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会代表委员对基金认知度偏低 投资谨慎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4日 05:08  证券时报

两会代表委员对基金认知度偏低投资谨慎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导王旭东:对基金这种投资理财产品了解很少,平时只是听朋友说过,自己基本上不会去主动了解,平时家里的钱都是交给夫人打理。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林达集团董事长李晓林:投资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地产领域,对于股票等领域的投资几乎为零。

  全国政协委员、爱国者总裁冯军:我的钱都投资到公司上了,企业发展起来,我的日子也好过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总裁专务唐大智:基金这玩意我确实是不懂,股票市场是零和游戏,如果我赚钱了,就意味着有人亏钱,我心里不踏实,如果我亏了,自己心里也难受。

  全国政协委员曹玉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早期的证券市场处级以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不允许参与的,曹玉书一开始就没有对基金产生兴趣的机会。另外,工作太忙,也没有时间研究基金。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基金信息披露透明度有待提高。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基本上是来自于各行各业的精英,年龄层次普遍偏大,往往对风险度相对较高的基金抱有远离的态度,他们对基金的认识并不全面。

  不少来自于实业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投资的渠道远远多于其他人群,不少人本身就是公司老总,他们宁可把钱投资于自己十分熟悉的实业,或者古玩、字画、集邮、奇石等领域。

  证券时报记者 陈楚

  一年一度的“两会”即将结束,对于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这一特殊群体来说,他们对于基金到底有着怎样的印象?了解程度如何?购买过基金吗?带着这些疑问,证券时报记者在“两会”召开期间,采访了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从采访调查的结果来看,作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基金整体上并未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购买基金的代表和委员更是少之又少。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熟悉的不做”成为代表和委员们共同的观念。

  代表委员对基金不“感冒”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让记者感到颇为吃惊的是,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基金了解很少,并不“感冒”,很少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记者表示购买过基金。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24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表示对基金有兴趣或者了解的仅有2位,而表示对基金根本不了解的高达13位,表示对基金“朦朦胧胧”有点了解的有9位。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导王旭东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对基金这种投资理财产品了解很少,平时只是听朋友说过,自己基本上不会去主动了解,平时家里的钱都是交给夫人打理,“我自己没有投资过基金、股票这些东西。”当记者问及是否做过基金投资时,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河南台兴房产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超斌一个劲地摇头,表示因为不懂基金,所以从未投资过。与王超斌一样,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林达集团董事长李晓林也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投资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地产领域,对于股票等领域的投资几乎为零。全国政协委员、爱国者总裁冯军干脆表示:“我的钱都投资到公司上了,企业发展起来,我的日子也好过了!”言下之意,对基金投资这一领域从未涉及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总裁专务唐大智谈起基金投资也是一脸茫然:“基金这玩意我确实是不懂,股票市场是零和游戏,如果我赚钱了,就意味着有人亏钱,我心里不踏实,如果我亏了,自己心里也难受。”唐大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她自己从未买过基金,平时的工资收入主要是存在银行。在她看来,钱够用就行了,对于社会上热议的如何让自己的财产性收入保值增值,唐大智显得并不是很热心。

  全国人大代表、洋河股份副董事长赵凤琦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只是持有一部分公司的股份,从来没有购买过基金。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原副主任、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会长曹玉书是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学,但对于证券投资基金,曹玉书也表示从未投资过,主要原因是“不熟悉”,“不熟的不做”,这是曹玉书的原则。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毛蕴诗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对基金并不是很了解,也从未投资过基金。不过,结合自己多年的学术生涯,毛蕴诗觉得基金作为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应该更加注重长期发展,不能一味追求短期效益和波段操作。基金经理业绩好了,在行业内名气大了就投奔私募,毛蕴诗认为应该从体制上加以规范,基金经理人员变动过于频繁不利于保护持有人的利益。对于公募基金投资的“双十”规定,毛蕴诗并不了解,也不太清楚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投资的区别。

  毛蕴诗认为,基金应该发挥其专业投资者的优势,促进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业绩低下的上市公司不应该长期在股市存在。基金有义务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更好地发挥股市资源配置的功能,让资源更好地向优质公司集中。同时,要提高基金的投资能力,基金经理作为专业的投资者,可以披露更多的信息给持有人,比如借鉴国外的经验,专门披露业绩低下的上市公司,让证券市场的普通投资者能更好地识别哪些公司是好的,哪些公司是业绩差的。

  全国政协委员、京剧艺术家孙萍有着长期的基金投资经历,她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目前基金投资占她个人资产的4%左右。

  不熟不做 不买基金的主因

  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于从未购买基金的原因,首先提到的是“不熟悉的不做”。全国政协委员王超斌、李晓林,全国人大代表赵凤琦均表示,平时基本上很少主动去了解基金,手上的钱基本投资于自己熟悉的房地产等领域。

  全国政协委员曹玉书也持有同样的理由,不过,很早就是处级以上干部的曹玉书表示,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早期的证券市场处级以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不允许参与的,因此,曹玉书一开始就没有对基金产生兴趣的机会,即使后来政策放开了,在2006年、2007年A股市场处于历史高点,基金赚钱神话风靡一时的时候,曹玉书也没有投资过基金。除了“不熟悉的不做”以外,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研究基金也是曹玉书从未投资基金的一大原因。

  在谈到当前基金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时,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主要是“信息透明度还有待提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全国人大代表就表示,之所以从未投资过基金,主要是因为基金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仍然是“朦朦胧胧”,感觉透明度不高,害怕因为基金经理做“老鼠仓”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全国政协委员王旭东则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作为一名高校教授,尽管工资收入不能算低,但在高房价的压力下,根本没有什么闲钱去做投资理财。去年王旭东在南京买了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每平方米两万元左右,买房几乎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也就没有什么闲钱来进行基金投资了,何况自己对基金也并不了解。

  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在和记者闲聊时,道出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基金不大“感冒”的主要原因。在这位全国人大代表看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基本上是来自于各行各业的精英,年龄层次普遍偏大。在年轻时,中国的证券市场还未出现,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对基金产生兴趣和购买基金的机会,而年龄大的人普遍对风险度相对较高的基金抱有“远离”的态度,加上基金行业内“老鼠仓”等负面新闻时有发生,他们对基金的印象并不好。从经济收入上来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高于一般老百姓,过往房价的飙涨,让他们宁可选择投资房产,也不会去购买基金,毕竟投资房产的收益过去几年要远远高于投资基金。

  而且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来自于房地产等实业界,不少人本身就是公司老总,他们宁可把钱投资于自己十分熟悉的实业,或者古玩、字画、集邮、奇石等领域。对于这些社会高收入人群来说,他们投资的渠道远远多于其他人群,投资于他们非常熟悉的实业,比如房地产、煤炭等,收益不仅高,而且在前几年风险也低。此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资金量要大于一般持有人,与其购买公募基金这种面向非特定投资者的理财产品,还不如购买服务更为精准和细分化的私募基金以及银行、信托等发行的高端理财产品。

  一位来自于内蒙古的全国人大代表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经过多年的打拼,他已经拥有多家公司和不菲的个人资产,之所以不购买基金,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不缺钱”,没有投资基金的冲动,如果投资基金的资金量不多的话,即使基金净值涨了,赚的这点钱对他来说也算不了什么,如果投资基金的资金量大的话,除了会影响实业投资外,还可能被外界知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除此之外,有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还表示,与其购买基金让基金经理给自己理财,还不如自己购买股票“来得快捷和刺激”,何况很多基金经理都是“毛头小伙子”,在社会上打拼多年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也很难对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产生信任感。

  全国政协委员孙萍之所以长期投资基金,与她在欧洲的生活经历有关。在孙萍看来,基金应当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工具之一,而不应该抱有暴富的心态。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