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投资理念不合另起炉灶 阳光私募涌现分家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1日 05:26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张欣然 樊帆/文

  有句老话叫做“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用在私募基金行业里再合适不过了。志趣相投合伙开一家私募公司,而当投资理念不合便另起炉灶,这样的故事在私募基金界不胜枚举。

  近日,理财周报记者获悉,前金中和投资总监邓继军和研究总监彭迅已双双离开,并创建了自己的新公司。邓继军表示:“3月份,新公司的第一只产品即将发行。”

  自立门户考究:都是投资理念惹的祸

  随着阳光私募的快速发展,私募分家和跳槽愈演愈烈。无论是独立单干成立新东方的刘迅,在声望达到顶点诀别新价值的唐雪来,还是从菁英时代辞职自立门户的文婷和苏志坚都引来了圈内的关注,而近期曾经笑傲私募的金中和“三巨头”之一的邓继军出走,都在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早在去年,就有邓继军休假的消息传出,当时业内只是在揣测他是否会离职。但新年初始,在金中和的网站上,原投资总监邓继军和研究总监彭迅的名字就已消失。

  为了寻求事实的真相,理财周报记者特意采访了邓继军本人:“我已经离开了金中和,并在去年11月已成立了一家新私募基金公司。”邓继军本人也坦言该公司唯一合伙人就是彭迅,但是对于辞职的原因,邓继军并未明言。

  “我的离开与金中和业绩下滑无关,而是因为我们彼此在投资理念上有所分歧。”邓继军还表示,虽然他和彭迅都离开了金中和,也创办了自己的新公司,但不想媒体继续报道此事,毕竟大家还是同学、是朋友。“在新公司窗外都能看到金中和,我们离得很近。”

  但当记者就此事问询金中和某知情人士时,他则表示“邓继军的离开是因为个人原因,当然也是因为我们在对公司发展战略的理解不同”。对于邓继军和彭迅成立新公司的事情该知情人士并不知道。

  此外,原菁英时代副董事长文婷携手副总裁苏志坚也离开菁英时代创办了深圳富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当初和苏总一起离开菁英时代,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投资理念与陈总不太一致。”文婷告诉记者。由于文婷和苏志坚的投资理念比较相似,除了遵从价值、追求成长之外,还非常注重对市场趋势及行业趋势的研究,“在追求长期收益的同时,我们也注重短期业绩给客户带来的愉悦感。”因此决定一起辞职自立门户。

  私募分家探秘:业绩变动是主因

  对于大多数基金经理而言,选择阳光私募,除了因为个人的职业生涯和荣誉外,还有就是看中私募行业的巨大利润空间和发展前景。

  私募行业并非凭一己之力就可以进行的,需要多人多资源的配合,因而一家新私募公司的成立必须有几个骨干,他们之间分工不同,而且股份也有别。这类型的私募机构占据着主流。对此,私募第三方机构壹私募网研究中心年初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在纳入统计的207家私募公司中,目前有6成以上的私募公司属于合伙制构架,单一制私募不到3成。

  “生意好做,伙计难搭。”中国这句古创业经再次得到了验证。尤其在业绩靠天吃饭、没有常胜将军的私募界来说,更是如此。

  在私募界,公司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各合伙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业绩好,一切矛盾都会被暂时掩饰,甚至会被化解。但是,当业绩不佳的时候,各种积累已久的矛盾就会如同火山爆发般一起涌现。最终的结果,就是走的走,留的留,骨干团队的散伙。

  然而,在人心浮躁的证券市场,业绩好同样未必会相安无事,业绩好也就意味着投资经理名气大,而名气大了之后,其对话语权和自身发展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唐雪来在名头正盛之时的意外单飞就是一个明证。

  “业绩做差了,分歧自然大,业绩做好了,分歧也不小。这些都是私募分家的根本原因。”上海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私募人士感叹道。

  私募投资之惑:除了业绩还需要全盘考量

  众所周知,选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私募产品的业绩与私募经理息息相关,无论公募还是私募,投资者最不愿意看到的是基金经理或高层的变动,因为这会殃及池鱼,最终也会在业绩上体现出来。

  WIND资讯显示,有过分家历史的私募基金的业绩变动较大,金中和系列、菁英时代系列以及新价值系列,在过去一年中的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近一年排名都没有进入前三分之一,个别产品甚至跌幅巨大,表现与之前迥异。

  与公募基金人数众多、相对透明、合理的组织构架而言,私募产品的选择更具有不确定性。对于阳光私募的大额投资者而言,选择私募基金除了要关注私募经理的过往业绩,更需要全方位衡量一个公司的整体构架。

  “我们在为客户选择私募产品时,除了对不同基金产品之间的横向、纵向对比外,还要对公司的整体情况做出比较。这些都要建立在对私募公司的长期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定期的调研和长期的积累都很重要。”壹私募网研究中心基金研究员康林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分家后的私募也蕴含着一定的投资机会。一般来讲,自立门户后的首个产品的业绩都还不错。”中融信托深圳分部一位多年负责私募发行的信托经理如是说。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