舵的合赢投资,出任分管研究的副总经理,另一名副所长高开宇进入田荣华的深圳市武当资产管理公司,出任副总经理兼研究总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两人身价均应在100万~200万元之间。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在深圳私募机构中,武当、合赢、金中和等公司一年运营成本应该都在500万元规模之上。

  据记者了解,运营成本最高的阳光私募机构在上海,即使不计算两名主要合伙人高额分红,该阳光私募一年的成本开支也远超过1000万元。据悉,2009年该机构有一名研究员的薪酬水平超过了200万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大多数私募机构的年运营成本在100万~250万元之间。多数公司五六名投研人员加上一两个市场、行政人员,总人数在10人以内。一年包括房租、办公、差旅等固定费用能控制在七八十万元以内。至于人员工资,这是私募机构的开支中弹性最大的部分。据记者向多家机构综合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私募研究员平均薪水在七八万元/年,即使包括年终奖,基本上在15万元以内。研究员年薪超出20万元的情况绝大部分发生在规模超10亿元的阳光私募机构。

  随着私募业绩的分化,部分不赚钱的阳光私募机构只有不断压缩成本。

  将有六成私募入不敷出

  通常情况下,阳光私募机构的收入模式是资产管理规模0.5%的管理费+盈利提成20%。例外的情况包括,有少数阳光私募基金,管理费率只占资产管理规模的0.25%。另外,对于阳光私募基金利润提成20%属于业绩报酬,部分信托公司会分享其中1~3个百分点的盈利提成。如果该基金由银行主导发行,银行最多会提成8个百分点的盈利。也就是说阳光私募机构能拿到手的业绩提成在12%~19%之间。

  小规模的阳光私募机构,主要的收入来源冀望于盈利提成,规模越小,越指望提成收益。正是在这种收入结构下,部分中小阳光私募机构,不论什么样的市场态势,都会倾向于高仓位操作。一旦基金净值创下新高就可以进行业绩提成。即使基金单位净值未来跌穿面值,私募机构此前的提成也不会返还。

  私募基金经理林雄平对记者表示:“中小私募基金更热衷于高仓、满仓操作,主要就是为了追求业绩提成。另外,一旦做对了市场方向,其业绩阶段性优秀表现,知名度快速提升,使得新产品更容易发行,规模也将随之扩大。”

  然而,今年以来,A股市场惨淡的行情中绝大多数阳光私募基金业绩亏损。Wind资讯泛阳光私募产品(包括定向增发私募基金,结构式、开放式私募)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只有147只产品能够保本,亏损的产品却多达904家,亏损面达到86%。也就是说,多数阳光私募机构今年上半年没有收到业绩提成。

  据此测算,如果单靠管理费,那些资产管理规模在4亿元以下的公司普遍得陷入亏损境地。私募排排网的研究员称,上半年已经有不少私募机构亏损,如果行情继续低迷,将会有60%以上私募机构入不敷出。

  明星私募依赖管理费

  此前,私募业“批判”公募基金的一种说法就是“坐吃管理费”,如今相同的一幕也发生在部分明星私募机构上。

  上半年萎靡不振的市场行情中,许多阳光私募的基金净值普遍在去年最高值之下。也就是说,上半年作为投资顾问的私募机构不能拿到业绩提成,最终阳光私募只有依赖管理费了。

  目前,管理规模超过20亿元的私募机构包括北京星石、远策、淡水泉;上海的重阳投资、凯石、从容投资、尚雅投资;广东的新价值、武当、合赢;以及江苏瑞华等机构。今年上半年,上述机构中有半数没有获得业绩提成。最明显的是广东新价值,各只基金普遍亏损10%以上,从容系也出现较大亏损,武当系今年最高净值也在去年的峰值之下。星石系产品今年以来基金净值都在去年高点之下,今年收入来源也主要来自于管理费。这些机构仅管理费收入每年就能进账1000万元以上,除公司的日常开支外,还能给合伙人贡献不菲的分红。

  亏损私募勉励维持

  目前国内多数阳光私募机构管理的阳光私募基金产品数量在3只内,资产规模在2亿元以内。除少数上半年有过优异表现的基金外,多数机构已经陷入亏损境地。

  “公司最多时有十来名研究员,上半年没赚到钱,有6人已经走了,现在暂时没打算招人。办公室现在还不准备缩减,如果今年下半年仍然没有好行情,明年就要考虑换办公室了。”一家券商系私募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阳光私募机构注册资金至少要达到1000万元,对于私募机构来说,这笔钱花上好几年没问题。除非投资经理对股市彻底绝望,否则不会因公司亏损而放弃这个事业。

  据记者了解,深圳一名女私募基金经理掌舵的私募机构由于团队分裂,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平时就在家里办公,甚至可以说是零成本运作。

  多名私募机构负责人称:“阳光私募机构本身吃老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基金净值亏损太厉害,难以翻身。只要能等到一波中级行情,赚一波行情够吃三年,这是阳光私募最大的盼头。”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