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阳光私募:货币政策或会微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5日 09:53  私募排排网

  私募破译市场底专题稿之三:

  私募排排网  陈伙铸

  一月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政府收紧流动性的态度异常坚决,但过度严厉的紧缩政策也导致了经济出现了下滑。下半年,货币政策会否放松呢?

  据调查,28.95%相信下半年货币政策会相对宽松,21.05%私募则认为货币政策会继续维持紧缩,50%私募持不确定态度。

  部分私募认为货币政策取决于通胀的变化,通胀居高不下,使得加息预期加强,货币政策紧缩力度不会放松。

  部分私募认为过度严厉的货币政策调控会伤害实体经济的发展,目前已经出现经济下滑苗头,货币政策或会发生变化。货币政策转向会成为股市反转的信号,因股市波动与政策的同步性较好,即应该不用等到经济的底部就可以看到股市因政策转向而重现曙光。

  按照往年规律,中央将在6月底7月初经济工作会议,小结上半年得失,并对下半年工作作出部署,货币政策微调或许将在这个时段出现确认的可能。

  云程泰魏上云:货币政策依据:两害相权取其轻

  货币政策决策的依据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无论是放松还是从紧,任何一种政策都会有负面影响,就需要看具体时期哪个是主要矛盾。

  如果经济整体不错,老百姓主要抱怨的是物价上涨,物价问题是社会的核心矛盾,政策肯定以防通胀为主。如果老百姓开始担心经济,担心失业,重点就会放到保增长上。

  从更大的层面看,保增长永远比防通胀重要。因为我国通胀水平本身就不高,而且是结构化的,矛盾的核心区域已经得到了逐步缓解。

  未来,我们主要关注哪些层面是政府最关注的,就可以推测出货币政策的变化。

  西域投资周水江:货币政策或会微调 6月或加息

  我觉得货币政策或许会出现微调,信贷可能会区别性放松,但整体基调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因为国家目前最重要的任务还是要治理通胀和房价,整体调控格局不变,但信贷会对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放松,扶持它们的成长。

  从目前的现象看,整体改变货币政策紧缩的方向还不太可能。

  6月份是否加息要看经济数据的具体情况,如果指标超预期,加息的可能性非常大。

  赢隆投资罗兴文:货币政策下半年或会相对宽松

  我觉得货币政策变化不会太大,干旱导致的通胀上涨只是短期的影响因素,年初制定的货币政策不会受其太大的影响,还会维持原来的政策步骤。

  最近货币政策还属于观察期,后续会有所转变,下半年相较上半年而言,应该会相对宽松。

  金中和曾军:货币政策失误 6月或再度加息

  过去一年多,我国的货币政策基本上都是错误的。去年2、3月份,我们就认为通胀的趋势已经确立,首次提出央行应该立即加息。由于错过了3月份的加息窗口,后来爆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10月份央行才找到第一次的加息窗口。去年10月份的加息我们一点都不意外,因为我们一早就已经预测到央行会进行加息。

  随后让我们感到吃惊的是加息的速度过慢,反而是频繁使用数量型调控工具,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月一次。

  由于货币政策的失误,全社会资金成本改变不大,仍然是负利率状态,纯粹的硬性回收流动性,对压制投资的作用不大。

  另外一个最大的弊端政府目前才看到,在资金成本没有上升的情况下,硬性回收流动性,可能会导致大型国有企业和垄断企业,能够持续不断的获得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但它们的投资效率却是最低下,反而增长速度比较快的民营企业、国家扶持的新兴产业得不到资金。

  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很多中小企业应该资本流动枯竭。但中国75%的就业率是由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造的。我们政府人为放大了通胀对经济的损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政策,导致了目前经济的暂时困难。

  菁英时代陈宏超:肯定会加息

  货币政策或会微调

  加息肯定是要加,不能长期负利率。但我觉得货币量的政策可能会出现微调。6-7月份是一个观察期,其实中央现在派了很多调查组到各地去调查实体经济。这个和08年有相同之处。现在很多企业面临资金很紧张的情况,我想以后会微调一下。

  利升锐华黄国海:货币政策8月或会放松 尚有一次加息空间

  货币政策未来如何演变取决于通胀的变化,如果通胀缓解,会稍微放松,如果一直处于高通胀水平,货币政策会维持紧缩。从目前的情况看,通胀水平会逐步下降,6、7月份会见顶回落,8月份货币政策或会出现变化。

  目前市场担心通胀水平还没有下来,而经济已经出现了回落,会否出现“滞涨”的情况。我觉得这是没有必要担心的,因为经济的回落是我们国家主动调控的结果,是主动限制过快增长导致的。

  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放松,虽然经济有下滑的迹象。如果货币政策放松了,调控通胀就功亏一篑,控制通胀还是第一位的。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各地政府对投资特别有热情,只是目前由于通胀过高,压制着没有释放出来。一旦通胀下降,投资的热情会马上点燃,经济增长就不用担心。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