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募派:今年马失前蹄 吕俊石波折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9日 20:29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记者 尚志科

  在私募这块各路豪侠聚集的江湖上,拥有公募背景“光环”的基金经理,算得上绝对的名门正派。

  他们经受过系统的投资历练,在“奔私”前有很高的市场地位。在江晖、吕俊和石波等明星基金经理大哥的带动下,这个派别展现了出色的“造星能力”,令其他私募派别望尘莫及。

  虽然平台换了,公募派私募大部分仍延续在公募时的操作思路及投资风格。据Wind资讯统计,2010年之前,公募派基金在中短期与长期收益率上均能领先其他派别,成为私募市场上的成熟型选手。

  然而,今年出现些许变化:多位公募派私募马失前蹄,旗下产品纷纷垫底,让这个派别出现少有的黯淡景象。好在公募基金转私募潮不断,一些新面孔担当起了维护本派名誉的重任。

  公募派新面孔频现

  公募派,已然成为私募基金的主力之一。

  据《投资者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超过60名公募背景专业投资人士投身阳光私募基金行业。

  这些人,大多数在公募基金中担任过基金经理或投资总监等投资要职,也有一些人长期在研究岗位,或在董事会、管理层或营销等部门任职。

  记者统计成立满一年的840多只私募基金发现,有着公募基金背景的投资经理约占1/5。这153只公募派私募基金产品,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3.9%,截至5月13日,大盘上涨2%。

  事实上,公转私的基金经理,不少人出身同一基金公司。

  记者统计发现,由公募基金经理岗位转到私募做基金经理的数量上,按基金公司来说有如下特征:长盛基金最多,共有4名,现分别在武当资产、润晖资产、勤修资产、德源安资产;博时、华夏、嘉实、上投摩根和工银瑞信各有3名基金经理转投私募任投资经理。

  在投资风格上,同系出身的投资经理也自成一派。Wind资讯研究报告总结了公募派私募各个分支的投资风格,“博时系沉稳、长盛系抗跌、华夏系博采众长、嘉实系善于把握短期收益、交银施罗德学院派浓厚、泰达荷银系大巧若拙”。

  2010年之前,公募派私募收益率明显好于大盘及同类理财产品。在市场环境不好的背景下,依然有较强的把握能力。但在2011年,不少公募派私募业绩倒退明显。

  也有一批人在公募时名声显赫,现在逐渐在私募崛起。如原金鹰基金投资总监、现广东鼎力投资的龙苏云,原易方达基金经理、现上海泓湖投资的梁文涛,以及上海呈瑞投资的芮崑,深圳杉杉资产的陈茂仁、上海舒畅投资的李洪波、执耳投资的朱爱国等。

  呈瑞、君丰今年领跑

  查看2011年私募业绩风云榜,“草根”派私募逞英雄成为最突出的特点。尽管如此,还是有两只公募派私募的产品取得了超过10%的回报,分别是上海呈瑞投资芮崑管理的呈瑞1期和深圳君丰资产谢爱龙管理的君丰1期。

  尤其是曾任上投摩根双息平衡和上投摩根双核平衡基金经理的芮崑,今年来业绩一直雄踞前五名。近半年,他管理的产品更是以近35%的收益,成为表现最好的私募基金。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他曾表示,今年取得良好回报在于坚持了“精选个股、波段操作、积累收益”的投资策略,获取30%~50%的收益就离场,等待下一次机会。

  谢爱龙曾任南方基金总经理助理、市场总监,并兼任过南方稳健2号的基金经理。业绩超过8%的私募产品还有4只,分别是孙志洪的上元1期、罗文军的鑫增长1号、陈浩的麟益2期、李洪波的舒畅1号。他们转投私募前,分别在信诚、长盛、益民和国联安基金。

  吕俊、石波收益惨淡

  2011年中小型股票的“夭折”,加剧了私募业绩间的分化。今年以来收益率后十名的公募派产品中,从容和尚雅旗下产品居多。

  不过,石波和吕俊这两位前明星公募基金经理,都曾是市场超额收益的代表人物。以石波为例,其主动选股意识很强,会在市场热点启动前提前预判。但两位由于投资风格激进,投资收益率波动较大。从长期收益看,尚雅的产品业绩回报率居前,适合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

  王贵文的两只隆圣投资系列产品今年也业绩不佳,跌幅超10%。王曾任嘉实基金总裁助理,有丰富的社保基金投资经历,被认为是巴菲特的忠实拥护者。但长期投资效率较低也引起较多质疑。

  今年以来跌幅较大的还有深圳景泰利丰3只产品,以及上海凯石投资许友胜管理的两只产品。

  受2010年底以来医药行业波及较大的私募基金,除了从容的医疗系列,还有1只寡为人知的产品——执耳医药。这家公司的创业经历颇为有趣。

  2010年,在华夏基金共同工作5年的朱爱国、刘西铭、崔海亮,创立上海执耳投资管理公司。据了解,成立时由曾经在西安阳森工作四年、华夏基金工作六年的朱爱国担任投资总监,一直在华夏做基金销售的刘西铭担任风控总监、投资经理,曾担任过组合经理的崔海亮担任研究主管。三人均为1979年出生,目前成功开发出两期产品。

  博时出身的私募,一向有价值投资者的称号。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尚诚的肖华。肖曾经历过“3·27”事件,投资风格沉稳,偏爱蓝筹股。但2011年一季报显示,肖华的尚诚介入了不少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这成为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同为博时出身、现北京金百镕投资的周枫,在2010年投资重点从重型行业转入高成长的轻型行业之中。2011年以来,周枫的表现处于整个公募派靠后位置。

  公募派表现惨淡的还有交银系。曾经交银施罗德三位战将中,李旭利遭遇“老鼠仓”风波,目前已离职;郑拓由于业绩亏损大,今年旗下大部分产品已被动清盘。

  只有上海理成资产程义全还算平稳,但管理的三只产品今年来业绩均亏损。

  他曾是交银施罗德研究总监,并有丰富的券商研究所领导经历,能较好地将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融合。他管理的理成转子今年业绩不如从前,原因是他在今年初判断上游稳定成长的消费类和下游新兴技术产业估值合理,但这些行业的表现并不理想。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