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罗伟广:市变法移 与时俱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4日 07:5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罗伟广:市变法移 与时俱进罗伟广:市变法移 与时俱进

  “对今年的行情和个股机会,我还是抱中性偏乐观的态度。不过,去年三季度以来,市场出现一些新的现象,有的甚至是有十几年投资经历的人都没有遇到过的。所以,在投资方法上,不能固守旧有的经验,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广东新价值投资投委会主席、新价值2期基金经理罗伟广说。

   作为2009年阳光私募的冠军,罗伟广2010年的投资业绩“前高后低”,全年下来,暂别第一梯队。不过,在罗伟广看来,去年四季度的操作只是在热点选择上有些小失误,节奏不够准,布局有改善的必要。“经历了近一个季度的不顺,我们渐渐走出低谷,目前,布局的不少板块已经成为热点。”对于未来,罗伟广充满信心。

   罗伟广,暨南大学经济学硕士,1995年进入证券投资领域,2000年至2007年在大型券商的自营部和研究部任职。2007年任广东新价值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现任新价值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

  □本报记者 方红群 深圳报道

  把握市场三大变化

  “我对今年的市场有几个主要观点:一是今年的指数会比去年表现好,二是板块机会比去年少,三是个股机会比去年多。”罗伟广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对当前市场的思考。

  指数方面,罗伟广认为,去年是结构市,银行、地产、券商、保险、钢铁等权重股表现不佳拖累了指数。今年这些权重股有一定的估值优势,高铁、家电、工程机械、水泥等板块的二线蓝筹股,已经受到很多资金关注。在业绩支撑下,蓝筹股整体估值重心会上移。

  “今年国内经济和外围经济情况比预期好,通胀和政策紧缩虽然是负面因素,但通胀失控导致紧缩力度大增的几率也不高。此外,房地产限购、成交萎缩,会从房市挤出一部分资金到股市。所以总体上看,今年指数会比去年好。去年指数的底部在2500点,2300点是瞬间跌破,今年底部可能在2800点左右,短期跌破后会很快回归。”

  罗伟广特别提出,应该对房地产市场及民间过剩资金流向股市所带来的影响有足够的重视。“每一年行情的主线都不同,2009年是信贷推动,2010年是外资推动,2011年可能由内资也就是老百姓资产调整推动。今年如果有行情的话,这是推动行情的很大的变量。”他解释说,今年货币政策很难宽松,美国经济可能超预期,未必会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所以今年行情不太可能由信贷和外资推动。而国内的限购令确实会导致房地产价格的稳定以及成交量的萎缩,可能导致老百姓对投资资产的分配有较大的调整,导致房地产资金流入股市。

  “我对这部分资金流入股市寄予厚望。房地产市场是中国最大的投资市场,它挤出的资金如果有一小部分进入股市,就足以掀起较大的风浪了。这两三个月的行情,很多人不理解,怎么不断加息还有行情呢?我觉得要有一个新的视角,即老百姓的钱、房地产游资已足够改变整个股票市场的节奏了。它未必会改变中期节奏,但股市、房市中短期跷跷板效应会越来越强。”

  板块方面,为什么认为今年板块的机会不如去年丰富?罗伟广说,主要原因是在过去的结构性行情中,大家高度认可的板块都炒起来了,抱团取暖,板块“靓女先嫁”,炒一个少一个。现在高铁水利、工程机械、资源类、家电甚至连水泥股、化纤股都炒起来了,这说明热点已经蔓延到强周期性或中大市值的股票,把一些“不太靓的女儿”也嫁掉了,可供选择的、能够达成大家共识且抱团取暖的板块就越来越少了。至于医药、消费,它已经被炒了一两年了,中小板、创业板估值太高,板块上可供抱团取暖的机会也很难寻找。

  但是,个股机会反而会比去年多。“因为去年是结构性牛市,被板块带动的个股数量不少,大家高度认可的板块里的个股被充分炒作,个股的重要性也不是特别强。今年比较难找到这样的板块,一些没有板块效应的个股也可能会被大家揪出来炒上去。所以,我觉得今年个股机会未必比去年少,但它没有很明显的板块属性,股价的上涨更多会因为基本面的触发因素。”

  新形势要有新思路

  虽然今年板块的机会可能不如去年那么好找,个股机会也需要深入挖掘。但是,罗伟广认为,今年操作上依然有一些可循的思路。

  首先,热点有从小盘股向中盘股扩张的趋势。因为去年对小盘股的挖掘已经差不多到了掘地三尺的地步,所以,今年,市场关注和炒作的热点会向中盘股扩张。

  第二,强势股从稳定增长型或新技术高成长型的行业向强周期行业转变。比如前期的煤炭、有色、小金属和近期的水泥、化工化纤等。

  第三,新兴行业内,行情会有明显的轮动。比如去年TMT很被看好,今年市场则热炒高铁、节能减排概念。此外,以前曾经被炒作过的新兴行业也可能在今年梅开二度。“新能源、锂电池、节能减排在2009年是热点,在2010年表现一般,2010年市场关注和炒作的是TMT、医药、新技术。2011年,在高油价的背景下,我觉得新能源、锂电池、节能减排等相关板块可能会梅开二度。”

  此外,一些板块明显受益于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可能会有较好的投资机会。比如2009年受国家扶持的电网行业受到投资者青睐,去年,高铁、水利、工程机械受到追捧,今年,说不准电网投资、特高压又会被资金重点关注。

  “板块配置的思路不是没有,但今年很难有板块像过去一两年的TMT、医药、消费板块那样得到普遍认可。如果要挑选投资的板块,你会发现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缺点。但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找到支撑它们未来确定增长的因素。”罗伟广透露,目前他主要的配置对象是与油价相关的、受益于油价上涨的板块。因为油价上涨是目前一个较为确定的大概率事件。

  2010年四季度的经历让罗伟广敏锐地感觉到,市场出现了一些以前没有的新现象。他表示,今年在投资策略上也会有所调整,将更注重对投资时点的把握。

  “去年前三季度,我们重点投资了有确定增长的新兴产业,收益不错。四季度初我判断这些板块受到市场热捧已经一年多,股价已经透支了未来的业绩,谨慎起见,就对配置对象进行了大调整。高铁、水利、稀土等已获利较多的强势股被卖出,新布局了新能源、节能减排等新兴产业板块和家电、化工等传统行业。不过,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卖出的强势股随后又上涨了50%,而我新布局的基本面不错的板块,熬了三四个月后,近期才算见到了阳光。”

  罗伟广分析说,市场热点的持续时间比以前长,每个热点轮换的间隔也拉长了,这些新现象是他没有料到的。以前自己捕捉时点比较准,在自己的投资生涯中,布局的四五个潜在热点板块在当季未成为热点的情况非常少见。虽然这种谨慎的操作是更为稳妥的做法,体现了较强的风险意识,但是市场有新的变化,老经验就必须适当修正。

  “作为基金经理,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对投资策略进行调整。在热点轮换时间点比以往更难把握的情况下,现在我的组合里,会保持一定比例的具有相对确定增长的白马股,在此基础上潜伏一些潜在热点股。”罗伟广说。

  在历练中不断超越

  21岁开始炒股,历经多轮牛熊转换,罗伟广在投资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管理的新价值2期尽管去年四季度表现平淡,但2009年至今,依然以236%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位居所有可比的阳光私募产品第二名。新价值投资公司旗下产品也快速增长到近20只。

  不过,在做好业绩之外,罗伟广还需要不断迎接更多挑战。基金规模不断扩大,怎样管理?持股集中度是否需要调整?投研力量如何充实?

  对此,罗伟广认为,中国有良好的经济增长前景,股市中投资标的也已经达到2000多个,低估值的个股并不缺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几十亿元规模的基金,可选择的优质投资标的还是足够丰富的。

  规模变大,基金管理的难度确实会增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规模大就难做好。罗伟广说,规模大的基金,在持股调仓方面,相对小基金而言,灵活性稍微差一些。当看好某个潜在的投资机会时,往往不得不提前潜伏,在股票上涨过程中,又往往不得不提前逐步退出。如果节奏踏错,会付出较大的机会成本。不过,规模和业绩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2010年前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新价值2期规模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异,但是业绩表现却不同。罗伟广认为,四季度做得不太好,不是因为规模大,而是热点节奏没有踏准。

  持股适当分散成为应对基金规模增大带来的风险、增加业绩稳定性的一个方法。目前新价值持股近40只,其中重仓股10多只。罗伟广认为,这个持股集中度不算很高,只要对每只个股有深入的调研,十几只重仓股能够分散一两只股票出问题的风险。此外,为了规避系统性风险,以后可考虑运用股指期货,在市场最恐慌的时候通过做空弥补流动性风险。

  “最好的方法是一个组合持有二三十只股票,每只股票都经过深入调研,都有较大的成长空间。这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

  罗伟广期待成立仅一年的新价值投研团队能够更快更好地磨合,而且不断壮大。“在过去的几个月,投研团队在磨合中交了一些‘学费’,但配合更加默契了。目前团队基本成型,原来的4位核心投研骨干已经合作多年,新加入的成员有十多人。研究员目前有10位,基金经理近期也将增加到6位。只要投研团队人员和水平能跟上,又能磨合好,并且能准确判断市场,业绩就一定能做好。”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