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绩差基金经理直面降级压力 部分转当研究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4日 00:4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田露 上海报道

  就在数天前,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关于基金经理变更的例行公告中,透露出了令人感兴趣的信息:因工作需要,该只混合型基金的前任基金经理,在离任基金经理后将转而从事公司研究工作。

  从基金经理到研究员的转变,在职业发展路径上似乎是“逆向行驶”。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此类情况虽不多见,但也并非没有先例,只是一般都被基金公司冷处理了。但他同时指出,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才能使投研队伍真正绽放出战斗力,类似现象对于基金业整体,包括基金经理个人来说,未尝不是好事情。

  绩差基金经理直面降级压力

  基民们如果经常浏览基金经理的履历,大多会看到从“卖方/买方研究员——基金经理——研究或投资部高管”的模式化职业历程。毕竟,基金公司在选拔基金经理时,往往需要他们有前期的研究经验,以及随之培养起来的对于市场的熟知与敏感。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有些基金经理重新回到研究员队伍呢?

  从上述混合型基金的例子来看,基金经理业绩不佳应是重要原因。该只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经理自6月初离任,基金的单位净值只有0.5688元。而从业绩比较基准来看,该基金的股票仓位上限并不是很高,但2011年一季度,在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64%的情形下,基金净值却下跌了10.04%。其基金经理也在一季报的“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中坦陈,“没有及时跟上市场风格的切换”和“整体还是受到成长股的拖累”。

  业绩不佳就得下岗,这并不是只在部分基金公司才有的激励与考核措施。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即使在国内一些知名基金公司中,受到业界尊敬的基金经理,一样面临着类似的压力,尤其是在相关基金资产规模较大,对公司的经营稳定有重要意义时,公司尤其不能忍受业绩波动所带来的客户流失和品牌折损。好在大多数基金经理也是见惯风浪,能在沉重压力下保持定力,为客户和公司谋取财富的增长。

  何去何从有多条路径

  “其实这种情况也正常,重新锻炼一阵嘛,说不定又上岗了。”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这样表示。

  他透露,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往往有几条路。一是性格没那么好强的,和公司协议一下,自动转为研究员再磨炼磨炼,如果关系处理得好的话,仍然有被公司提升再获重用的机会。有一些投研力量充足兼财力雄厚的公司,还会给一些核心人员假期去调整和学习充电。但更多的情况下,基金经理会另觅东家,比如说有些基金采取“双基金经理制”的时候,就可能是其中一位将要离职的迹象。不过,离职之后能否觅得同样的职位就难说了。

  “其实有时候跳到更好的公司去做研究员也不错,一样受重视,可以做得比较自如。”一位基金公司的人士这样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他举了个例子,有家上海公司的股票基金经理,因为业绩不好被迫走人,结果跳槽到北京一家公司去做了研究员后,还蛮受公司待见,原因是不少公司投研体系都“缺人”。

  “做过基金经理,有过投资的实战经验,都比较受欢迎,如果心态放得开,以这样的经验和阅历,不愁找不到工作。前提是先不要谋求同样的位置和待遇。”上述人士这样表示。

  而有些业内分析人士则认为,只有实现了人才的正常和合理流动,才能达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基金业人才流动“不仅要正常的,也要逆向的”,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情。此外,中国证券报记者也注意到,南方一家知名基金公司的研究总监近期就表示,不见得所有的研究员都一定要做成基金经理,鼓励部分研究员在行业分析上做成专家和业内翘楚,也是一种不错的职业定位。

  不过,也有相关人士提醒,有些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把业绩做砸后,销声匿迹一两年,摇身一变成了私募基金的合伙人。这样的情况虽不多见,但值得投资者仔细辨析与考量。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