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吴基金徐建平:再突围聚集新兴 定位弯道超越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30日 05:20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熊婷婷/文

  与记者见面之前,东吴基金总裁徐建平(微博)的日程一直都很赶,往返于全国各地,拿奖拿到手软。

  东吴基金成立于2004年,但如今的东吴基金更多地脱胎于2009年的自我革命,2010年初见成效。

  确立差异化核心竞争力,

  机会在于弯道超越

  理财周报:东吴基金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定位于做基于成长性和新兴产业的投资,为什么?

  徐建平:2009年下半年,基于我们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分析、判断和研究,成立了新兴产业的三个小组。我们认为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真正的转型时期,已经到了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前夜,我们判断从2010年开始转型元年真的启动了。

  基金行业跑马圈地已经结束了,我们作为一个新锐公司,必须思考怎么来超越。我们提出要借助国家经济的转型,实现弯道超越。实际上我们去年的最终结果证明了我们的选择,市场也给了我们回报。

  理财周报:新兴产业中短期仍然有周期性风险,对于业绩的持续性怎么看?

  徐建平:首先,我们打造基于成长性和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说我们所有的投资都只关注这一点,而是希望这一方面成为我们的优势,我们肯定也不排斥其他投资方式。

  实际上,我们所说的成长性投资也不只是新兴产业投资,而且我们讲的新兴产业投资,也不局限于国家公布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因为整个经济的增长,关键的变量驱动力都来自于新兴产业。投资这些产业,肯定是能获得最大的回报。资本市场最大的魅力在于预期。

  怎么来平滑市场的波动,最关键是三条:第一,要有正确的理念,不能盲目跟随市场热点,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坚持价值投资的。投资的关键是看产业和企业的本身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一切从企业基本面出发,不是找个好的概念就会去做。第二,依靠团队。我们也有明星基金经理,但是这是市场赋予我们的。我们强调,人才很重要,但是团队比人才更重要。第三,要靠规范的制度流程

  事业留人,机制留人

  理财周报:如今东吴基金投研团队成绩整体不错,亦不缺乏明星基金经理,在基金行业人才紧缺的现状下,如何确保团队的稳定性?

  徐建平:我们最有特色的应该是整体的氛围。第一我们投资研究的无缝链接。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我们也是和其他公司一样,设立一个研究总监,一个投资总监,一个投资部,一个研究部,结果发觉不行,我把这堵墙打通了,让投资总监一个人来管。到了一定阶段以后,产品多了,投资研究分开了,但是都还是投资总监来管,而且他们已经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和氛围。

  第二,除了正常股票池之外,我们平时还有核心股票池。而且我们很早就实行研究员的考核很大程度由基金经理来决定。我们非常强调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基金行业结合起来,强调以人为本。软硬结合的比较好。我们团队氛围也很宽松。鼓励大家差异化,在争论中寻找方法,保持团队的活力。

  错过的2007,纠结的2009

  理财周报: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东吴基金并未发行任何基金,为什么?2009年业绩不太好又是什么原因?

  徐建平:2007年主要是一次没有成功的股权转让。整整耽误了我们一年。

  2009年是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个因素就是投研团队对市场形式的判断过于谨慎。第二个因素就是当时总体的投研团队还不够成熟,相对来讲,研究还不够全面。再加上之前股权转让的遗留因素,使得团队流动性比较大,2009年只剩下了两个基金经理,业绩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009年大力转身

  理财周报:2009年是东吴基金投资战略确定的时候,也是现今投研团队组建的时候,这一年发生这么多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徐建平:催化剂就是在2007、2008年业绩很突出之后,2009年前期业绩不够理想,促使我们反思,做出改变。我之前是投资出身,所以在管理方面比较有经验。到了2009年下半年的时候,我靠前指挥,亲自抓这一块。从10月份开始,整体上就发生了一些改变。

  2009年年底,除了我们对投资研究、团队整合、特色打造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之外,我们也在致力于公司本身的转型。主要在三方面:第一,投研从大而全,小而全到有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发展;第二,整体业务上从一元到多元的跨越和转变,从2009年开始做投资顾问业务;第三,营销上希望实现从增量为主到存量和增量并重的跨越和转变,希望通过好的业绩来带动规模的增长。

  我们去年规模增长的60%以上都来自于我们自身原来基金的保有量和净值的增长。实现了我们当初的目标,也证明了这条路是确实可行的。

  理财周报:2004年成立的12家基金公司里面,东吴基金的规模这几年来都是落后于平均规模的,其中大部分时间东吴基金其实业绩很好,相对而言东吴基金的市场拓展是否是短板?

  徐建平:市场上对我们有两个误解:第一就是东吴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做得比较好。其实2007年大牛市我们做得很好,只是那个时候产品少。第二就是大家认为我们市场是短板。的确我们市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也有开会讨论这个事情,怎样做得更好。

  但是与其他公司规模的差距,最大的因素在于2007年。后来我们业绩好的时候,市场不好,再怎么发都发不大。从2007年底到现在,基金行业的总规模是下降的,而我们公司还是净增长的,2007年底是93亿元,到今年一季度是141亿元,是少数保持增长的公司,三年综合来看我们也是不错的。

  我们现在市场预算也加大了,我们在深耕渠道方面还是要加大投入,争取保持这两年的良好发展势头。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