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星石投资杨玲:追求风险控制下的绝对回报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5日 12:02  金融时报

  专访星石投资总裁杨玲女士

  策划人语

  经过2007年和2008年的牛熊市洗礼,我国的阳光私募基金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已形成了全产业链的众多优秀私募基金公司,成为了资本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力量。短短几年时间,阳光私募基金的产品发行数量已接近1200多只,资产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元。

  作为老牌私募,星石投资以鲜明的绝对回报风格,独树一帜的绝对回报理念成为国内最具知名度的阳光私募之一。星石投资目前管理22只私募信托,是国内管理私募产品最多的公司之一;同时,星石投资还进入了国内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私募“白名单”,担任了10只银行私募理财产品的投资顾问,是银行首选的私募合作伙伴。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磨砺,阳光私募在市场和投资者的逐渐认可中,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有数据显示,2010年阳光私募基金又一次实现了跨跃,产品发行数量已接近1200只,总规模超过了千亿元,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不过,相对于体量庞大的公募基金,即便是已经发展到目前如此规模的私募群体,却依然显得非常弱小并略显神秘。在今年以来市场遭遇剧烈震荡、投资者普遍迷失方向的情况下,阳光私募们此时如何看待眼下的市况?阳光私募的操作策略与投资思路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一连串市场和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记者日前专访了著名阳光私募——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杨玲女士。

  记者:星石投资算得上当今我国阳光私募中的重要力量,而且据我了解,公司的投研力量也非常强大。请问,星石投资如何判断目前的市场?有什么投资心得可与业界和市场分享?

  杨玲:近期股票市场表现比较一般,从3月份以来,整体出现了10%~15%左右的跌幅,其中中小板股票则更为严重,出现了15%~20%左右的跌幅。这主要是市场各方对于目前经济增长放缓趋势和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担忧。另外,从资金面来看,为了严控通货膨胀,我国也正在脱离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也导致了这波调整行情。对于我们来说,由于公司投资目标是追求“绝对回报”,只把握确定性强的机会,因此,我们已经在市场调整之前保持了较低仓位,基本完全规避了本次下跌风险。

  我们的重要心得就是,做好扎实的投资研究工作,埋头苦干,在受到外界信息干扰的时候,最应该做的是根据最新各种数据和调研结果回顾自己的前期策略是否准确,如果没有发生较大变化,那么就坚定地执行。

  记者:作为市场上老牌阳光私募,星石投资已经进入国内五大国有银行的私募“白名单”,担任了10只银行私募理财产品的投资顾问。请问星石投资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杨玲:感谢您的关注。星石投资取得投资者、评级机构的认可,主要因为星石产品的绝对回报风格鲜明。所谓绝对回报,很多人想到的只是“收益”,我们想的更多的是“风险控制下的收益”。因为阳光私募的最低资金门槛是100万元~300万元,对于高端个人客户以及银行这样的机构客户来讲,同样10%的亏损对他们就意味着比别人更大的资金损失。而资金投入低的客户则更喜欢冒险,对于收益在100%以下的产品兴趣不大。从这个意义上看,对高端个人客户和机构客户来说,不是他们不愿意选择100%收益的产品,而是不愿意同时承担100%的风险,因此他们的原则往往是“保值第一,增值第二”。我们恰恰是看准了这个市场定位,给他们提供了“风险控制下的收益”的产品。公司产品自成立以来,无论市场牛熊,全部取得正回报。即使是在2008年指数下跌超过60%的情况下,星石产品依旧取得了4%的正回报。

  记者:业内都知道,星石的产品风格是追求绝对回报,公司的口号也是“专注绝对回报”,请问星石投资的“绝对回报”究竟体现在哪些地方?

  杨玲:很多人认为绝对回报就是固定收益,大家都来问,你们每年的收益率是多少?其实追求绝对回报和追求相对回报一样,都是一种投资风格。具体体现在投资目标上。追求相对回报就是看跑赢指数多少,不管具体收益情况,这样在大盘涨的时候,这种类型的产品会给大家很高的回报,但在大盘跌的时候,损失也可能是惊人的。但追求绝对回报的投资目标则要明确的多,就是看是否能挣钱,挣钱的概率有多大。以星石产品为例,自从成立以来年年正收益,如果你的投资周期仅为6个月,挣钱的概率也高达91%。当然,如果你的投资周期在18个月的话,则收益情况更为理想,从过往的历史数据看,在10%~30%之间。

  记者:听起来确实不错。但我想进一步请教,为什么你要特别提到18个月这个投资周期呢?

  杨玲: 因为我们曾经对过往的数据进行过研究,中国股市每18个月必然有一次大机会,或者有两次小机会,所以我们的投资者在买入时,也会提示他最好有这么一个投资期限的安排,才有更大机会获得理想收益。

  记者:星石投资的收益确实比较平稳。在经历了中国股市6124点到1664点的历史性暴跌后,你们用成绩单告诉投资者,星石规避了市场当中几乎全部的风险,星石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杨玲:我觉得我们公司的体系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公司建立了严格的风控制度和两套独立的投资、风控体系。投委会主要是由基金经理组成,当然,我也是成员之一,但我不太参与具体投资工作,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主要是负责监督投资是否按照公司制定的风控原则进行。我们的基金经理还是有足够的投资自由度的,风控委不会有太多干涉,但我们事后的风险指标监控是非常严格的,要求基金经理不但要追求更好的收益,而且不能突破下行风险线,否则直接考核降级。从事后来看,这套制度还是很成功的,我们公司成立的第一只产品正好是在2007年的高点上,很多人那时候买的股票到现在还没有解套,而我们的产品目前的收益在57%多一点,可以说是远远超过了指数和很多同期产品。

  记者:星石投资的管理团队全部来自公募基金,事实上,在目前的基金行业,有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经理转身投入于私募。就个人事业发展而言,私募的吸引力在哪里?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玲:其实私募只是资产管理行业一个分支而已,由于阳光化的私募刚刚兴起,因此看上去发展比较快而已。就个人而言,一个新兴的行业必然会有着许多跳跃式的机会,这种机会也许是一辈子也遇不上几次的,当然会吸引许多人才流动,这就像早年间的证券行业,也吸引了许多银行界的资深人才前往。不过,这种流动绝不会动摇原有成熟行业的良好发展。

  目前在我国国情下,公募和私募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制度安排。公募公司全部是由机构(主要是金融机构)发起,而私募主要是由专业人士发起,这种机制安排,更有利于发挥专业人士的积极性和提高核心人员的稳定性。当然,优势和劣势也是相对应的,因为私募一般都是私人发起的公司,所以成立时间短的私募公司,除了需要证明自己业绩外,还要受到更多的公司运营稳定的观察。

  记者:阳光私募已经跨入千亿元门槛,你怎样评价目前的私募发展现状?阳光私募的黄金时代何时会到来?

  杨玲:远远没有。目前阳光私募发展很快,据统计已经有1200亿元到1400亿元的规模,未来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开展。但投资者或者有些私募自身对绝对回报的认识也不是很明确,大家还是习惯性地用跑赢指数多少个点来衡量业绩的好坏。好在目前评级机构在这方面有着超前的意识,晨星在报告里就曾经提到,“与其去追求可能得不到的高收益,不如去获得确定性强的中低收益”。因此,我们所有满三年的产品都获得了晨星五星评级。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