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吴伟志:2011年是春播年份 长期看好大消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5日 13:29  私募排排网

  吴伟志认为,影响2011年走势的主要是通胀和调控,通胀已经到了中后段,紧缩政策也到了比较紧张的阶段。2011年是开始准备春播的年份,是熊市的末段,估值进入合理阶段。长期关注的是消费品、商业零售、医药,地产行业进入“冰冻期”,但地产板块或会见底反弹,会有跌出来的机会。在劳动力成本上升、货币和油价等推动下,通胀无可避免,但CPI会处于可控状态。

  私募排排网 陈伙铸

  通胀和调控左右2011年市场

  私募排排网:您认为影响A股目前走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吴伟志:影响2011年走势的主要是通胀和调控。这次通胀是全球性的通胀,先在新兴经济体启动,如越南、印度、韩国的通胀非常厉害。在全球通胀的背景下,中国从2009年四季度第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开始,一直都在逐步收紧流动性,到目前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9.5%,严厉可谓前所未有。但发达国家的通胀刚起来,这几天国际油价一上涨,股市就下跌,这就是和通胀预期相关。

  这几年美国经济一直都不好,但股市的表现非常好,而中国经济景气,但指数却震荡向下,最核心的因素就在于两国的流动性政策不同,美国利率一直处于历史最低位,量化宽松后还一直购买国债,货币政策不但没有收缩,反而一直处于宽松状态,从这个角度看,真正流动性泛滥的是美国,流动性推动美股上涨。

  中国过去由于出口价格便宜,一直在输出通缩,但未来几年,中国会是输出通胀的主要国家,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发达国家的通胀一定会起来,货币宽松政策一定会发生改变。只要美联储开始加息,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中性,美股就会改变目前上升的态势。

  中国从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收缩流动性以来,股市从3478点跌到2319点,再到目前2900点附近,期间虽然有波动,但总体重心下移,这样的股市表现是和货币政策相对应的。

  我们目前所指的通胀主要是强调消费品价格、CPI,其实真正等到消费品价格起来后,通胀已经到了中后段。我们可以看到,在货币政策宽松的前提下,先起来的是资产价格,最后一轮上涨的是消费品。

  我们认为,通胀已经到了中后段,紧缩政策也到了比较紧张的阶段,股票作为资本市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定脱离不了这个因素的影响。

  私募排排网:周二股市出现了比较大的跌幅,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吴伟志:影响市场短期波动的因素太多,比如从2670点附近上涨到2900点,获利盘的出局,海外原油上涨股市下跌,中东北非动乱等,短期的因素比较难判断,投资关键在于大方向、估值区间的判断。

  熊市末段 2011年是春播年份

  私募排排网:您对2011年的行情如何判断?

  吴伟志: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看,而不单单看2011年的行情。以年的角度看,从2007年末开始进入了熊市阶段,2008年是大熊市,2009年大反弹,2010年震荡中重心向下,熊市已经走了3年。我们判断,2011年是熊市的后段,我们不敢判定熊市会否在2011年结束,但靠近熊市的末段。从我国熊市的历史看,熊市的时间不会超过4年,从时间的角度看,熊市接近尾声。

  从估值的角度看,2008年开始下跌时,静态市盈率是60倍,目前估值15倍左右,经过3年的熊市,泡沫已经被充分挤掉。我们统计过,在非全流通年代,我国的市盈率位于15—60倍之间,下限15倍,上限60倍。而全流通后,市盈率介于10—30倍之间,中轴是20倍,重心下移。目前15倍市盈率处于低估值的上限,平衡区的下限,如果再向下跌,就进入一个非常好的播种时期。从15倍跌到10倍的可能性也存在,但可能性不大,跌幅也只有20-30%,如果跌到10倍以下,时间肯定不长。

  总体判断,2011年是开始准备春播的年份,是熊市的末段,估值处于合理阶段。

  长期关注消费 地产或会见底反弹

  私募排排网:您主要看好哪些板块的投资机会?

  吴伟志:我们长期关注的是消费品、商业零售、医药。我们的投资风格主要是成长型投资,喜欢寻找成长空间巨大、不容易看到天花板、行业有比较高的门槛、公司有核心竞争力、在长期通胀中具有定价权、能够受益于通胀的公司,消费、医药、商业零售等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同时,这些板块的估值已经进入合理区间,不算贵。

  讨论地产行业要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一是从房地产行业经营的角度看,二是从房地产板块股价的表现看。2010年,从房地产行业的景气度、企业经营的效益看,房地产行业的表现非常好,很多公司销售和经营业绩都创了历史新高。但几乎所有的地产公司去年股价表现却不好,是一个喇叭形的表现。业绩向上,股价向下。

  从国家目前的调控政策看,限购政策的严厉可谓史无前例,从各地反映回来的数据看,房地产行业会进入“冰冻期”。我们见到,在房地产公司的业绩好时,股价是下跌的,那什么情况下,房地产板块会上涨呢?倒推一下,会不会在景气度不好的时候,股价反而会有更好的表现呢?

  我们的判断是: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已经见底,房地产行业会有一个比较困难的阶段,但也许在房地产行业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房地产板块见底反弹的时候。

  从估值看,地产也处于低位阶段,2011年,我们会关注地产板块的机会。

  房地产板块会有跌出来的机会

  私募排排网:您比较看好地产板块的表现?

  吴伟志:股市会提前反应行业的情况,2010年房地产板块的表现不好就提前反应了房地产行业今年的困难。两三年内,房地产行业会经历一个比较困难的阶段,但它会有一次机会,主要是跌出来的机会。

  长期来看,房地产行业恢复常态后,还是一个可以赚钱的行业,这个行业不会死掉,虽然政府在保障房等低端房子有大量投入和供应,但大部分中高端住房需求还是靠市场去解决,富人不可能去住60、70平方的房子。

  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可能是我国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榜样,好的房子会非常贵,如好地段、好户型、好管理、好品质;而政府保障的房子会比较便宜。

  资产配置需求是推高房价根本动力

  私募排排网:您认为推高我国房价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吴伟志:买房的需求很多,有自住、改善住房、投机等,买涨不买跌习惯是所有群体性活动的共性,一旦资产品或某一领域形成价格上涨的趋势后,一定时期内价格就很难下来,这些有不同目的的购买者共同推高了房价。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我认为是资产配置的需求。人再有钱也只能住一套房,但如果你有一个亿,你就可以拿5000万进行投资,把货币房产化。大家都知道,拿着现金跑不过通胀,买股票需要专业知识,但房地产投资过去几年却有很实在的赚钱效应,所以,资产配置的需求在过去推高房价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次调控,把投机需求抑制住了,这药下得很准,限购令出来后,很多不符合条件的人连看房的欲望都没有了,需求在急速下降。

  一线城市房价一定会下跌

  私募排排网:经过多次严厉调控后,您认为房价会下跌吗?

  吴伟志:房价会下跌,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房价一定会下跌。但下跌的幅度可能不会太大,因为房地产和股市不一样,它的流动性比较差,尤其是一些资产配置型购房的人,在资金面不紧绷的情况下,资金链不会断掉,也就没有急于卖房的需要。

  按香港房地产的经验看,房价下跌20-30%的幅度就已经非常大。当然,这里说的是总体情况,不排除部分楼盘的泡沫特别高,下跌的幅度会比较大;也不排除部分急于套现的,出现砍仓盘。在任何国家,如果房价下跌超过20%--30%,会引起很大的问题,因为按揭首付就两三成,如果下跌30%,多数购房者就会变成负资产了。

  房地产进入“冰冻期” 限购和考核击中要害

  私募排排网:房地产牵涉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如果地方政府还是依靠土地出让金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经济被房地产绑架的话,那您认为房地产价格会如何变化呢?

  吴伟志:地产价格如果持续下跌,整个商品房市场进入“冰冻期”,一定会引起大问题。今天看到一组数据:海南60%财政收入来自房地产,北京类似,而每年的财政支出是刚性的,预算可能还会增长,如果财政收入被减去一大块,可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从长期看,需要恢复土地出让市场给地方财政保持相应稳定贡献的常态,所以说房地产行业不会死掉。

  但从一两年的角度看,这次调控政策已经上升到政治的层面,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实行问责制,要求把房价调控目标明确、公示,公示后就伴随考核,一涉及到考核,政府的执行力就很强。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现阶段会把房地产调控放在第一位,如果财政出现问题了,到时再寻找解决办法,可能调控政策会出现松绑。所以短期内,房地产行业会持续一段比较困难的时期。

  从目前出台的政策看,调控的力度已经非常强,不需求再出其他政策,也不可能会有更加严厉的政策出台,限购击中了需求的要害,用李稻葵的话说“限购相当局部的资本管制”。但这也会产生新的问题,钱进不了房地产,也需要投资出口。也许股市会是一个选择。

  房价上涨反而带动消费上涨

  私募排排网:资金需要出口,在房地产市场受控的情况下,资金流入其他领域,会否进一步推高通胀水平?

  吴伟志:有人说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会减少消费,有人说会增加消费。

  从减少消费的角度看,买房花掉了大部分的积蓄,消费其他商品的钱相应就减少了,也似乎很合逻辑。

  增加消费的理由是,作为居民个人财富的主要存在形式,无非是房子、股票和存银行。如果房价上涨,财富效应非常明显,如两套房子原来值400万,两年后值1000万,从个人消费能力来看,消费能力就是按1000万算,消费的能力就更高。从这个角度看,房价上涨形成的财富效应,是会一定阶段带动消费的,而这一种力量会更强。

  美国之前一直处于通缩状态,主要是由于房价下跌后,居民的财富效应消失,消费能力也随之下降。我们国家这几年经济很景气,房价上涨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支撑因素股票总市值,地产总市值、加上银行的存款,可以简单看成是社会财富的总量,对消费的影响很大,如果股市下跌、房地产市场下跌,经济肯定会受影响,经济可能会进入一个“负循环”,对消费也会产生影响。

  劳动力成本上升 通胀无可避免

  私募排排网:您如何看2011年我国的通胀情况?

  吴伟志:在这个阶段出现通胀是不可避免的,它不仅仅是货币现象。中国目前面临最严重的问题是大量资产品价格上涨后,生产要素价格随之提升,这是推动我国通胀上涨的最主要因素。

  从过去若干年的数据看,劳动者工资占GDP的比重是下降的,,所以工资需要补涨,社会才能和谐。低端劳动力工资成本的上涨对通胀的推动影响很大,因为低端劳动力来自于农村,农民工有两种选择,一是打工,一是在家种田,如果出外打工的农民工收入月增长50%,种田农民工的收入就一定要相应的提升,如果粮食价格不涨,收入就无法得到提高。所以,低端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会在未来几年长期影响我国CPI,除非政府通过补贴把通胀从显性变为隐性,否则物价的上涨是不可抗拒的。

  同时,油价的上涨推动了化肥、农药、种子价格的上涨,粮食价格就一定需要相应的上涨,这是合理的的现象。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通胀的根本原因,货币推动是主要因素之一。

  通胀可控 超过5%可能性小

  私募排排网:您认为2011年我国通胀会处于什么水平?

  吴伟志:如果从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看,对通胀不必有太多的担心,因为中国政府很清楚CPI的构成,用CPI来衡量通胀水平的话,通胀会处于可控的范围内。

  通胀的水平要看政府的愿意,因为政府有很多的手段可以控制通胀,如补贴,直接补贴、间接补贴、变相补贴都能对物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前段时间,蔬菜价格上涨后,政府采取了措施后,蔬菜的价格迅速下降,这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如政府拿出钱来补贴、增加城市周边蔬菜的种植面积、高速公路对农产运输减免运费、农贸市场减低摊位出租价格、实现农超对接等,这些对物价的影响都非常大。

  物价水平会处于可控的状态,除非出现国际油价恶性上涨,国内出现极端的气候异常导致农产品失收,不然通胀无需过于担心,因为政府调控物价的能力非常强,个人认为CPI不太可能超过5%。

  油价长期趋势上涨是大概率事件

  私募排排网:这几天中东动乱导致油价出现暴涨,您认为对通胀会起怎样的影响?

  吴伟志:这次油价的上涨确实受到了中东动乱的影响,受情绪的推动。

  从供应角度看,要大量增加石油的供给非常困难,从需求的角度看,我国去年销售1600万量汽车,今年估计会相当,每辆汽车都需要喝油,其他经济体的需求也在增长。从供求关系看,石油长期处于上涨趋势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石油价格出现和CPI相近的涨幅,问题不大,但如果出现供应缺口,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短期影响很大。但长期的来看也能够接受,因为整个经济体有很好的自我平衡能力。当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发达国家会开始收缩,收缩后,需求下降,价格也会下来。

  总体而言,波动在所难免,在会处于合理的范围内。

  再融资仅是短期影响

  私募排排网: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再融资1200多亿,尚有3300亿元再融资计划待实施,您如何看再融资对市场的影响?

  吴伟志:再融资对市场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股市一个基本的功能就是为上市公司融资,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支持,这是合理的、良性的、必须的。

  对市场会有短期的影响,毕竟是从市场抽血,需要看市场的增量资金是否能够弥补,但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容量比较大,承受能力比较强,会有影响,但应该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中的一个,不会造成重大的实质性的影响。

  流动性需看增量资金数量

  私募排排网:今年IPO家数会超过400家,在信贷收紧的情况下,您认为我国今年的流动性会如何呢?

  吴伟志:如果2011年市场没有出现明显的赚钱效应,增量资金会有限。如果没有明显的增量资金进入,IPO和再融资的数量过大的话,会造成市场的失血,关键在于具体的数量如何。

  这几年我国股市震荡向下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增量资金不明显,包括公募基金的规模保持在3万亿左右,份数甚至略有下降,也符合我们的判断,整个市场的资金平衡,甚至是弱平衡,流出的资金还偏多一些。

  它会影响股市的表现,但会是一个可控、可承受的状态。

  政策叠加效应可能会导致经济下滑

  私募排排网:周二政治局第一次预警经济:要防止经济出现大波动。您认为2011年我国的经济面会如何呢?

  吴伟志:经济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主要是由于政策叠加效应。地产经济的影响很大,产业链很长,拉动经济作用比较大,新闻报道说北京的房地产中介公司一天就关掉了50家分店,地产进入“冰冻期”是毫无疑问的,这个效应会逐渐体现出来,相关的建材、装修、家电等行业景气度也会下降。

  今年,央行收紧银根会影响投资,包括企业投资、财政项目;第二,进出口目前看来还影响不大;第三,消费,内需的情况还不错。从这三个角度来看,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

  目前政府在经济发展和控制通胀间走平衡,经济发展慢了,加点油,通货膨胀厉害了,踩一下刹车,从过去几年看,中国经济这辆车在中国政府的驾驶下,还是比较平稳的。

  顺差减少有利于缓和通胀和升值压力

  私募排排网:2011年1月进出口快速增长,但顺差同比下降,人民币近期大幅升值,您认为会对进出口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吴伟志:今年的政策导向是加大进口,主要的原因在于:第一,加大进口增加供应,可以缓和通胀;第二,加大进口后,减少贸易顺差,有利于环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目前阶段采取这种措施在正确的,顺差的减少,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政府的主观导向。

  这是一个聪明的做法,如果始终保持高顺差的状态,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同时,我们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在国内商品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多买些商品回来,有利于供求关系的良性发展。

  对出口没有深入的研究,但从一些做实业朋友处了解到,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提升后,对出口企业的压力比较大。过去对国外商家提价,对方会接受,现在一提价,对方就不下单。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出口企业转移生产要素上涨带来的压力比较大,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但不会骤变,会是一个缓慢累加的过程。

  产业升级会水到渠成

  私募排排网:您认为人民币升值和民工荒,会倒逼我国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吗/

  吴伟志:产业升级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外贸企业一般是成本加合理利润定价,然后才考虑汇率因素。国内的通胀肯定会推高出口产品的价格,如果认为产品价格提高就是产业升级的话,人民币升值和民工荒会倒逼我国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因为中国出口低价商品,输出通缩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未来中国会是输出通胀的重要经济体。

  通胀到中后段 货币政策亦到中后段

  私募排排网:春节后央行再度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您如何看我国2011年的货币政策?

  吴伟志:货币政策的所有动作都是围绕着控制通胀变化,我个人认为通胀已经到了中后段,货币政策紧缩也到了中后段。

  或许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些许的上调空间,但毕竟不是开始,已经上调好多次了,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19.5%的历史新高,调控的拳头已经握得非常紧。货币政策还有缩紧的空间,但空间不大,已经到了中后段。

  日本主权债务危机需要进一步观察

  私募排排网:穆迪续标普后,下调日本主权债务评级,将其前景由“稳定”降为“负面”,鉴于日本是比较大的经济体,对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吴伟志:被标普和穆迪降低评级,一定会提升它的融资成本。但日本比较特殊,首先,日本有独立的央行,不像欧盟国家没有独立的货币权,日本有铸币权,可以像美联储一样印钞来解决问题。第二,日本的国债大多是被国人持有。日本的储蓄率比较高,也就意味着国人紧衣节食省钱,用来购买国债,政府来花钱,维持经济的运转。

  对日本的主权债务需要观察,观察其国债的融资成本会否大幅提升。我们知道日本每年的财政支出有一半是用来支付国债利息,每年的财政收入还抵不上国债,财政状况非常糟糕,如果融资成本大幅提高的话,对日本的影响会比较大。

  中国和日本是两个独立的经济体,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目前还看不清具体的影响,需要观察。

  策略适配   尊重趋势

  私募排排网:请介绍一下贵公司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

  吴伟志:我们的投资理念用一句总结就是:与伟大的企业共同成长,策略适配、尊重趋势。

  策略适配是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会有不同的风格适合市场。如果把投资风格分为价值类、成长类和交易类投资,这几年的市场适合交易型的私募,如抓住政策驱动、事件驱动带来的阶段性的主题机会。我们认为在熊市末段牛市初段适合成长类,牛市中段适合价值类,进入熊市后调整过程中,结构性机会市场适合交易型。

  尊重趋势是说好的品种也需要等待好的播种时机,跟企业共同成长。

  我们是成长型投资,希望寻找行业成长空间大的、有核心竞争力的、有定价权的持续成长企业,长期投资,这是我们主要的投资风格。

  分类持股 持股周期各异

  私募排排网:您持股周期一般为多长?

  吴伟志:我们的投资组合中有三类股票,一类是成长型的核心股票,50%以上的资金会投在这部分,持有的时间比较长,好的公司会持有三、四年的时间甚至更长。

  第二类是价值类股票,质地好的大蓝筹股票,可能会阶段性重仓,这类的持股周期不会太长,阶段性的获利了结。

  第三类是交易性的资金,把握市场的热点,但不是主要的配置,持股时间比较短。

  适当仓位管理 卖股四标准

  私募排排网:核心股票会否做波段操作?

  吴伟志:我们认为公司估值过高或者会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时候,会进行仓位管理。

  系统性风险很难用具体的指标来判断,主要是综合的判断,像我们经历过几度的牛熊转化,市场泡沫大或者极端悲观的时候,都会有许多的特征出现,这需要进行综合判断。简单的如大量的投资者涌入市场、市场陷入疯狂、估值进入高估值区间(如全流通时代25倍以上是高估值区间,15倍以下处于低估值区间,15倍以下我们要防的是踏空风险,25倍以上要防系统性风险)。每个公司都会有自己的判断方法,我们也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

  私募排排网:那您卖出股票的标准是什么?

  吴伟志:成长型组合里,首先看估值是否合理,估值合理的话不买,估值过高卖出。

  第二,企业是否接近天花板,企业的增速是否在放缓。

  第三,出现更好的标的。

  第四,出现系统性风险。

  论证会定股票池 执行小组定配置

  私募排排网:贵公司如何做投资决策流程?

  吴伟志:首先在论证会进行股票池讨论,寻找具有确定性的可以成为伟大企业的标的,从几个角度进行判断:首先是行业的成长空间足够大,商业模式是否好;第二,该公司在行业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如管理团队是否优秀、、管理层与投资人的利益是否一致、护城河是否够深等。第三,定价,好的企业需要好的价钱。

  投资决策委员会不管具体个股的买卖,主要是大方向的判断和仓位水平的决定。具体的投资品种由执行小组和基金经理决定,我担任基金经理,执行小组有4位成员,我们一起讨论决定配置的方向和个股。

  三类持仓品种 分类风控

  私募排排网:贵公司如何做风险控制?

  吴伟志:我们非常重视风险控制,公司有一套自己的体系。

  我们把持仓品种分为交易类、价值类和成长类。

  交易类,亏损7.5%,亮黄灯,亏损15%,止损。

  价值类,亏损10%,亮黄灯,亏损20%,亮红灯。

  成长类,亏损10%,亮黄灯,亮红灯有两个条件,一是绝对亏损达到20%,二是相对亏损要跑输市场。如果一家好的公司下跌是由于市场系统性导致,持仓头寸在投资决策委员会决定的持仓范围内,下跌的幅度远小于市场跌幅,不会触发止损,但如果跑输大盘,加上绝对亏损超过20%,止损。

  但对成长类股票而言,卖出后,基金经理在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决定买回。

  总结:吴伟志认为影响2011年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是通胀和调控的博弈,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油价和流动性的推动下,通胀上涨是无可避免的,但CPI应该会处于可控的状态,通胀已经处于中后段,紧缩政策也到了中后段,货币政策继续收紧的空间不大,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不大。

  从历史角度看,吴伟志认为2011年A股处于熊市的中后段,下跌调整的时间和空间已经足够,从估值角度看,市场也处于合理区间,2011年是春播建仓的好时点。

  在板块选择上,吴伟志长期关注大消费、医药、商业零售,并认为虽然房地产行业会进入“冰冻期”,但地产股会有跌出来的机会,或会见底反弹。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