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赵笛
富国基金管理公司自己重仓持有美菱电器 (000521,收盘价12.64元),并且在去年底的二级市场上两天增持72.74万股。
3月8日,当美菱电器公布2010年年报后,有读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报料,在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发现了上述奇怪现象。众所周知,基金管理公司本身并不具备投资股票的资格,在二级市场上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更是闻所未闻。那么,富国基金管理公司为何会成为美菱电器年报的第三大股东呢?
富国基金公司成三股东
3月8日,美菱电器公布了2010年年报。有读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报料,他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基金管理公司竟然开始买股票了。
根据该读者的指引,记者发现,富国基金管理公司在年报中共持有美菱电器2072.74万股,其中限售股2000万股,无限售股72.74万股,位居第三大股东。
对于这个现象,记者深感困惑,难道基金公司也有自营盘?随后,记者向证券行业人士多方打听,大家对此均表示“不清楚”,不过都认为,基金公司本身并不能投资股票,其参与市场只能借道旗下的各只产品,即认购、申购自己的基金产品。然而,美菱电器的年报又明确显示富国基金管理公司重仓持有该股,这又怎么解释?
“会不会是基金公司的产品买了股票,被错写成基金公司的名字?”上海某券商人士表示。他指出,不少基金公司在认购增发股、申购新股时,都会以基金公司的名义参与,或许是某家基金公司“代”旗下产品打包认购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2010年年底美菱电器曾实施了一次非公开发行。根据公告,富国基金管理公司代旗下基金认购了2000万股,并列美菱电器八名增发对象的第二位。
随后,记者在富国基金公司的网站上发现,2011年1月14日 《富国基金:关于旗下基金投资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告》显示,富国基金旗下的10只产品认购了美菱电器非公开发行的股票,这些产品的认购总数加起来正好是2000万股。
隐藏增持基金影响投资者判断
那么“打包”认购就能在年报中写成基金管理公司的名字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如果不看富国基金管理公司的公告,投资者根本无法知道到底是哪只富国系基金认购了美菱电器的增发股。
还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公告显示,“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2010年最后两天时间还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了美菱电器。
2010年12月29日美菱电器的公告显示,增发完成后,公司并列第三大股东为正德人寿保险公司和富国基金管理公司,各持有2000万股。而截至2010年12月31日美菱电器的年报,公司第三大股东被富国基金管理公司独享,持股数为2072.74万股,其中限售股2000万股,无限售股72.74万股。这表明在去年12月30日、31日两天时间,“富国基金管理公司”在二级市场增持了72.74万股。
显然,如果这里的“富国基金管理公司”并不代表基金公司本身,而是代表基金公司产品的“集合”,那么到底是哪只富国基金产品在去年底对美菱电器进行了增持,外界根本无法知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这些疑问剥夺了投资者、基金持有人的知情权,甚至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
董秘:两种披露都可以
针对美菱电器股东名单惊现富国基金管理公司一事,昨日(3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以下简称NBD)采访了美菱电器董秘李霞。
NBD:年报中显示有“富国基金管理公司”,这是怎么一回事?
李霞:其实是富国基金下面的产品,富国基金公司的产品认购了公司很多增发股。
NBD:一般这种认购增发股,是公布基金公司的名字,还是公布其产品的名字?
李霞:公布产品(的名字)吧。
NBD:那为什么年报中公布的是“富国基金管理公司”?
李霞:富国基金是(富国系基金产品的)实际控制人嘛,它买了公司很多股票。如果分开算的话,它(各产品)就可能排到后面去了,不是前十大股东。实质重于形式吧,它加起来就是那么多股。
(记者发现,美菱电器年报第十大股东是900万股,富国系单只基金认购的最大股数为500万股,若分开统计,富国系基金的确无法现身年报前十大股东)
NBD:从信披要求的角度,两种写法都可以吗?
李霞:我觉得都行吧。我们主要是想给投资者呈现真实的情况。分开写,(在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根本就看不到富国基金的产品是公司的股东。
NBD:那就是说,公司在从中登公司拿到股东名单后,把富国系基金的持股数进行了加总?
李霞:对,是加总起来了。
NBD:但这样也存在一个问题,富国基金在12月30号、31号增持的72.74万股,就根本无法体现究竟是哪只富国基金在增持?
李霞:恩,是有这个问题。不过,即便按照单个产品来排,增持的72.74万股也不会对前十大股东的排名产生影响,这是看不出来的,你根本都不知道还有增持。当然,你的这个建议也非常好,以后我们会在股东名单表下单独做个说明,一方面继续给投资者反映实际信息,另一方面也写清楚它是由哪些基金产品构成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