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和聚投资:股票仍是资产价格的洼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2日 12:00  新浪财经

  和聚投资2011年4月运作报告

  相对于房地产、艺术品、黄金、原油等另类投资标的,股票市场在这些资产类别中的涨幅严重落后。我们短期看平市场,中长期十分乐观。我们密切关注受益于通胀的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以及互联网、新媒体行业。

  一、3月市场回顾

  3月市场围绕2900点上下震荡,风格转换悄然开始。由于2月份中小盘表现明显强于大盘股,3月份市场风格转换明显。截至3月29日,中小板指数跌2.26%,创业板指数跌6.23%,中证500指数仅微张0.45%,而沪深300上涨1.65%。以房地产板块为代表的大盘蓝筹占据涨幅榜前几位,煤炭、钢铁、银行板块均有不俗的表现。

  海外市场聚焦日本、北非和欧洲。3月,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逐步升级,市场避险情绪急速升温,日经指数一度跌幅超过20%,发达国家市场普遍呈现跌势。联合国批准“禁飞区”计划,英法及美国空袭利比亚,国际油价应声回升。欧洲央行议息会议后特里谢强调了欧元区通胀率上行的风险加大,并表示欧洲央行4月份有可能加息。

2010年中国资产管理参与机构概况

  二、2011年3月份运作情况回顾

  3月份和聚系列的运作情况(和聚系列产品组合均采用复制的策略):截至3月25日,和聚1期净值增长69.4%,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4.7%,和聚1期累计超越指数74.1%。3月份(截至3月25日),和聚产品(以和聚1期为例),净值增长1.6%,沪深300指数上涨3%,净值小幅跑输指数,主要因大盘股如银行地产等整体走强(我们没有配置的板块)导致。

  仓位上,3月上旬,和聚继续维持2月底的9成仓位,积极参与反弹,但随着大盘在3000点受阻,出于对宏观货币政策及流动性收紧的预期,在中下旬我们逢高逐渐降低仓位至7成左右,同时加强了结构调整。

  结构上,3月份的市场风格是板块轮动,且轮动周期较短,期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更加深了大盘走势的不确定性。对此,我们增加了抗通胀板块,如酿酒及医药板块个股的配置,同时挑选了保障房受益类个股加入组合,中下旬大盘蓝筹股的启动使得这部分仓位对净值贡献较大;而消费类的股票表现依旧低迷,拖累净值。

  3月31日和聚1期行业配置表

3 月 31 日和聚 1 期行业配置表
行业 占股票部分的比重
酿酒行业 19.63%
电子器件 18.89%
生物制药 18.52%
建筑建材 14.07%
有色金属 11.11%
  3 月 31 日和聚系列产品净值表 (净值为和聚投资估算,请以最终信托公布结果为准)
项目 净值
和聚 1 期 167.95
和聚 2 期 111.62
和聚 3 期 108.36
和聚 4 期 108.64
和聚 5 期 114.69

  四、投资策略

  对于市场后续整体的表现,我们认为:

  短期内,通胀压力将引发调控预期,市场呈震荡格局。由于美元贬值和全球流动性过剩,CRB指数已经超过金融危机高点并创历史新高。黄金、铜、棉花、橡胶、咖啡等耳熟能详的商品过去一年里上涨了数倍。再考虑到由于公用事业价格受到人为压制,未来将出现刚性回归,通胀压力将居高不下。此外劳动力成本及土地成本的上升将导致通货膨胀。预计3月份CPI将突破本论通胀周期的新高。

  中长期,我们认为股票市场在资产类别中仍然是洼地。

  受益通胀的投资主线

  由于我们判断通货膨胀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在今年持续,该投资主线可包括以下范围:

  第一,具有抗通胀保值功能标的。主要看好农产品、黄金、煤炭、煤化工及物流、煤炭机械等板块。

  第二,替代能源。福岛核电危机后,风电和光伏太阳能发电将面临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看好具备规模扩张能力的设备商。

  第三,油田服务。随着油价的上涨,石油公司勘探开发支出将增加,我们看好勘探数据处理、测井钻井等相关油田上游服务企业。

  高端装备制造主线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但并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国占全球制造业附加值的11.4%,低于日本的15.5%和欧盟的22.9%,且人均工业增加值只有543美元,低于日本和欧盟的8383美元和3656美元。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改造提升制造业。制造业发展重点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

  高端装备此前已列入国务院战略新兴产业,且是其他六大新兴产业的基石。目前“十二五”高端装备制造已确定航空、卫星应用、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这5大突破方向,政府将给予重点培育。这五大板块当中,经过前期的阶段性调整,我们相对看好高铁及城轨设备、智能制造装备。

  互联网与新媒体的主线

  IPHONE和IPAD引爆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市场。从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数据业务流量和移动应用市场规模看,未来移动互联网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盛宴刚拉开帷幕。我们看好网络优化、无线覆盖及手机游戏等细分子行业。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