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招揽文科+投资复合型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5日 02:40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陈楚

  在一般人的眼里,基金经理的典型成长路径是:名校理工科本科、金融学硕士,然后到一家基金公司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最后做到基金经理。尤其是随着近几年量化投资和各种投资模型的兴起,公募基金尤其青睐具有理工科背景的人才,这也使得少数具有投资禀赋的文科生被挡在了公募基金的门槛之外。而在“英雄不问出处”的私募界,倒是有不少私募基金专门去招聘具有文科背景的投研人士。

  深圳一家私募基金公司的副总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该公司日前专门把招聘启事挂在了国内一所名牌大学人文学院网站上,“投资就是情绪管理+悟道,哲学、历史等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更大的可能性。”从招聘结果来看,由于文科类毕业生在校时了解投资的机会很少,前来应聘或投递简历的并不多。不过,这位副总经理表示,他们并不会放弃对文科类人才的偏爱。将来会考虑与大学文科院系合作,从一年级开始就培养文科和投资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而在社会招聘时,该私募基金公司也将着重考虑那些有投资经验的文科背景人才。

  从上述私募基金公司的几名高管层来看,接近一半的是文科背景的人才。总经理毕业于艺术类专业,做私募是出于兴趣,而业绩在同行领先。“我觉得投资某种程度上是考验一个人对人性的了解程度以及把控自己性格优点和缺点的能力。”这位私募老总表示,要想做一个投资高手,上市公司业绩分析、技术面等方面的知识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奋予以弥补,而投资人本身有特色的个性、思想深度、洞察力、领悟能力等很难在工作中培养,必须在人心灵“安静”的环境中才能养成。历史、哲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这些秉性的可能性要大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

  实际上,无论公募还是私募,文科背景的投资高手都不乏其人。泰达宏利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刘青山就是学历史出身,他曾向媒体表示,看多了朝代兴衰会使自己更注重内省,就能少犯错误。而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也是学哲学出身,他倡导“把投资工作和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结合起来”。在私募基金领域,明星私募基金经理、上海彤源投资掌门人李威就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广东西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水江大学学的也是中文,一直都喜爱佛学。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做到一定阶段,更加考验投资人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哲学,在浮躁的投资界,保持“宁静”的心态,在纷繁复杂的资本市场保持高度的洞察力,决定了这个人的投资成就,而这些素质的养成,需要化繁为简的“功力”和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投资境界。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