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圣基金研究中心
平均仓位小幅下降,对后市谨慎但不悲观
每季度基金季报公布,仓位变化情况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资金量最为庞大的主流机构投资者,基金仓位增减往往对投资者的后市判断提供一定参考。
从一季报披露的数据来看,一季度在市场震荡向上过程中,基金反而仓位有所下降。三类偏股方向基金中,以偏股混合型基金主动减仓最为显著,平均仓位下降2.82%(表1)。
表1:一季报基金平均仓位变化
基金类型 | 2011/3/31 | 2010/12/31 | 仓位增减 |
指数基金 | 95.51% | 94.08% | 1.42% |
股票型 | 86.10% | 87.42% | -1.33% |
偏股混合 | 78.83% | 81.66% | -2.82% |
封闭式股票型 | 73.45% | 76.87% | -3.42% |
配置混合 | 69.50% | 70.79% | -1.29% |
特殊策略基金 | 69.45% | 68.50% | 0.95% |
保本型 | 28.78% | 29.86% | -1.08% |
偏债混合 | 17.68% | 22.36% | -4.68% |
债券型 | 14.93% | 11.79% | 3.15% |
数据来源:德圣基金研究中心
仓位为简单平均
高仓位运作渐成常态,结构调整决定胜负
如何看待一季度仓位下降呢?首先,即使仓位水平有所下降,但目前主动型基金的仓位水平仍处于较高位置。基金对后市的普遍看法是没有趋势性行情,但系统性风险也十分有限;因此普遍淡化仓位策略,上一季度仓位略减并不反映基金对后市看法趋于悲观,而是阶段性谨慎和结构调整的需要。
其次,高仓位运作已成为常态。从仓位变动跟踪来看,2010年全年及2011年迄今,多数时间内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都在85%上下波动,相对长期平均仓位而言一直保持着较高仓位水平。在判断系统性风险不大的情况下,基金保持高仓位运作已成为常态。
其三,在上涨有限、下跌有限的震荡市中,仓位策略对基金的重要性已经明显下降;而结构配置成为业绩分化的关键。多数基金选择把仓位保持在较高水平,而通过结构配置方向的选择来获取超额收益。一季度基金最重要的投资主线是如何顺应市场风格转换逐步调整持仓配置的重点。由2010年全年超配消费、成长,低配金融、机械等周期性行业转向结构重新均衡。在一季度持续调整后,目前基金整体上资产结构仍未完成重新均衡化的过程,这一方向在二季度仍有很大可能得到延续。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