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非阳光私募报价出手阔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4日 02:5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虽然频频遭遇基金公司冷遇,但今年以来已实施的上市公司增发方案纷纷顺利完成,其背后是非阳光私募的异军突起。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统计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增发结果时发现,以合伙制或有限合伙制方式成立的投资公司,在再融资市场出手十分阔绰。在基金公司不愿意报价或者以低报价现身的增发中,这些投资公司却大胆报出高价,有些甚至比最终增发价高出10%以上。这类非阳光私募的“一掷千金”,不仅让他们将大量的增发筹码收入囊中,也令增发价格居高不下。

  这种现象让很多基金经理颇感困惑。在他们看来,依照价值投资理念,对上市公司的增发价格应当有一个合理的估值体系,但这些非阳光私募的行为显然脱离了他们的理解范畴。

  而令他们咂舌的是,这些非阳光私募实在有点“财大气粗”,不仅报价高,申购的数量也很多,动辄便是上亿资金的投入,并且可以多线作战。在今年完成的再融资中,如博弘数君、天津证大金牛等知名的私募已在多家增发中斩获颇丰。

  “我们只能这样理解:对于上市公司再融资,他们的价值判断体系与我们不同,他们的运作模式也与我们不同。所以,当我们认为需要谨慎的时候,他们依然可以主动出击。”某基金经理评价非阳光私募在再融资市场的勇猛表现时表示。“事实上,他们在再融资的运作上远比我们要灵活,无论是与上市公司的沟通,还是在二级市场的操作,他们的伸展余地都很大,这或许也是他们敢于大手笔接盘再融资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非阳光私募在再融资市场的风生水起,正给基金业造成更大的压力。这不仅体现在再融资市场利益分配上,基金公司有渐成弱者之势,而且在与上市公司的感情联络中,基金经理也渐渐失去主动权。也无怪乎一位基金经理感叹,当“狼”群蜂拥而至时,“羊”群的生活法则或许应该有所改变了。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