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弱市倒逼行业反思 私募开始尝试引入对冲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1日 00:18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陈光

  绝对收益成为负收益,私募的尴尬在2011年越发明显。今年以来,由于股市难赚钱,私募的表现也令人大失所望,不少慕名而来的投资者更是受伤颇深。业内人士认为,富人理财不能一股脑推给私募。此外,制度创新也应成为应对之法。

  投资者“心伤”私募

  私募不是理财的灵丹妙药,今年以来的行情再次说明了这一点。2011年以来,上证指数在2700点附近走了个来回,个股的损失则远比指数来得大,不少个股的跌幅均超过50%。这种类“系统性”风险让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犯了难,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今年以来有完整业绩数据的720只阳光私募中,仅有91只实现正收益。这个成绩让投资者“伤透了心”。

  “经常有客户打电话来质问,说早知道业绩这么差还不如存银行,”某银行私人银行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去年阳光私募投资成绩大幅战胜指数和公募,赚钱效应十分明显,很多大客户愿意把钱投进来,所以年底的几款产品销售得特别好。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这个结果跟当初预想的完全不同。不同于公募的“相对收益”,私募讲究的是“绝对收益”,不管是制度设计还是投资理念,私募都需要给投资者带来实实在在的正收益。“客户就是冲着你熊市也能赚钱来的,但现在你告诉他由于系统性风险亏钱了,这说不通。”某基金研究机构分析师告诉记者:“不管价值投资,还是趋势投资;不管从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需要规避风险为客户创造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说,负收益是不符合私募投资目标的。”

  上述私人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客户并不关心投资的是公募还是私募,只关心收益。由于行情不好,很多投资者已将目光从阳光私募转移到低收益但风险同样低的银行理财产品。数据显示,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累积规模达4.17万亿元,同比增长172.52%。而4-5月,各银行累计发行理财产品3252款,同比增长168%。此消彼长之下是投资者在用“脚”向私募投票。

  行业发展应反思

  业绩不灵,私募承受着巨大压力。年初时就有消息传出,上海两位私募大佬降下身段向投资者说明业绩大跌原因。不少私募认为,投资本身就是有风险的,投资者应该注重长期收益,而非短期波动。

  上海一位私募经理认为:“有些股票下跌是市场的过度反应,公司业绩很好,价值远超价格。但买进去之后市场还是非理性下跌,我认为应该坚守,这是一种投资中应该承受的风险。”

  这位私募基金经理认为,一段时间以来私募行业发展太快,很多客户还不知道私募是怎么回事就把钱投进来,“这说明投资者和基金经理之间理念认同不够。”

  前述私人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从风险承受能力说,并不是所有客户都适合购买阳光私募产品,而且各阳光私募之间风格差异也很大,投资者想要分辨同样很难。“在路演时,不少客户只问年收益不问风险,等买进来一旦发生净值下跌后马上就急了。”该人士认为,投资私募产品要求投资者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除了投资者教育之外,新的创新方式也被开发出来,应对更高端人群的理财需求。上海梵基投资A股基金成立于4月初,一成立就赶上市场调整,但是产品净值波动并不大。梵基投资人士告诉记者:“我们的仓位并不低,净值不跌反涨的原因是我们更多地投资于商品期货。”

  事实上,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后,不少私募就开始尝试将对冲方式引入自己的投资,以此实现真正的绝对收益。“在国外,很多私募基金引入对冲机制,涨的时候可以赚钱,跌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做空赚钱,这才是真正的绝对收益。”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