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万云:基金业对经典投资哲学和策略实践与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8日 16:53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证券基金投资年鉴主办的2011年中国基金投资者服务巡讲大型公益活动暨纪念中国开放式基金10周年特别活动基金文化高校巡讲复旦大学站5月17日举行,新浪财经图文报道本次活动。以下为博时基金管理公司零售事业部总经理万云演讲实录。演讲题为“中国共同基金业对经典投资哲学和策略的实践与发展”。

  万云:感谢各位同学今天的到来,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是我国基金业对经典投资哲学的策略发展与实践,为大家讲解基金投资的发展思路。

  首先,投资哲学是一种思考市场的方式,资本市场是如何运行的,如何理解投资者的行为,投资策略是将投资哲学付诸实践的方式。市场是怎样运行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金的投资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一本书,是美国纽约大学在投资学方面著名的学者达摩。达能所著《投资原理成功的策略与成功的投资者》,英文名字叫做《Investment  Philosophy》他在美国属于全明星级别的教授,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本书的原文,因为翻译过来之后感觉怪怪的。

  市场到底是怎样运行的?这里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理论,相信大家学经济学的都知道,叫做“市场有效理论”,市场有效理论并仅仅是一个理论,而且我们每天都可以触碰到的。他讲“价格是资本市场的屋脊”,但价格并不永远是一个数字,有效市场理论并不意味着价格和价值是完全一致的,而是认为价格对价值的偏离也是随机的。所以价格的高估、低估的机会都是随机的,是不可预测的,这是有效市场理论的基本点。有效市场理论在投资策略方面的发展就是指数化的投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有效市场理论的发展上,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基本的著作,都是来自全球指数化投资最有名的一家公司叫做先锋,现在全球有两家大企业,他们的发展是来自于一篇论文,一篇是UPS,他的论文讲到物流,比如你从北京要运一个东西到广州,你的成本是高于运到上海,再从上海分发出去的,他就是用这个理论创建了UPS打败了联邦,基金领域博格尔大学的论文建立了这家先锋公司,最初的基金大概只发了500万美元,规模很小,但是伯格尔坚信,以低成本选股的指数化投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而事实证明,他在美国80-90年代的长期牛市基础上,指数型基金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先锋公司也因此成为了美国目前管理资产规模前三名的基金管理公司,而先锋旗下的若干指数基金单个规模在全世界所有基金中也是规模排名非常靠前的,资产管理其实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行业,指数基金是非常典型的创新,就是由一篇论文诞生出的细分领域,并且这个细分领域发展的规模也是非常大的。

  对于中国经典理论的实践,全指数基金在中国历史上是比较尴尬的,刚刚杨总给了大家一个表,在过去5年排名前列的基金基本都是主动型基金,没有指数型基金,从历史情况来看,指数基金从累计回报来讲是不高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挑战,因为主动式基金的有效市场理论,主动基金是长期来看的,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一下博格尔的书,所谓的地心引力都会让你的业绩下来,不管你的股票这两年涨得多好,长期来看收益都是会被均衡化的,基金业绩也是如此。所以指数基金的低成本优势长期来看会有比较好的收益。我们就根据这样的理论建立了中国的指数基金,并得以发展。但是从长期收益来看还没有战胜主动式基金,也有很多理论解释中国主动式基金的超额能力,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罕见的,就是中国主动式基金经理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在美国研究生论文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就是基金经理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研究,很多硕士、博时论文都是可以把这个作为主题,包括在基金研究、会计研究方面都有相关的话题,期待大家以后有机会研究一下这个课题,解释一下中国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能力。因为有效市场理论是从一个基础角度进行解释的,所以有一些理论解释了一些现象,但没有从基础角度进行分析。

  今天指数基金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比较典型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海外市场指数,比如在中国想投资纳斯达克基本上没有条件,你想投资标准普尔也没有条件,中国接下来在这方面会有发展,现在已经有了纳斯达克的指数基金,今年可能还会出来标准普尔指数500的基金,给国内投资者提供便利。

  还有就是大盘风格指数和小盘风格指数和多行业指数,比如医药行业指数、汽车行业指数,多方面的指数发展给投资人提供了更多便利选择,提供了一个投资工具,但并不是说这个基金一定会比主动式基金收益更好,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就可以想得通,因为在实践的过程中目前还没有发现证据,但是既然提供了指数基金这样一个工具,作为工具来讲,它的价值是非常巨大的,因为主动式基金有一个非常难以避免的缺陷,就是管理风险,这个管理风险包括几方面,刚刚杨总也有提到,比如老鼠仓就是一个典型的管理风险,还有基金经理的变更,国内有一家很著名的基金管理公司,很著名的基金经理,上个月刚刚在这里做过路演,过了一个月,这几个基金经理就都走了,这就叫做管理风险,这是非常难以规避的,你管理不了,如果想避免这种管理风险,指数基金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所以这是我国指数基金的发展情况。

  指数是市场的本身,从投资角度来讲,大部分的投资都有一个努力的方向,战胜市场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要问一下,什么样的投资理论能够战胜市场?战胜市场有没有可能?首先,我觉得战胜市场的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因为我们就从理论上来讲,我们想一个非常粗浅的逻辑,市场是什么?市场就是平均数,有的时候我们说上证指数,上证所有股票价格波动的平均数就是上证指数,既然它是平均数,那么必然存在比这个平均数更好的,也存在比这个平均数更差的,你可以通过某种方法找到到底哪些类型的股票是一定会比平均数好的,这样你就可以投这种类型的股票,那你不就战胜市场了吗?不要去买那些比平均数差的,因为它是平均数,所以资产就比平均数高,或者比平均数低,要战胜市场的投资者就要找到这个族群的特点,这个族群是会比平均数高的,比平均数高到底是完全随机的,还是有章可循的?这类投资哲学就认为比平均数更高是有章可循的,但是这个有章可循的“章”并不只有一条,未来社会的发展并不只是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未来,还有成长投资和套利投资,这些经典理论在中国都得到普遍实践,大家今后在写本科论文、硕士论文的话都可以用这个题目。

  我举一个例子:价值投资的实践。按照经典的价值投资定义,价值投资是一些非常成熟的企业,当某种条件发生的时候会存在一种非常廉价的买入机会,这个时候进行投资的就是价值投资者,在博时有一个团队专门叫做价值投资组,这个小组的理论就是一句话“便宜中拣珠宝”,按照巴菲特以前的说法就是“烟蒂理论”,虽然抽得只剩一点点,但这个烟蒂是免费的,你还可以拿过来抽一口。伊利股份是当年三聚氰氨事件以后发生了剧烈的暴跌,从30块钱跌到了6-7块钱,乳业应该说是一个相对来说稳定的行业,它的需求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发生了突发事件使得股价大跌,这个时候去买入就是价值投资了,其实巴菲特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价值投资案例,就是斯特拉事件,这是典型的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在国内有一个难题,目前国内讲的价值投资和经典的价值投资理论有一些差异,按照最开始教科书中的达摩。达拉的说法,分为三个定义,首先是按照低估值的标准,比如按最低的市盈率对股票进行筛选,根据数学统计,如果按照低市盈率的标准,最后筛选出的组合理论上好象是跑赢了一段市场,但是在国内还没有基金经理敢就这个指标做基金,因为牵涉到很多低市盈率中的评估方法。

  其次是反向投资,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投资理论,富达也是美国非常著名的基金公司,它有一个著名的基金叫做富达反向基金,在全球也是排在前十名的一个主动式基金,他的理论是卖出过去的赢家,买入输家,谁涨得好他就不要了,就买便宜的,其实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市场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反向投资的特点,比如医药、生物行业在去年涨得很好,结果今年一翻过来马上就跌了,大盘股、银行地产表现得都很差,包括有色金属,今年一翻股票马上就涨起来了,所以这个时候你去执行反向理论就赚大钱了。还有就是控股之后利用大股东的机会进行改造,从而释放出公司的实际价值,这三个定义在今天的A股市场中都没有多少基金敢于完全按照这种经典的定义去做,所以今天中国的价值投资者,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基本面投资”,不是一个经典的价值投资理论来指导他们的实践,他们把价值投资叫做按照公司的基本面进行投资,和趋势投资是相对应的,这是中国的特点。在价值投资理论方面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著作,叫做《聪明的投资者》,大家可以阅读一下。

  其实中国基金发展最好的是成长型投资领域,中国产生了很多经典的投资案例,比如苏宁电器贵州茅台,包括一些周期股产品涨价所带来的企业利润暴增,比如化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这些都是成长投资理论,成长投资有两类,一类是经典成长,就是企业,比如今天的万科,一开始是在深圳经营,然后发展到两个城市、四个城市,八个城市,第三年十二个城市,不断地扩展自己的服务范围,这是一种经典的成长。还有一种是周期性的成长,也就是说你的产品数量可能不变,但是你的价格今年卖10块,明年卖50块,后年又卖20块,这样你的企业就呈现出一些周期性的成长,有一段成长非常好,有一段时间又不行,周期型也是一个典型的投资理论,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来自于彼得。林奇,他说过“短时间内让你的资产损失一半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业绩的最高点买周期性股票”,非常经典,但是他自己的基金收益很大一部分也是来自于对周期股的投资,尤其是汽车股,这方面中国的基金经理学得还比较到位,而且进行了多方面的发展,苏宁电器就得益于百思买“Best Buy”这个公司的成长,但是百思买在中国水土不服,所以做不下去了。

  今天我把几个投资哲学以及相关策略在中国基金业的发展为大家做了简单的介绍,如果大家有兴趣,我自己是2002年毕业后进入基金公司的,我自己感觉,因为那个时候的相关发展数据很少,所以只能用海外的数据,到今天基金业已经发展有十几年了,包括2002年的第一只托管型基金,到今年已经有近十年的历史了,数据已经足够丰富,无论从就业还是做研究来讲,我个人觉得都是非常值得大家关注的领域,而且尤其是做研究来讲,高质量的论文现在应该说还不多,因为高校里的老师对于这个行业还不是很了解,这里有很多现实的难题,而且有些论文写出来就可以发行一个产品,所以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多去思考,在这方面多做一些研究。今天的中国市场为大家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无论是职业生涯的选择还是投资研究、学术研究都是非常好的。今天我的发言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