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集体被套沃森生物 公私募皆看走眼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8日 14:20  财经网

  【财经网专稿】记者 刘雨峰 沃森生物(300142.SZ),一家挂牌两周后即吸引31名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实地调研的明星公司,当它头上的光环渐渐失色之时,才发现包括公募、私募大佬在内的机构投资者所谓的价值投资、安全边际也只是说辞而已。

  翻看券商分析师的报告,“疫苗新贵”、“研发精英”、“疫苗巨子”这样的溢美之词似乎都并不足以描绘出沃森生物头上的明星光环。自去年11月上市以来的6个月时间里,据记者统计,共有21篇研究报告发布,对于一家刚上市的新股来讲,受关注程度可见一斑,并且给出的评级最低都为“谨慎推荐”,甚至在公司17日公告三个疫苗项目确定失败以后,还有券商发布报告称该事件对公司未来五年业绩无影响,继续维持“推荐”评级。

  然而,与基金经理、券商分析师浩浩荡荡开赴公司调研并且一致看好奉为“明星股”不同的是,公司股价一路下行,在半年的时间内“跌跌不休”,目前较首日开盘价下跌幅度超过40%。这不但令去年四季度进驻机构斩仓走人,就连一季度进去抄底的机构也深陷其中不得自拔。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被冠以“药师”称号的私募基金经理姜广策。

  公司一季报显示,包括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在内的多只基金大举建仓,而去年四季度买入被套的德盛精选和招商优质成长两只基金则继续加仓。德盛精选的增持比例更是超过100%,以持有145万股位居前十大流通股之首,招商优质成长也小幅加仓,持股数量也超过100万股。而包括银华富裕、华夏大盘、从容5期等则是一季度潜入。但无论是先来还是后到,如果上述机构没有在二季度撤退的话,按照目前的股价估算,浮亏幅度超过15%。

  一位券商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生物医药行业对技术依赖非常高,研发的进程也非循序渐进、按部就班,而且研发时间一般会长达5年以上,因此基金经理、分析师的实地调研更多还是公司管理层的说明,难免会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

  但偏差所带来的结果,却只能由投资者来买单,该分析师感慨说。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