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期货私募进入财富管理困境:缺乏配套服务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6日 16:27  新浪财经

    融智评级 研究员:杨志为

  报告摘要:

  当期货私募尝试通过有限合伙制实现阳光化并进入财富管理市场时,他们却发现困难重重,其难度远远超过私募证券基金。

  期货私募阳光化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期货私募过往业绩难以公证;二是,期货投资客户群体狭窄;三是,期货私募阳光化尚缺乏配套的政策环境和相关服务。对于私募证券基金来说,在信托制之外,有限合伙制是其阳光化的另一条途径。进入2011 年以来,阳光私募关于有限合伙制的讨论越来越深入,并出现了一批尝试者。然而,当期货私募尝试通过有限合伙制实现阳光化并进入财富管理市场时,他们却发现困难重重,其难度远远超过私募证券基金。

  一、期货私募过往业绩难以公证

  期货私募大多通过单帐户理财的形式存在,一个管理5000万资金的中型期货私募,可能要代理30 个以上的单帐户。这种情况给第三方的业绩公证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首先,期货私募操盘手过往业绩难以形成一条完整的收益率曲线。期货私募代客理财一般是以年为单位,到了一年期限,客户考虑期货投资的高风险,可能会将资金全部撤出,或者将本金撤出,而将利润继续进行期货投资。由于客户资金不稳定,导致期货帐户出入金非常频繁,给一个完整的长周期的收益率计算造成困难。由于缺乏完整的长周期(3年以上)收益率曲线,期货操盘手的长期盈利能力难以向一般客户证明。

  其次,一个期货操盘手要募集1 亿元资金成立一个有限合伙制的期货投资基金,按300 万准入门槛来算,要找到超过30 个的合伙人。而操盘手的客户基本上是来自于相关期货公司的介绍,甚至是来自于多家期货公司的介绍,并没有形成自己稳固的客户群体。由于采取了这种合作方式,期货私募要想独立门户,成立一家完全由自己管理的有限合伙制期货投资基金,既缺乏稳固的客户群体,又缺乏有效的业绩证明。

  二、期货投资的客户群体狭窄期货投资的高风险、高收益以及要求大额资金的特点,使得期货操盘手面对的客户群体比较狭窄,而不像股票投资者那么普遍。有的期货操盘手受到阳光私募的影响,想通过有限合伙制的方式从事专业的财富管理。财富管理的目的是追求财富的保值增值,而期货市场是个零和游戏,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财富管理工具。期货市场的造富效应要比股票市场更快,但是爆仓的概率也更大,这也是为什么不少期货投资者在大赚一笔之后终身不再踏入期货市场的原因。期货市场的大起大落,让对期货市场缺乏了解的投资者不敢轻易将资金交给期货操盘手。虽然,在国内期货市场也不乏稳健盈利的期货操盘手,但其知名度和认可度也仅限于小众的朋友圈。

  三、期货私募阳光化缺乏配套服务

  目前,国内有少数几家期货私募正在尝试有限合伙制,但是仍然难以达到进入财富管理市场的目的。北京的中融联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2010年10月份注册成立了一家有限合伙制的期货投资基金,规模1500万。据介绍,成立的过程非常麻烦,20 多位客户每个人都要现场签字,整个程序走完花了将近3 个多月的时间。中融联合计划通过这个有限合伙制的基金形成具有公信力的业绩,但是由于规模太小,银行不愿意承担托管和净值核算的工作,而且银行也不具备期货投资方面的人才,无法控制所托管期货投资基金的风险,使得这个有限合伙制的期货基金缺乏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净值核算。有限合伙加信托的方式,是期货私募可以尝试的一种模式。但是,据了解,国内的信托公司,也基本上不具备期货投资的人才,这也使得期货私募走信托途径收到了限制。

  总之,期货私募要进入财富管理市场,无论是在政策环境,还是在相关服务、行业发展程度上,都不够成熟。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