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鼎锋资产董事长张高:A股生态环境开始恶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0日 10:02  理财一周报

  “影响A股中短期表现的是供求关系,过度扩容将导致生态恶化”

  理财一周报记者/陈金艳

  平头、方框眼镜、T恤,一身休闲打扮的张高,更像一名自由职业者。1971年出生的他,浸淫证券市场15年。

  张高从投行转向二级市场投资,中间转型艰难。投资思路的转变是转型阵痛的根源。张高也承认,投行与二级市场投资存在理念的差异,矛盾时常相伴。投行主要从过去和现在的角度思考问题,选择标的。而二级市场投资则需要着眼于未来。

  张高认为,在资本市场中生存,或赚取高额回报,需要中长期投资,指望在很短时间获取很大收益,不是不可能,但绝对是很难的。同时,他也指出,价值投资、自下而上的选股方式,是支持鼎锋在过去几年保持行业排名前列的基石。

  尽管在过去四年,鼎锋投资在阳光私募界名利双收,然而面对今年的A股市场,张高则表示,2011年A股进入结构性熊市,整个生态环境开始恶化,供需矛盾突出。但他也强调,这种行情下更需要勤奋耕耘,机会往往是跌出来的。未来他更看好大消费、装备、资源、商业地产、移动互联网、新能源6个行业,从中进行自下而上选股。

  君安事变后转投二级市场

  理财一周报:你是哪一年离开四川、进入证券市场的?

  张高:我出来比较早,1996年研究生毕业后去了深圳的君安证券。在这个市场算是老同志了,今年满40岁了。

  理财一周报:你当时在君安证券(即现在的国泰君安)主要负责什么?

  张高:当时主要做投行业务。后来在1999年时,君安证券出事了,君安国泰合并,成了现在的国泰君安。在2001年便离开了投行这个职业。其实我一直想做的就是二级市场。

  理财一周报:离开证券公司转行了?

  张高:当时在云南有一个比较好的机会,云南电力集团需要加强投资,我去做对外投资,管理2亿元的企业年金,在云南电力集团算是完成了职业的转型。当时战略上配售了招商银行(600036),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在2001年到2005年间,我们所管理的企业年金的资产复合收益率达15%(当时A股市场经历了长达5年的大熊市)。

  理财一周报:云南电力集团是你转型的开始,同时也为你建立了踏足二级市场的信心,是否可以这么理解?

  张高:在云南电力集团工作了4年,2006年选择离开并在上海自主创业,2007年,才创立了上海鼎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进军阳光私募领域。在2008年11月,发行第一只私募产品。当时鼎锋一期我们的仓位控制得很好,所以做得不错,排名居业内前1/4。

  熊市踏足阳光私募

  理财一周报:2008年的市场环境并不理想,在金融危机下,企业盈利出现滑坡,A股出现单边下跌,怎么会选择在2008年发产品?

  张高:当时我们认为2008年必须要发阳光私募产品,这是我战略上很重要的一步,这件事情我必须要做。至于时机的选择,我认为在2008年下半年市场的风险已经释放得差不多,我不清楚会跌到哪里,至少已经跨过了高风险区域,从中长期来讲,在这个时候发产品,赢的概率更高。

  理财一周报:从投行转向二级市场,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张高:PE真的是在做投资。而二级市场有一定博弈的成分。在二级市场能否赚到钱,除了投资外,还要看你对市场的理解。

  理财一周报:在投行的几年间,对你进入二级市场投资是否有帮助?

  张高:做投行的话,和企业接触比较多,会积累很多上市公司的资源,这可能也是我们的一个优势。同时我们在调研一家公司时,我们会以投行的眼光去分析这家公司的价值。同时还会提供给他们一些投行的服务和建议,如股权激励、再融资的方案建议等,这样可以让我们和上市公司的联系更紧密。

  理财一周报:投行和二级市场两种投资思路,是否会造成投资理念上的冲突?

  张高:有些时候有,投行主要从过去和现在的角度思考问题,选择标的。而二级市场投资则需要着眼于未来。但是多数时候是兼容的。

  加强风控,自下而上选股

  理财一周报:截至目前鼎锋投资已经发了12期产品,而且此前的成绩也不错,你们的投资理念是什么?

  张高:前几年排名一直保持在全行业的前十分之一,但今年我们做得不太好。今年一季度对我们影响比较大,但二季度我们的排名在恢复,最近开始从一个较低的位置慢慢往上走。

  至于投资理念,我觉得风控很重要。从1996年入行,到现在已经15年了,见了很多券商的辛酸荣辱。因此,我觉得这个行业,风控是第一位。首先不能出现太大的风险,这个风险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经营风险,其次是监管风险。很多做我们这行的人,不是因为赚钱能力不行,而是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做这一行的能力,首先就是风控能力,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是“剩”者为王,这个市场中,被消灭的往往是很激进的组织。尽管这个组织在某一段时间很风光,但风险也是最大的。喜欢赌的个人或机构,10次有7次是成功的,但只要有3次失败便足以让他倒下。我们从事的是一个较高风险的行业,资产配置中,无论是股票还是PE,资金投向的领域,波动很大,甚至可能超过实业的波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控制能力是比较重要的。

  第三,我们整个团队比较喜欢自下而上地选股票,喜欢从公司和行业的角度挖掘个股,这有好处,也有不好的。就像今年一季度,我们对自上而下重视不够,我们善于挖掘个股,但是我们对宏观的把握关注不够,或能力不够。

  在具体的选股上,我们喜欢选择龙头股和错杀股。具体来讲,我们会选择在行业内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这个比较容易选择。但选择错杀股则比较困难。所谓错杀股是指市场原因而不是自身原因被砸下来的。就拿今年二季度来讲,很多公司基本面没问题,甚至出现大股东增持,以及公司产品提价,业绩并不受影响。但在整体市场重心下移时,被连带砸盘,这纯粹是市场原因,这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区分下跌背后的原因。

  理财一周报:目前市场正处于泥沙俱下的状态,你们是否也在研究错杀股?

  张高:我们一直在研究。下跌的时候应该是我们更勤奋的时候,机会在逐渐来临。

  理财一周报:你此前做投行,你的这一工作经历,是否形成了你目前选择价值投资,进行自下而上的选股思路?

  张高:对,我们接触的企业多一些,行业看得多一些,可能对宏观的视野少一些。我们这样一个环境,更多接触微观企业。

  A股生态环境开始恶化

  理财一周报:但目前很多人比较悲观,觉得估值比较高。

  张高:这个市场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估值逐步与国际接轨,我们看到的周期股,如银行、地产、石化、造纸、汽车、家电,基本和中国香港市场,甚至和美国市场的估值已经接轨。在周期性个股中唯一没接轨的是资源,目前估值接近30倍。沪深300是一个大周期股,它的估值已经接近国际水平。

  我刚才说的,像房地产、银行、汽车,动态和静态估值都比较低。其实估值水平在逐步与国际接轨,但我们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估值还是不便宜。所以现在形成了这样一个差异。

  但我并不认为在目前这个位置市场非常合理或被低估。目前只用估值衡量市场不一定全面。要寻找影响短中期市场的因素,更多的是应该去关注供求关系。这个比估值更重要。所以,在目前市场中,即使处于低估值,但也不一定就有行情。

  市场底主要有估值底、市场底、政策底。市场底更多从资金角度来说供求关系。在这个位置看市场,一定要看进入市场的资金量和股票供应间是否达到平衡。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资金在什么情况下愿意进入这个市场,通常,从历史看,有很重要的两个因素,一是财富效应;二是大的政策变化,引导资金行为。如果从财富效应来讲,2010年算是结构性牛市,有60%的个股出现上涨,中小板涨了20%多,大盘跌了14%,所以是结构性牛市。但整个阳光私募的平均收益在5%左右,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在3%左右。而今年,从年初到现在,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我估计平均收益应该都是负收益,从过去一年到现在接近半年,3%到5%的回报,对场外资金没有吸引力,在这种情形下,资金很难大规模进入市场。同时,我们的扩容速度太快,这个股市的生态环境开始恶化,国际板出来,会进一步恶化。

  理财一周报:是担心流动性不足吗?

  张高:一方面供应在不断增加。市场处于几个渠道同时抽水的状态,新股IPO、大小非、增发,再来国际板和新三板,都是增加供应、抽离资金。但新增资金一年半都不赚钱,资金都是逐利的,阳光私募在市场中是非常勤奋做市场,去年也才5%的平均回报。另一方面资金不愿意进场。现在市场最大的问题是供求失衡,我觉得大股票的估值都趋于合理,甚至有一定低估,现在最大问题是供求关系不好。

  我自己做了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当前市场的生态环境变化了,大家在森林里乱砍乱伐,猎人还在打猎。在这个生态圈中,无论是猛兽还是食草动物,生活都很艰难。最后大家都选择不在这个林子呆了,市场就成了一潭死水。

  市场在低位并不可怕

  理财一周报:在这么恶劣的生态环境下,作为阳光私募如何生存?

  张高:我认为今年是结构性熊市,许多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的跌幅在30%。在熊市中要控制仓位、降低交易频率。同时,有了股指期货后,可以适当对冲。此外,我觉得市场在低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高到低的下探过程。说极端点,即使中小板和创业板跌至10倍的估值,这都不要紧,只要能跌到稳定的状态,我们就有机会,下跌时挣钱难度比较大,但只要企稳,还是有机会的。如果过程不长,对我们影响不大。

  理财一周报: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下,为了生存,市场会不会逼着阳光私募等机构在市场中进行坐庄?

  张高:我觉得现在市场环境不同了,不太可能,风险太大。首先监管风险很大,第二市场风险很大。我经历过那个年代,按我的经验,一般坐庄都是顺势而为。如果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坐庄,手中所拿的筹码极有可能出不去。再者,目前的监管环境和2001年不可同日而语,交易所能清楚看到我们每一笔交易记录。

  理财一周报:你们比较关注哪些行业?

  张高:我们做过一个总结和统计,在过去10年,中国最牛的股票出现在5个行业,泛消费、装备、资源、房地产、互联网。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找未来5到10年最容易产生牛股的土壤在哪。我认为首先还是大消费。第二是装备。第三是资源,不过对于资源股我们有一些分歧,我们认为大资源的高景气度已经过去了。但一些稀有金属,如和未来新兴产业相关联的稀有金属会有大行情。第四,在房地产里面,我们看好商业地产。我们觉得住宅地产的黄金期已经过去了。第五,在互联网里面,我们看中移动。第六是新能源。总共在6个行业中挖掘。

  理财一周报:我从一些阳光私募了解到,大家对大消费都情有独钟,你看中的理由是什么?

  张高:在过去10年,最牛的消费板块是白酒。我们认为,在未来5到10年,二线白酒还有机会。目前有些白酒的市值在100亿-200亿元左右,未来可能会有空间。二线白酒品牌类,我们比较关注。同时在消费类行业我们也看中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行业,目前这些上市公司还比较少,我们也很关注。这是一些细分行业值得看。还有很多小的细分如家纺、户外运动。

  理财一周报:对于消费板块中的商业连锁你怎么看?

  张高:商业连锁也要区分,在过去10年,商业连锁出牛股的频率不高。在商业里面,这种牛股往往出现在新的业态中。如百货、超市要出大牛股难度比较高。他可以给你提供稳健收益,如每年挣20%,但很难让你几年挣几倍。而我们最喜欢的是新的消费业态,或新的商业业态,因为更容易扩张,然后在扩张中没有太多竞争对手。如近期我们关注好想你(002582),我们上市当天就买进去了,最近涨了20%到30%。我们去实地调研考察,但未来能否成为大公司,还需要观察。

  理财一周报:过去三四年中,鼎锋比较成功的投资有哪些?

  张高:我们在泛消费中,白酒做得不错,古井贡酒(000596)和金种子酒(600199)都是重仓参与,是过去两年表现最好的白酒。古井贡酒涨了5到7倍,金种子涨了3倍,这两只个股的表现对我们过去两年业绩贡献很大。

  乐观派张高

  第一次见到张高,记者很意外,在这个充满压力与竞争的行业经营15年后,资本市场的逐利性并未在张高脸上留下痕迹。作为鼎锋投资的创始人,张高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骨子里透出的自信、淡定与乐观。

  张高告诉记者,自己有四川人与生俱来的乐观。

  张高,四川内江人。在聊起投资时,常常不经意间会谈起家乡。

  他说:“四川的文化比较休闲,是生活型的文化,四川人乐观、淡定,活得很轻松、很调侃。”正是这样的天性,使得张高在投资时多了一份从容。但这种性格有好,也有不好。太乐观了,最后会有些不思进取。”可鼎锋的成绩说明张高只是很谦虚地开了个玩笑。在进入阳光私募行业四年后,目前鼎锋在业内小有名气。

  张高说,自己走南闯北,体会最深的是两个最具有休闲文化的地方,一个是四川,以成都为代表,一个是杭州,这两个地方的人都有很浓的人文情怀,或者叫休闲文化。在他看来,杭州的休闲属于阳春白雪,而四川则是下里巴人的感觉。

  张高是爱书之人。在他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两大书架摆满了各类读物。他欣赏巴菲特,但受彼得·林奇、安东尼·波顿、比尔·米勒影响更深。三位大师广阔的视野、灵活的配置,不仅有利于取得平衡性又可以保证不管处于何种行情,都有标的可选。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