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离开公募基金的总经理:一群被遗忘的人(附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6日 11:07  《机构投资》杂志

  编者按:

   策划已有段时间。

  盘点这些与公募界渐行渐远的大佬们,并非易事。他们中绝大部分不愿意回顾往昔岁月,虽然他们后来从事的事业仍与公募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出于种种原因,本期策划并没有囊括所有离开公募业的前总经理们。

  总经理在离开以后,如何寻找定位是个难题。

  大多数总经理离开后,多陷入挣扎,或是为了业务上的定位,或是因为心理上的定位。

  他们不能如吕俊、江晖那样,可利用在公募沉淀的品牌和投资技能另立山头,也不能如中层一样换个营盘,既长工资又升官。也许他们突然发现,做了总经理,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公募生涯接近尾声。也许他们领悟到,自己没有核心竞争力,这个行业什么也没留给他们,除了钱。

  智酷金融研究中心分析认为,在任期间,总经理往往疲于应付股东关系、监管部门、银行渠道、客户维护、内部管理。

  对彻底离开的总经理而言,公募业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本组稿件接近落笔的时候,惊现传言数家大型基金公司老总更迭。传言或者不尽属实,但行业已是草木皆兵。

  文│机构投资  Institution Investment  黄梅

  “今后——不会再回来了吧!”刚作别公募业的某位总经理感慨道。

  一句话糅进了多少公募基金行业的繁复心情——回味激荡岁月、惆怅未酬之壮志、兜兜转转的尴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纠结……

  倏忽十三年。公募基金业的“青春期”更像是“更年期”。

  此间,多少位公募基金的总经理转身作别?

  据《机构投资》的不完全统计,在这个满打满算只有60来家基金公司的行业里,先后至少有23位总经理跳出了公募基金业的藩篱,或被迫,或主动。

  张建、易强、祖煜、刘珀宏、莫泰山、吕秋梅、刘斐、林晓、王鸿嫔、胡敏、陈礼华、梁华栋、毛剑鸣、金哲非、陆金海、裴勇、先江、马志刚、詹松茂、康伟、刘义鹏、林伟杰、林金腾……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大佬们各自做了不同的选择。他们选择“私奔”——奔向私募;他们“回归”老东家,笃定安稳;他们赋闲于家,逍遥自在;他们另起炉灶,华丽变身;还有部分彻底从我们视线中消失……

  ——就是不回公募基金业!

  《机构投资》尝试为他们画一幅肖像,呈现别后的身影。

  数风流人物,今安在?

  第一组:“私奔”派

  这一组原公募基金行业的将帅之才被戏谑为“私奔派”——弃“公募”、奔“私募”。这里的“私募”二字,包括了阳光私募和私募股权投资在内。

  在《机构投资》的统计中,“私奔派”组别成员最多,共容纳了九名原公募基金公司总经理。

  他们分别是万家张建、融通吕秋梅、交银施罗德莫泰山、天治刘珀宏、金鹰林金腾,以及国海富兰克林所贡献的两位“私奔”总经理级人物——林伟杰和林晓。

  刘珀宏(天治基金——>尚奕投资):玩的就是低调

  34岁,正是昂首挺胸、踌躇满志的年龄。刘珀宏却悄然爱上了与其年龄不太相符的“低调”。

  “这不是要低调么?!”被问及新公司网站的筹建情况,他一边回答“网站还没建好”,一边半真半假地开着玩笑。

  脱身于天治乱局后,刘珀宏投身私募界,新公司的名字很美好——“尚奕投资”。在《说文解字》中“尚”字有“尊崇”之意,“奕”字则为“大的”、“美的”的意思。可见刘珀宏对新公司的拳拳厚望。

  据悉,这家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区的资产管理公司,涉及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房地产投资基金管理等。创建者除了刘珀宏,还有多位资深投资人士。

  与一年前试图在天治基金搞一场轰烈变革的激情四射相比,如今的刘珀宏开始变得深沉而现实,情感内敛,宽宏审慎。

  2010年4月到12月,8个月之内,年轻的刘珀宏从“最年轻基金总经理”的峰顶直落谷底,直至被震荡出局。

  34岁,已过而立,未及不惑。所幸,这个年龄重振旗鼓、厉兵秣马,并非难事。

  莫泰山(交银施罗德——>重阳投资):历史的机会

  有人说,“老莫温和的外表里有一颗奔腾的心”。

  2010年9月,原交银施罗德总经理莫泰山的“公转私”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以证监会前官员的身份“私奔”,在公募界并不多见。

  在公募界有着监管层官员背景的一批总经理们,如博时肖风、南方高良玉、汇添富林利军、国投瑞银尚健等,依然坚守在公募基金业的一线阵地。

  业内普遍评价莫泰山“很有能力”——在短短两年的任职期间,带领交银施罗德的规模冲入行业前十。

  让他无心恋战的,主要是公募基金业滞步不前的激励机制问题。莫泰山曾带领交银施罗德管理层提出了25%股权激励计划,但终因股东方的反对而流产。

  如今,担任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的莫泰山,与私募大佬裘国根搭档,致力于寻找更多投资机会。莫泰山更多承担了市场推进者的责任。

  今年3月,重阳投资曾以裘国根和莫泰山共同署名的方式,发布了一篇致投资者的报告。

  报告提及“今天,我们面临的或许是历史性的机会”。

  吕秋梅(融通基金——>第一投资):单飞

  吕秋梅单飞了。

  2010年3月15日,前融通基金董事长孟立坤与总经理吕秋梅同时辞职。在并行合作9年后,这对绝配搭档走上了分岔路,选择各自精彩。

  坊间对吕秋梅的去向一直有猜测,被揣测最多的是“去私募”。但她没有承认。

  《机构投资》注意到,吕秋梅的名字悄然出现在深圳一家名为“第一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第一投资”)”的管理团队名单里,担任该公司总经理。

  该公司为第一创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控股子公司。2010年2月1日,第一创业证券正式收到中国证监会的函件,获准设立“第一投资”。第一创业证券总裁钱龙海兼任“第一投资”的董事长。

  “第一投资”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共有四名成员,除了兼职的钱龙海外,吕秋梅在其余三位全职委员中排名首位。这意味着,吕秋梅是“第一投资”真正意义上的掌舵者。

  “她是一个很专业的人。”某基金业人士评价道。

  放手融通这个公募平台后,“很专业”的吕秋梅重新找到了挥斥方遒的平台。

  张健(万家基金——>醴泉投资):远离喧嚣

  张健在金桥的办公室安静得让人心慌。

  这位工商银行的前处长性情温和,不显山不露水,心里门清。

  2007年9月,作为万家基金清理非山东系的结果,身为代总经理的他挥手告别万家基金,并退出公募界。一个月后,上海醴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诞生。

  《机构投资》致电张健时,他正在北方某城市出差、看项目;一周后再电联,他又去了另一个城市,继续看项目。

  据悉,醴泉投资成立至今,已经完成了4项PE投资项目,并储备了大批投资项目。此外,醴泉投资还管理信托计划和证券开户,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5亿元。

  这与张健的勤奋不无关系。

  在银行系统浸淫了十多年的张健非常清楚自己的强处在哪里。醴泉投资在对外宣传时,尤其注重提及与银行、券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之间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

  “他带着万家时期的下属一道出来打天下,过去在银行期间积累的人脉有一定的帮助,基金对其而言,可利用的资源则比较有限。”智酷金融研究中心认为,不仅张健,很多离职总经理都或多或少面临这样的尴尬。

  林晓(国海富兰克林——>巨盛基金):内地

  近年来,林晓一直奔波于中美两地。打理美国的实业,也不放弃在国内投资领域的努力。

  林晓是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第二任总经理。

  与其他总经理们纷纷往上海、深圳等资本高地汇聚不同的是,2008年初林晓离开公募基金行业后,选择了位于中原腹地的武汉,作为东山再起的根据地。

  武汉地处华中,具有九省通衢地利之便,南来北往商贾云集。

  林晓先到炎黄集团担任副总裁,而后到武汉巨盛基金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盛基金”)担任总裁。

  事实上,巨盛基金投资团队的成员均来自炎黄集团。如巨盛基金董事长邝幸,此前曾担任炎黄集团董事;巨盛基金的执行董事邝远平,迄今仍兼任炎黄集团董事长。

  资料显示,巨盛基金主要聚焦于高新科技领域的投资管理。其投资案例包括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北高联科纳米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华微科技有限公司等。

  林伟杰(国海富兰克林——>骏利资产管理):稳健

  林晓之前,是林伟杰。

  2006年11月,林伟杰将接力棒交给林晓,离开了国海富兰克林的帅位。

  2008年6月,林伟杰加盟美国资产管理公司骏利资产管理集团(Janus Capital Group Inc.,JNS,简称“骏利”),担任亚太区董事总经理。

  国海富兰克林这家以“老牌劲旅”富兰克林集团作后盾的基金公司,一而再地将基金统帅输入私募界。

  林伟杰是海外华人,8岁随父母移民美国、大学时便开始投资基金,并一直保持着对基金投资的热情。

  他早年师从“新兴市场之父”马克·莫比尔斯,几乎走遍了全球所有新兴市场。熟悉林伟杰的人士透露,他的投资风格“异常稳健”,更倾向于长期投资。

  加盟骏利后,林伟杰的主要任务是开拓亚洲市场。据悉,骏利的中国市场业务主要由其设在香港的分支机构来管理。

  资料显示,骏利管理的资产大约为1500亿美元。

  林金腾(金鹰基金——>宝来德资产管理):

  林金腾是较早一批离开公募后,毅然“私奔”的大佬级人物。

  2005年,林金腾离开金鹰基金时,只有47岁。他在华南投资界人脉深厚,曾先后在广东证券、广信基金、广州证券基金部任职。

  后来他去了广东宝来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该公司较出名的一个项目是2009年“东莞松山湖科技创业投资基金”项目。项目投资规模约3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等高科技项目的投资。

  林金腾喜欢动笔头。去了私募界后,仍时不时能在报章杂志学术期刊上看到他的作品。比如讨论股权期权、讨论金融危机、探讨财政政策、思考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等类。

  第二组:“回归”派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这是一种很好理解的归宿。

  对于回到大股东怀抱的总经理而言,首先他必须是大股东的人,其次,要有合适的平台。当然,他自己要愿回股东再次创业。

  总的来说,这是还不错的归宿。

  这组“幸运儿”包括浦银安盛刘斐、国海富兰克林金哲非、国联安先江、银河裴勇、金鹰詹松茂、益民刘义鹏,以及富国李建国。

  刘斐(浦银安盛——>国和投资):拓荒的好人

  与刘斐共事过的人,对她的印象都非常好:工作勤奋、性格沉稳、嗅觉敏锐、重情义。

  据接近刘斐的人士透露,时至今日,若有前同事、前下属打电话给她,她依然会热心地与对方沟通交流。

  《机构投资》致电刘斐时,她刚刚结束一个董事会议。“现在还不是时候,抱歉!”她温和且坚决地婉拒了采访请求。

  2010年12月,刘斐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建的浦银安盛。此前此后,刘斐均鲜有接受外界采访。

  翌年2月底,她以“上海国和现代服务产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国和投资”)董事总经理”的身份亮相业界,负责操盘这只规模达5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

  上海国和投资的主要发起方是上海国际集团,后者正是浦发银行的第一大股东。这切合了市场对刘斐去向的想象:回归大股东。

  刘斐具有出色的项目资源开拓能力和投资判断能力。她一直是大股东重要的“拓荒人”。

  曾在东新投资的同事们,很乐意提及刘斐当年带领东新投资闯关“四年大熊市”、成功跨过亏损泥沼的荣光;即使是持续亏损的浦银安盛,也没有把亏损责任算在她头上。

  刘斐在公司里的公信力以及好人缘,可见一斑。

  金哲非(国海富兰克林——>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集团):风控洋务

  2011年5月4日,国海富兰克林公告宣布金哲非卸任。这是国海富兰克林送走的第三位总经理。

  在性别严重失衡的公募界,女性总经理仅有寥寥几位,且几乎每一位都是走强势营销、专业投资路线的角儿。

  金哲非是其中的“异类”——她是一位金融风险分析师。从风控职位而登临总经理职位的女性,这是第一个。

  她为国海富兰克林搭建了一套近乎完美的风控体系。由于风控出色,国海富兰克林旗下基金的整体波动性都比较低。

  据透露,她将回到外方股东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集团继续工作。

  在就任国海富兰克林总经理职位之前,金哲非是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资产组合分析与投资风险部环球总管。

  先江(国联安基金——>德盛安联(香港) ):守望

  国联安早期,外界曾评论先江为“麦田的守望者”。

  2008年7月24日,国联安公告,宣布先江返回安联,由许小松接任公司总经理。

  2010年2月6日,国联安再度公告,宣布先江等人不再担任公司董事。

  这位为国联安的诞生筹备八年,并在2003年之后连续主政该公司长达五年的资深投资人士,渐渐褪下了国联安的色彩。

  现在,先江是安联集团旗下德盛安联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的首席代表。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安联笑傲江湖,成为当年全球规模最大的主动型资产管理公司。

  先江,在公募之外,继续守望着资产管理的麦田。

  裴勇(银河基金——>银河金控):金控

  银河基金的股东背景一直傲视公募界,其控股股东银河金控由中央汇金公司和财政部出资成立。

  由此,个人色彩湮没在如此背景之下,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2010年5月8日,裴勇以“工作调动”为由,宣布挂靴。坊间唯一获得的信息是,他将调回大股东银河金控工作,具体职位需由银河金控说明。

  而后,再无消息。

  裴勇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没有脱离银河金控。到银河基金之前,他在银河证券任职,先后在经纪业务管理总部、固定收益证券总部、客户资产存管中心等部门轮转。

  詹松茂(金鹰基金——>冠华期货):没有传奇

  有接触过詹松茂的人士评价,其无论是人品,还是业务能力,都“很不错”。但他没能把当年在广州证券的“传奇”续写到公募业,乃至后来的期货业。

  2003年到2004年期间,他在广州证券连升四级,从部门副总经理、总经理、总裁助理,再到公司副总裁。这番经历被引为圈内传奇。

  曾经,詹松茂是大股东广州证券借以扭转金鹰基金亏损状况的利器。2005年1月,“海归”詹松茂临危受命,出任金鹰基金总经理。此后该公司管理层大换血。

  但到2009年12月,詹松茂任期尚未结束,由大股东主导的全球总经理海选便提前拉开帷幕。

  冠华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成为詹松茂的下一站。

  其实,这家期货公司是广州证券的全资子公司。詹松茂未续写传奇,也未离开该传奇的发生地。

  刘义鹏(益民基金——>大陆期货):淡出

  2009年4月,作为股东变更的牺牲品,益民基金的元老刘义鹏黯然离开。当时公布的原因是“工作调动”,自此公募圈内再也没看到他的身影。

  刘义鹏的新头衔,是上海大陆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

  大陆期货是国内首批大型专业期货公司之一,其控股股东是中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后者恰好也是益民基金的第三大股东。

  正如熟悉刘义鹏的人士所透露的——他与益民基金的二股东和三股东“关系熟络”。

  这份熟络,或多或少是建立在刘义鹏深厚、丰富的人脉关系网上的。

  刘义鹏拥有强大雄厚的官方背景——他曾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和基金监管部任职,并曾任全国人大财经委证券投资基金法起草小组成员。

  不过,现在他鲜有在外界公开亮相,已基本淡出人们视野。

  李建国(富国基金——>海通香港):归去来兮

  听过李建国演讲、采访过他的媒体都说,李建国口才很好,极枯燥的内容也能娓娓道来、深入浅出。

  但基金就是这么现实的行业,故事讲得好没用,成绩才是王道。

  2008年年中,富国基金终于在一场声势浩大、从上到下的“高管集体竞聘”的大考中,送走了在总经理位上连续端坐九年的李建国。

  此后他的去向辗转——先在上海金融工委主导的竞聘中,获任海通期货董事长职位,但他不愿意;后在协调下,调整到海通(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通香港)出任董事长。

  业内人士声称,其在富国屹立九年不倒,甚至其在富国被“出局”后,仍能回到海通旗下,与其在海通的人脉不无关系。

  2009年底,海通香港成功收购香港大福证券;翌年初,李建国被委任为大福证券执行董事。李建国称,这是海通香港国际化计划的第一步。

  同期,富国基金在窦玉明带领的新班子管理下,开始大举扩张,管理资产净值规模从2008年二季度的约490亿元成长到2011年一季度的622亿元。

  第三组:“转身”派

  “转身”后,这些老总们的职业身份距离公募基金行业更远了;转身后,他们呈现了华丽的背影,还是从此黯淡。

  这一组人不多,只有两位大佬,分别是益民基金祖煜和万家基金马志刚。

  马志刚(万家基金——>中证指数公司):指数“人”

  马志刚几乎是离开公募后,“混”得最好的一位总经理。

  他依然被这个行业的人常常提起,而且变成了“甲方”。对于天天要求银行、求客户、求媒体的基金公司来说,掌握指数研究开发的马志刚,日子很好过。

  2005年,身为天同基金(后更名“万家基金”)总经理的马志刚顺利过渡中证指数基金,担任总经理。

  表面上看,这是个寻常的平级跳槽。但对马志刚的意义却不那么寻常。

  2002年8月天同公司成立之后,在马志刚的带领下,该公司就一直定位于专业指数化投资,国内首只标准指数基金“天同180指数基金(后更名为‘万家180指数基金’)”就诞生于此。

  离开公募界已经有些年头,马志刚很少回顾公募界的经历,也甚少关注公募界的起落沉浮。对他而言,和公募基金公司已经变成了业务关系,有点遥远了。

  他拥有指数方面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实际上,中国指数投资已经打上了马志刚的烙印,说他引领了中国指数投资发展并不为过。马志刚甚至曾公开表态,“一心一意跟着指数走”。

  他做到了。

  祖煜(天治基金、益民基金——>创业,实业):搞实业

  祖煜把“做一番事业”的抱负,从公募基金行业转移到实业领域。

  这位先后在两家基金公司担任过总经理职务的上海人,如今行事甚为低调。“不做金融了,”他的回应显出几分保留,“与几个朋友一起搞点实业,能做什么做什么呗。”

  2010年初,益民基金翁振杰将其从天治基金挖角、过会;但不到一年即无奈离场。

  祖煜不愿意再谈“金融业这些事”——“既然离开了就不讲了”。

  言外有几分唏嘘。“不讲不等于不留念。但总要向前看吧!既然有别的事情要做,总回头也没有什么意义。”他说。

  他的妻子孩子非常喜欢上海,这氛围、这环境。如今他把创业的新公司落定上海,既契合家人的需要,也给自己找到了施展抱负的地方。

  第四组:赋闲派

  这一组嘉宾年纪都不大,可以说正当年。但他们离开公募业后,居然做出了“回归田园”的逍遥选择。

  他们分别是金元比联易强、天弘基金胡敏,以及上投摩根王鸿嫔。

  也许他们中有的只是借这田园般的生活暂作休憩,也许有的是真的厌倦了资本市场的喧嚣。

  王鸿嫔(上投摩根——>):行者

  声音软软的王鸿嫔,偏偏被业界冠以“基金女王”这样一个厚重强硬的头衔。

  2009年,离开上投摩根后,王鸿嫔将自己定位为“行者”,意思是“生命旅程的旅行者、修行者”。她的博客也以此命名。

  她在博客里快乐地解答网友的提问;她说现在要做的是“为自己而活,专心找乐子”;她说“不再替人打工了,因为不想了”。

  可是她又不是那种能闲下来的人。于是给自己订了很多目标,比如读有趣的书、看好看的电影戏剧、听好听的音乐,学习瑜伽和日文,策划主题图书馆,“专心追寻这些美好”。

  她曾多次对媒体表达过为了工作割舍孩子、家人的矛盾心情。如今解脱了——她可以自由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王鸿嫔学习给自己做“减法”。她告诉猎头,“I enjoy my current life……”——生意场上,她的加减算术题已经有了答案。

  她博客上的头像,头发微卷,及肩,脸颊上酒漩浅浅,笑容温和轻松。而以前,她总是把头发修剪得又短又直,仿佛能戳进眼睛里。

  那已经是过去了。

  易强(金元比联——>):清醒

  易强还在公募寻找机会。

  对于他来说,重回公募,再试一把,未尝不可。

  易强长了一张娃娃脸,圆圆的,一开口就仿佛在笑。

  网上流传他的几张照片,多在笑,是那种想要控制,却按捺不住内心欣喜的力量喷薄欲出的感觉。

  2011年2月24日,易强离开了他一手打造的金元比联。

  与其他离职总经理不一样的是,刚卸任的易强选择公开面对媒体。他清醒地看到公募业的弊端、撕下资管市场的面纱,他试图探索基金业的发展路径和走向。

  他给自己放了一个假。

  假期什么时候结束,没定;收假后做什么,没定。

  胡敏(天弘基金——>):期满

  东北人胡敏快人快语,透着骨子里的直爽劲儿。

  她留着长长的头发,烫卷了,妩媚动人,给这个“男人被当成驴使,女人被当成男人使”的圈子增加一分亮色。

  胡敏算是天弘基金的“老人”。2011年1月底,除了一纸公告外,胡敏的离开没有造成更多动静,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事后《机构投资》曾向其询问新去向。她的回答是“在家休息,在天弘这几年太累了,严重透支”。

  2010年下半年之后,已鲜见胡敏公开亮相。当时,天弘的股东之一兵器财务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出让所持26%天弘的股份。而胡敏则以腿疾为由,在家休养。

  到天弘之前,胡敏是兵器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业务部副经理。

  美女总经理的下一站是哪儿?

  第五组:失踪派

  这组“强人”大多在2010年之后才离开公募业,此后江湖遍寻不得其踪。

  他们是申万菱信毛剑鸣、长盛基金陈礼华、宝盈基金陆金海、景顺长城梁华栋,以及中海基金康伟。

  毛剑鸣(申万菱信——>?):过渡人物的宿命

  申万菱信没有人知道毛剑鸣的去向。

  5月中旬,申万菱信,毛剑鸣曾经的办公室,墙角的绿色植物在默默抽枝,景物依旧人非昨。

  2011年5月4日,毛剑鸣挂印。谈及此,知情人士唏嘘道:“他像风一样地走了,甚至连告别邮件都没发……”

  此前在3月,原外方股东法国巴黎资产公司将所持申万巴黎33%股份全部转让给三菱UFJ信托银行株式会社,原“申万巴黎”更名“申万菱信”。

  作为外方股东选派的总经理,毛剑鸣很好地完成了其过渡内阁的使命,4月份即提出辞职,并在当月的董事会上得以通过。随后,申万菱信在官网发布全球招聘总经理的公告。

  《机构投资》问及“会不会留在公墓行业”,毛剑鸣含蓄道“现在不方便说”,并称新职务“不需要公布”。

  陈礼华(长盛基金——>?):双陈时代

  又一位具有雄厚监管层背景的基金公司总经理,淡出了公募界。

  2011年3月25日,陈礼华正式挂靴。有媒体戏谑,他的离开终结了长盛基金的“双陈时代”——陈礼华与长盛基金前董事长陈平,被并称“双陈”。

  陈礼华曾先后在国务院财务税收物价大检查办公室、财政部国债司和国债金融司任职,参与过早期证券投资基金研究和基金法规的制定,参与中国国债市场建设相关工作。

  这样的背景,是早期成立的基金公司选择高管人员时的普遍共性。

  不过,再强大的背景,若无出色的业绩做支撑,迟早逃不过一个“走”字。

  陆金海(宝盈基金——>?):回校园去

  没有人知道陆金海后来去了哪里。

  可查到最近的信息是,他仍在母校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担任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在安徽财经大学的官网上,这张兼职硕导的名单最近一次更新是2010年12月15日。陆金海的头衔已变更为“原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8年12月3日,陆金海被母校聘任为兼职教授。

  在公募界,陆金海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

  2006年4月,他在大股东的力排众议中走马上任,从某基金公司的部门总监连跳数级至总经理;

  2010年8月,虽有大股东力保,但在监管层的数次“逼宫”之下,陆金海被迫下课。

  陆金海“下课门”的背后,实际上是宝盈基金各股东争夺代言人的混乱结果。

  梁华栋(景顺长城——>?):退休

  梁华栋是本期所统计的离职总经理中,唯一以“年龄”为由离职的。

  1948年11月出生的梁华栋,到2009年3月离开景顺长城总经理职位时,已近61岁。在频频诞生“最年轻基金公司总经理”的行业里,鲜见如此年纪。

  他的履历相当给力。且自2003年受景顺集团的派遣,出任景顺长城总经理后,梁华栋也一度带领公司突破千亿资产管理规模、排名闯入前十。

  他的退休原本可以非常圆满。

  但在2009年8月和2010年1月,深圳监管局两次对景顺长城的现场检查中,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刚退休的梁华栋被出具警示函,不可谓不遗憾。

  康伟(中海基金——>):隐身

  离开中海基金后,康伟曾短暂回归中海信托,但很快就离开。

  康伟是公募界最早被赋予“最年轻基金公司总经理”头衔的投资人。

  2006年7月,在中海信托抄底国联基金(后更名“中海基金”)的大手笔中,作为中海信托总经理储晓明的嫡系,33岁的康伟转任中海基金总经理。储晓明则兼任董事长。

  三年后,康伟离职。同年7月,他回到中海信托,继续担任副总裁。

  有接近康伟的人士透露,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其对投资研究的倾心”。而他回归中海信托后,所负责的版块恰是涵括QDII产品等在内的PE投资版块。

  然而不到一年,即2010年5月,康伟以个人原因辞去中海信托副总裁的职务。此后,江湖上未见其踪迹。

  《机构投资》试图联系康伟,未果。

  记者手记

  公募基金的天花板

  文 机构投资 黄梅

  在递交辞职信后,一位基金公司总经理和朋友不停地商量,是重回公募,还是私立山头?

  “和北京一家规模排名前十的大公司在谈,对方开出的条件很好,和股东也谈好了,”他说,“而猎头反馈来的消息是,公募的老总还在走,总经理奇货可居,全国只要这60来个人,但这60个人偏偏很稀缺。”

  这位老兄知道根本不需要商量,因为他的内心早已告诉自己不会再回这个行业。

  “首先是不缺钱,和股东之间惨烈的战争已经让人谈虎色变,看不到前景的行业空间,也让人兴趣不大。”

  自己玩一把,这个其实不需要商量。

  公募界大佬们的“外逃”高潮已至。

  本文涉及的23名选择远离公募基金行业的总经理中,有12名集中发生在2010年之后;而从2005年到2009年的五年时间里,一共只有10名总经理离开了公募基金业。

  这群大佬定位有些尴尬——留在公募业的话,上升见顶;若离开,由于缺乏明星基金经理的品牌和名气,在投资界没有吕俊们“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待遇。

  于是,在离开后,他们在业务定位上颇为尴尬。

  另一个角度是,总经理们何以扎堆出逃?

  一家刚完成新总经理任命的基金公司之副总认为,离职老总选择远离公募业,“这个事关面子”。

  “公募行业圈子太小,还一天到晚开会,开到后面都是朋友了,怎么好意思挑来挑去?”该人士双手一摊,同时耸耸肩,颇有点无奈。

  他进一步道:“今天在这公司做老总,明天换另一个公司做副总——这可能么?做过老总不大愿意降级吧;况且即使愿意降级,对方还不一定肯接纳,彼此太熟悉了,人家也不好意思当你的头。”

  另外,对这些总经理们来说,其在这个行业的职业前景基本上已经碰到了“玻璃天花板”。

  智酷金融研究中心认为,他们“继续在公募呆的意义也不大”。如今公募基金整体行业发展遭遇瓶颈,公司的规模很难做大,“同时还顶着监管层、股东、投资者等多重压力,每天要跟股东搞来搞去,束缚得很”。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大佬级人物“也已实现财务自由,资源积累也够了,这更使得他们留在公募的动力不足”。

  事实上,从统计上看,这些大佬们多数只有40岁上下,正是火花四溅、精力充沛的阶段,从总经理职位上退下来,也不太可能甘于退休。

  最后只剩华山一条路——“索性离开这个行业,去创业”。

  与此同时,二代公募基金总经理已渐行渐近。

  沪上某基金公司副总认为,我国公募基金界正处于转折点上,即第一代基金公司总经理正在谢幕,第二代管理层渐次登场。

  13年——这是第一代总经理们掌控这个行业的时间。“相比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来说,这一代管理层垄断公募基金业已足够久,也该到行业洗盘的时候了。”上述副总说。

  饶有趣味的是,第一代总经理们多具有官方背景,而今公募基金公司们纷纷启用“全球海选”的武器,为自己选择新生代总经理。

  换总裁和经营的理论比较

  文 机构投资 黄梅

  在60多家成立超过一年的基金公司中,仅剩不到1/3尚未更替过总经理人选。

  有人说,管理层调整可谓大股东以及基金公司为寻求新的突破点所做的主动努力,有利于基金公司突破原先止步不前、规模不升反降的窘境。

  也有反对意见认为,管理层稳健的公司才有望获得更好的发展。

  不尽然。仔细盘点从未更换过总经理的19家基金公司,以2011年1季度基金公司规模排名计,其中排名闯入前十的有4家,分别是华夏、易方达、博时、广发。

  排名位于中游,即排名在第11位-第40位之间的有8家,包括汇添富、工银瑞信、中邮创业、海富通、华宝兴业、招商、中银、建信、兴业全球。

  中下游部分也有7家未曾更换过总经理,如农银汇理、泰信、东吴、汇丰晋信、新华、诺德等。

  很难用单一维度去衡量“更换总经理”这个动作对基金公司是好还是坏。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经常更换总经理、管理架构时常动荡的基金公司,规模排名往往殿后。

  比如已先后更换过四届总经理的国海富兰克林,又比如益民、天治、金鹰、宝盈、长盛等。

  值得关注的是,从2010年2月到2011年4月的14个月内,国内公募基金业流失了五员女将,包括上投摩根王鸿嫔、融通吕秋梅、浦银安盛刘斐、天弘胡敏,以及国海富兰克林金哲非。(基金业女帅图表)

  至此,国内公募界的女性总经理仅余两位——工银瑞信郭特华和国泰金旭。

  公募基金行业日渐苛刻的环境,与对优秀管理层的吸引力呈反比趋势发展。

派别 离职总经理姓名 原基金公司 任职时间(年-月-日) 现在去向 现任职位
私奔派 刘珀宏 天治基金 2010-04-27至2010-12-11 尚奕投资 合伙人
莫泰山 交银施罗德 2008-02-22至2010-09-29 重阳投资 总裁
吕秋梅(女) 融通基金 2002-08-12至2010-03-15 第一创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林晓 国海富兰克林 2007-01-15至2008-01-04 武汉巨盛基金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总裁
张健 万家基金 2005-06-14至2007-09 醴泉投资 合伙人
林伟杰 国海富兰克林 2005-04-08至2007-01-15 美国骏利资产管理集团 亚太区董事总经理
林金腾 金鹰基金 2003-04-15至2005-04-02 广东宝来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回归派 金哲非(女) 国海富兰克林 2008-01-04至2011-04-27 回外方股东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集团 不明
刘斐(女) 浦银安盛 2008-03-06至2010-12-23 上海国和现代服务产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总经理
裴勇 银河基金 2006-11-14至2010-05-08 回大股东银河金控 不明
詹松茂 金鹰基金 2005-09-07至2010-04-19 冠华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董事
刘义鹏 益民基金 2006-06-23至2009-04-01 上海大陆期货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李建国 富国基金 1999-04至2008-08-28 海通 ( 香港 ) 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董事长
先江 国联安基金 2003-06-27至2008-07-24 德盛安联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首席代表
转身派 祖煜 天治基金、益民基金 2004-09-02至2010-12-01 创业,实业 负责人
马志刚 天同基金(后更名万家基金) 2003-01-28至2005-08-27 中证指数公司 总裁
赋闲派 易强 金元比联 2007-08-02至2011-02-24 赋闲
胡敏(女) 天弘基金 2007-12-20至2011-01-10 修养
王鸿嫔(女) 上投摩根 2004-08-05至2010-02-03 休息
失踪派 毛剑鸣 申万菱信 2008-04-04至2011-04-06 不明
陈礼华 长盛基金 2006-04-10至2011-03-25 不明
陆金海 宝盈基金 2006-04-28至2010-08-06 不明
康伟 中海基金 2007-07-30至2009-09-03 先回原股东中海信托担任副总,而后再度离职,不知其踪
梁华栋 景顺长城 2003-08-28至2009-03-25 退休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