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石波十年磨出十页纸:带着111个指标去调研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3日 05:08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副主编 谭昊

  调研就像选美,望闻问切,尺度颇费思量。

  远自西方,好多传奇的故事耳熟能详。

  “股圣”彼得·林奇,1969年进入富达,1977年掌管麦哲伦基金。1977~1990年间,管理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成为富达的旗舰。13年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

  除开极其勤奋的工作之外,他的常识投资法令人称奇。一个经常提到的故事是,他特别留意妻子卡罗琳和三个女儿的购物习惯。1971年的某一天,卡罗琳买回“莱格斯”牌紧身衣,他判断这将是一个走俏的商品。于是麦哲伦基金当即买下了生产这种紧身衣的汉斯公司的股票,不久之后,股价翻了6倍。

  “股神”巴菲特,6岁就开始与可口可乐打交道:他用25美分为祖父的“巴菲特父子杂货店”买了6瓶可口可乐,然后在邻里间以每瓶5美分的价格出售,获利不菲。

  到1989年3月,他开始大量购买可口可乐股票。随后数十年获利数十亿美金。

  这些故事似乎在不断地暗示我们,调研是一门优雅的艺术——看见风吹着杨柳儿摆动,你就悟了。

  但我要补充的是,调研同时也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然而,如何从感性到理性,如何从定性到定量,却一直是很多投资家在不断思考与求索的问题。

  明星基金经理石波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不久前的一次深入交流中,他告诉我,今年前三个月的主要工作,就是搭建整个阳光私募运作的流程标准与投研的量化体系。

  于是我的手头有了四本黄色封皮的小册子,分别是《尚雅投资手册》、《尚雅研究手册》、《尚雅风控管理及监察稽核制度》,以及《尚雅调研分析指引》。

  最引起我兴趣的是最后一本,也是最薄的一本《尚雅调研分析指引》——它的核心是十页纸,每页纸一张表。

  不要小看这十张表,这是石波多年投研生涯的心血结晶——多年前,他曾领头搭建过华夏基金的研究平台,此后华夏成为中国公募基金的翘楚,地位未曾动摇。

  这十张表包括估值分析指引表、商业模式分析指引表、成长性分析指引表、管理品质分析指引表……。

  每张表由八到十几个指标组成,在调研的过程中,由研究员对每个指标进行打分。

  这样十张表加总计算下来,一共111个指标,一个上市公司的量化结果就出来了。

  “设计这些量化指标的初衷是,我希望我们的研究员去公司调研,跟我去的效果是一样的。”石波说。

  我能感觉到,他的确是用心在做投资,也是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在做投资。

  这让我想起坊间流传的一个小故事,故事用高尔夫球的不同风格来形容当年华夏叱咤江湖的三驾马车。

  江晖擅长1号木杆,不经常用到,但一用到就打很远——他的风格主要是选时。

  石波擅长7号铁杆,满场跑满场用,很实用但是很辛苦——他的风格就是不断地实地调研,寻找好标的。

  王亚伟擅长推杆,在最后关头,把球推进洞——他通过交易创造利润的能力有目共睹。

  这是个有趣的比喻,且意味深长。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