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苦无账户新产品流产 私募绕道信托合伙制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3日 02:21  证券时报网
官兵/漫画 官兵/漫画

  证券时报记者 海秦

  阳光私募产品激增的同时,存量信托账户逐步枯竭带来的问题正在日渐突出。一些私募基金由于没有等到信托账户而导致新产品被迫“流产”,与此同时,现有信托证券账户则倍显稀缺,价值百万。“现在不是我们买不买的问题,而是你给定金提前预定、预定了还不一定有的问题。”一家阳光私募人士无奈地表示。

  苦无账户新产品“流产”

  事实上,自2009年7月份监管层叫停信托账户开户后,阳光私募为了新产品的“上户”问题,各种手段、方式可谓层出不穷。最早,阳光私募普遍购买信托公司已有的证券账户,但目前这一方式因私募产品激增、存量账户有限、身价暴增,一些考虑成本的阳光私募已逐步淡出这一模式。

  据朝阳永续私募数据库显示,截至5月20日,非结构化阳光私募基金产品中存续的共计968只,结束的118只。结构化阳光私募基金产品中存续的共计469只,结束的共计334只。尽管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产品激增,但阳光私募因账户问题不能发行而流产的就更多了。

  一家位于上海的阳光私募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透露,目前现存证券账户起步价在15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因信托公司品牌、大小、账户是否有过交易记录、对募集规模是否有要求等因素而不等,一些品牌较好的信托公司,账户费均有最低价,“我们公司已存证券账户本身就不多,公司最低价是200万元。有些账户对募集规模有要求,300万元、500万元也不足为奇。”一家大型信托公司上海分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而证券时报记者从上海一家小型阳光私募了解到,公司好几期新产品都因为没有账户而不幸“流产”。“每一次,都是产品、银行、信托,所有的因素都具备了,最终坏事就坏在账户问题上。”据透露,目前在谈的一个信托账户,不足200万元,尽管对这家规模尚小的私募而言成本很吃力,但依然想争取过来。“不过已经谈了很久了,看样子,这次又要黄了。”上述私募基金的人士无奈表示。据透露,具体的操作手段上,还存在很多空间,比如提前预支账户定金等。

  绕道信托合伙制

  信托账户等不到,一些不安于等待的阳光私募开始寻觅新的出路。《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修改后,合伙企业可以开立证券账户得到明确,也让阳光私募看到了曙光,绕过了信托账户受限的障碍。这就是说,基金管理人组织形式为公司制,基金的组织形式为有限合伙型,基金管理人作为普通合伙人,投资人作为有限合伙人。不过,这一模式存在的问题就是投资者作为有限合伙人,申购赎回都会非常麻烦,因为涉及到企业的工商登记变更股东。

  在此基础上,有了一种新模式信托合伙制,由阳光私募和信托公司的子公司成立合伙制企业,由这个合伙制企业去开户、发信托产品,投资者买的是信托产品,但实际管理是阳光私募。投资人的申购赎回均是在信托内部,变更登记依然要做,但变更的只是出资额的变化,而并非合伙人发生变动。

  对这一模式,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之所以用信托的子公司而不是信托公司直接做合伙企业,是因为信托公司出了问题要承担无限责任,投资人可以追溯到注册资本、股东所有财产上去。而子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仅承担有限责任,赔掉注册资本就可以宣告破产。据了解,这一模式目前得到不少阳光私募的垂青。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