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小阳光私募再无行情就没饭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0日 02:21  证券时报网

  费用高企成本上升、业绩下滑无成可提、净值濒临清盘线……在A股市场持续下跌的背景下,依靠提取业绩报酬为生的阳光私募大感日子不好过,甚至有小私募人士感叹“再无行情就没饭吃”,阳光私募熊市行路难。

  证券时报记者 海秦

  近期十分不给力的A股市场,让众多规模不大的中小阳光私募面临“再无行情就没饭吃”的窘境,不少阳光私募结构化产品濒临清盘线,而非结构化的阳光私募也因亏损而压力重重。除了行情不给力以外,几百万的信托账户费、难以铺开的渠道,这些原本就存在的行业难题愈加突出。

  事关公司生死存亡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今年以来仅一成多私募实现正收益,亏损在10%以内的产品达54.62%,亏损在10%以上的产品也多达三成。阳光私募结构化产品亏损严重、遭遇清盘的传闻不绝于耳。

  最近一个多月连续下跌的A股市场,对于阳光私募基金是巨大的打击。因为即使是最牛的私募基金经理,也需要靠天吃饭,因此不少私募人士日子难过。

  “客户要求赎回的很多,我们公司已经快扛不住了。”上海一家小型阳光私募基金投资经理告诉记者,据他表示,他们重仓股的表现,将直接决定公司的存或亡。“这个公司基本面虽然不错,但可惜行业现在不景气。其实长期持有几年也不成问题,但恐怕我们公司等不了那么久。”

  对于阳光私募结构化的产品就更惨。一旦清盘,阳光私募将不复存在。“对公募基金来说,即便行情不好还能旱涝保收,公募可以养得起一对多的亏损。但我们只要亏损,压力非常大,公司的存亡都有问题。”上述投资经理说。

  不堪忍受昂贵账户费

  “我们公司人手较少,没什么成本,其实只要有5个亿规模就能盈亏平衡,但依然很难。”上海一家“迷你”阳光私募负责人曾对记者表示。显然,该公司目前离这个分水岭仍很远。“想发产品扩大规模很难,一个账户就要好几百万。”

  困扰公募基金的渠道问题,也成为阳光私募发展的一个软肋。上海一家阳光私募人士表示,目前阳光私募发产品的主要渠道是信托公司,但信托平台交易的不稳定影响交易、部分信托公司内部做事拖沓,不少人不懂证券,跟银行渠道相比具有天然劣势。“总之,行情不好,原先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可能成为压倒阳光私募的一根稻草。”

  不过,也有私募人士表示,对于大的阳光私募来说渠道不成问题,小私募虽然没法通过银行卖,但具有低成本优势,几个亿就可以活得挺好。但关键还是行情要好。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