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QDII基金经理降薪潮暗涌:规模萎缩 成本压力上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9日 00:35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江沂 方红群 深圳报道

  曾经风光无限、备受瞩目的QDII基金经理,如今却遭遇“荷包”缩水的窘境。随着近两年QDII发行规模的逐步萎缩,基金公司海外业务的成本压力骤然上升,基金经理“首当其冲”地面临降薪压力。另外,被动产品、FOF产品大量开发,表明国内基金公司开始对海外业务重新定位,未来对QDII的投入或逐渐缩减。

  不堪重负

  “外来和尚”养不起

  由于业绩不佳或者规模上不来,有些公司QDII基金经理的年终奖只相当于3、4个月工资的水平,而A股基金经理如果业绩好,可以拿到12个月工资或更高。

  “一些海归基金经理,都是2007年、2008年金融危机时挖来的,年薪是国内基金经理的三倍。但这么高的工资,如果仅管理几亿规模的基金,说句玩笑话,QDII每年收的管理费,还不够支付他们的工资。何况海外投资部门还不只基金经理一个人呢。”一位猎头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基金公司QDII部门有“1+3”的设置要求,即至少有1名5年以上海外投资经验的中层以上员工,3名三年以上境外投资经验的一般员工。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目前国内的QDII基金经理收入水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最高的是2007年筹备QDII时从海外挖来的基金经理,其中不乏三年工资千万以上的(不包括年终奖);其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一些公司招聘的海外人才,他们的工资相对较低,在三年五百万左右;还有一些是近两年加入的,如果不是部门管理层,则工资相对国内员工浮动并不大,若是基金经理,会比2008年的工资水平低20%到30%。

  据了解,随着2008、2009年签约的海归基金经理合同陆续到期,他们将迎来降薪潮的冲击。实际上,即便是规模维持在百亿元以上的QDII基金,基金经理去年的年薪也要较2008、2009年缩水不少,主要体现在年终奖上。据了解,由于业绩不佳或者规模上不来,有些公司QDII基金经理的年终奖只拿到3、4个月工资的水平,而A股基金经理如果业绩好,可以拿到12个月工资或更高。

  QDII基金经理降薪潮为何不期而至?深圳一位基金经理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假设一只QDII只有2亿的规模,按照1.8%的比例计算,每年能收取管理费360万元。其中100万元分给投顾(投顾收管理费的30%),给投研团队装一个彭博财经资讯系统要花100万元,你算算管理费还剩下多少?”他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经过核算,告诉他们,2010年这只QDII产品全年给公司亏了500万元。“这个产品,如果我们早知道发出来会亏这么多钱,当时肯定不会发。”据记者了解,有一些公司鉴于首发规模过小,成本过高,干脆将已经成立的QDII部门解散。

  但目前基金公司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则是,QDII基金经理工资过高,以目前的规模来说,难以维持;但工资过低,难以在海外延请到优秀人才。“现在海外的形势开始好起来了,一些人才也不用回国了”。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海外的投资人才,一旦回国工作再返回海外的可能性非常低,若国内没有足够优厚的条件,他们不愿意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回到国内。

  有猎头反映,2009年以来,有华尔街工作经验的QDII从业人员越来越少,相应地,一些在内地接受大学教育、在香港等大中华地区取得一定工作经验的基金投研人员,越来越多地充实到国内的QDII部门中。这与基金公司注重大中华、新兴市场投资有关,但也与这一部分人更了解国内市场、适应成本较低有关。

  规模缩水 降低成本成首选

  与以往对QDII基金经理考核偏重业绩不同,不少公司近年增加了对规模的考核。但去年除了业绩较好的少数QDII基金有微弱的净申购外,相当部分基金规模锐减,或从首发之后,规模就一直在减少。

  “从去年开始,我们尝试同时发行两只基金,但是无论是宣传营销还是渠道支持,一直把QDII放在次要位置,因为大家都知道,QDII的首发规模很难做大。”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表示。这并不是个案,在去年的新基金发行潮中,QDII新基金数量虽不少,但大多被放在从属地位,这与2007年首发的4只QDII大规模的宣传声势形成鲜明对比。

  QDII首发规模“萎缩”的确已是不争的事实。据Wind统计,2011年以来成立的9只QDII平均规模仅有8.93亿元,这还是靠发行规模达到22亿的诺安黄金拉高了平均数。截至5月6日,36只已经成立的QDII中,仅有8只规模高于10亿,而最小的4只规模尚不足1亿。

  “现在找QDII经理难,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发的QDII规模都太小。”深圳一家基金公司负责海外投资的总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据记者了解,与以往对QDII基金经理考核偏重业绩不同,不少公司近年增加了对规模的考核。但除了去年业绩较好的少数基金有微弱的净申购外,相当一部分基金的规模锐减,或从首次发行之后,规模就一直在减少中。若公司有2007年发行的QDII,尚可以“以老养新”,但如果发行数只都低于10亿,则越发越亏,势必导致重金从海外延请的基金经理工资、奖金渐渐缩水。

  另外,近两年发行的QDII产品中,被动型、FOF大量涌现,不少公司将产品投资标的瞄准大中华区和亚太地区。从中国证监会每周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来看,有的基金公司干脆申报以海外上市中国企业为主要投资对象的QDII产品。

  有基金公司坦言,以往发行的主动型基金,无法做到详尽细致的海外调研,主要还是自上而下进行投资。发行指数型基金,跟踪成本相对很低,而FOF基金主要是对专业化ETF的投资,也将精力集中在自上而下的把握之上,所以相对而言,研究和交易的成本较低。而对国企股的投资则可以利用国内的研究团队进行覆盖,成本更少。

  另外一家公司找到的破解办法也得到同业认同,年初完成发行的诺安黄金基金,选择黄金投资作为主题,既切合国人喜爱投资黄金的习惯,又逢上CPI逐步升温的时间段,首发规模就达到22亿。而由于该基金属于投资黄金ETF的FOF,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加上首发规模一举跃升业内第五,可以较好地摊低成本。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价节节攀升,该基金净值收益率一度领先所有基金。据了解,该基金目前仍获得相当部分的持续申购。

  近期申报的QDII,有多只仿效这种专业化的路线,如黄金及贵金属基金、大宗商品指数基金等。诺安基金总裁助理刘东告诉记者,他们接下来还要开发类似适应市场的QDII产品。但市场的变数较大,开发出真正适合市场、发行之后又能给投资者带来绝对收益、实现公司与市场双赢的产品,从以往经验来看,是极大考验基金设计者的任务。

  放缓脚步 失望之后或回归

  “需要反思的是,内地的基民有没有通过海外投资分散风险的意识?或者我们能否吸引到有此意愿的投资者?据我所知,被吸引过来的大部分散户并非出于资产配置的需要,可以说彼此是一种错配。”一位基金高管认为。

  “近年来QDII产品首发规模的急剧回落,也给我们一些警示,需要对海外投资重新定位。”一位基金公司的高管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认为,首发规模过小的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QDII上,同期的基金发行规模也在缩小。但QDII产品比起投资国内的开放式基金,持有人中散户所占的比例要高得多,基本见不到机构持有人,而散户的考察期限更短,加上2010年以港股投资为主的QDII普遍受港股表现不佳影响,缺乏赚钱效应,散户参与的热情就更低了。

  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金融危机之后,无论投资界还是持有人,对境外投资的恐惧心理急剧增加,对境外机构的“迷信”心理随之减少。一家基金公司人员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不能完全按照外方投顾的建议操作,因为投顾要求把仓位全部打满。而国内投资界认为,在市场波动性很大的情况下,仓位的高低对业绩影响很大。基金公司对投顾的不满意、不信任心理时有表现,有公司反映,“不知道对方是否把最好的投资顾问给了我们。”而有些公司选择了与外方投顾分道扬镳,2009年以来发行的多只新QDII,则干脆不选择外方投顾。

  事实上,上一轮牛市时,有相当多的基金公司认为,海外投资业务或能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未来会像我国台湾、香港一样,海外投资占据30%或更多的比例。但从目前来看,如此乐观的公司已经很少,由于规模一直上不去,至少在三年内,能够实现盈利的QDII部门仍是凤毛麟角。相反,近年来的“一对多”专户等业务,在一些公司反而已经实现了盈利。

  “首批QDII出海的时候,其中一个考虑是国内的资金需要分散投资,投资海外的QDII是一种合理的配置手段。但现在需要反思的是,国内的基民有没有通过海外投资分散风险的意识?或者我们能否吸引到有此意愿的投资者?据我所知,被吸引过来的大部分散户并非出于资产配置的需要,或者我们的产品并非他们所需要的,可以说彼此是一种错配。”一位基金高管认为,在目前基金公司投研、产品及投资者都没有准备完善的条件下,或许QDII的脚步要考虑放缓。究竟有没有必要继续斥巨资投入,将考验大多数拥有QDII业务的基金公司。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