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部分小基金公司净利润亏损 券商偏向虎山行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0日 00:5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Wind资讯数据显示,南方一家目前规模不足百亿的基金公司,2008年到2010年资产管理规模处于增长之中,但净利润却分别为-280万元、-1300多万元、-2800多万元。部分2005年前成立的中小基金公司,也仍陷入亏损不能自拔。

  一边是中小基金公司生存日益艰难,公司高管频频离职,甚至有人断言“新基金公司将无路可走”,另一边却是券商等机构热情高涨地筹备着一家又一家新的基金公司。为什么在中小基金公司生存日艰的情况下,券商却“偏向虎山行”?

  “看好基金业长远的投资前景”是多位资深人士的回答。“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居民财富膨胀,对财富管理的需求非常大。短期内,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处于低谷,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一旦资本市场的表现与居民财富管理的需求相吻合,基金规模很快就会上去。”某券商系新基金公司的总经理指出。

  富安达基金公司总经理李剑锋也表示,“从长期角度看,在新兴加转轨的中国资本市场,基金业的发展方兴未艾,仍有巨大的行业发展空间和机遇。基于对行业发展空间的预期以及金融机构牌照的稀缺性,包括券商在内的一些长期资本,考虑到完善金融服务链和改善盈利模式的需要,仍对投资基金业充满期待。”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王群航认为,基金业管理规模的一个特点是,在股市行情好时规模提升非常迅速,行情不好时规模降低速度比较缓慢。券商本身对资产管理比较了解,只要对未来中国股市的中长期前景不悲观,券商就有热情筹建基金公司。

  不过,仅用“看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前景”来解释券商等机构热衷筹备基金公司似乎并不够。

  “筹备基金公司,是券商实现多元化发展的一个选择。因为目前券商的主要收入还是靠经纪业务,如果能在资产管理、投行、投资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做出特色,就可以摆脱‘单腿走路’的状态,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而且,券商已有一定的投研实力和渠道,可以为新基金公司提供一定的人才和渠道支持。”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微博 专栏)表示。

  另外两个重要原因也不可忽视。一是券商筹备新基金公司,本质上是对排他资源的一种追逐。“目前,中国金融行业实行牌照管理。牌照本身是稀缺的,这样它就具备了一定的价值。所以,证券公司有动力去拿到基金业务的牌照,全牌照也成为许多金融机构的目标。”一位券商系基金公司的高管表示。二是基金公司可以公开募集产品,而券商在资产管理方面虽然也可以代客理财,但不可以针对不特定的普通投资者公开募集。而面对普通投资者巨大的潜在理财需求,券商显然不愿放过扩展业务的机会。

  李剑锋也表示,“与性质界定上仍属私募的券商资管相比,公募基金面向社会公众,客户群体更为广泛,客户的资金门槛也更低;监管要求运作更为规范和透明;基金的投资行为尤其强调把投资者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另外,公募基金的投研平台建设,对投资的研究支持方面,应该说还是做得很不错的。”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