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赵丹阳:阳光下的另类投资人

2011年02月18日 08:58  经济参考报 

赵丹阳:阳光下的另类投资人

C FP 供图

  □记者韦夏怡

  2004年2月20日,当A股处于连续第三年单边下跌的熊市之中时,深国投推出了第一只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产品———深国投-赤子之心,这便拉开了中国阳光私募的帷幕,为中国的私募投资开创了一个时代,同时也成就了其基金经理赵丹阳。

  从2004年投身A股市场预言牛市,到2008年股市最疯狂时清盘旗下所有信托,再到2010年预测A股将在2400点到4000点的空间里调整,赵丹阳的不少看法都得到了验证,他的淡定、特立独行,给中国投资者脑海里留下了神秘的印象。

  自2007年起,被称为“私募教父”的赵丹阳都会发布一封公开的《致投资者的一封信》,而2011版的《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也在近日发布了。

  重投印度市场等待A股时机

  与以往不同的是,2011年的《致投资者的一封信》没有全公开,而是限制了范围,需要客户登陆后才能看见。

  根据媒体透露出的仅有的一些信息介绍,赵丹阳对2010年投资业绩进行了回顾,并让投资者耐心等待投资机会。在信中,赵丹阳指出,全球经济从2011年开始进入滞胀期,低增长、高通[微博]胀为未来几年的主要表现形式。过去几年表现较好的新兴市场都会有一定调整,中国市场也处于这个调整期。2010年中国调整已发展多年的房地产市场,但未来在消费和健康产业上会有很好的机会,从长远来看,这些调整是必要的。当调整到位时,就是重新投资的时机。事实上,在“赤子之心”的网站上已对新兴市场有着积极的态度,“我们深信,新兴市场未来将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最强劲的地区之一。”

  除了耐心等待中国市场时机,赵丹阳表示2011年将重点投资印度市场。他介绍说,公司在投资方向上已作出一些转变,目前投资范围由专注中国成长扩展到全球新兴市场。公司从2009年初,已开始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印度市场,赤子之心新加坡公司还吸收了一些优秀的印度籍研究员。到目前为止,旗下两只基金各持有约30%的印度股票仓位。赵丹阳在信中这样解释投资印度市场的缘由:假设中国1978年的GDP和印度1991年的GDP为100,印度从1991年到2009年这20年的增长趋势和中国非常相似。另外,印度是一个年轻的国家,预计到2015年,印度的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6.5岁。此外,近几年,印度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加大,外商直接投资占GDP的比例已由2005年的0.9%上升到2009年的2.8%。赵丹阳表示私营经济的发展、人口红利、外资的流入和政府投资的加大,将形成巨大合力,推动印度经济增长。公司已完成对印度的调研分析,并选定了投资目标公司静待好的价格。

  事实上,去年赤子之心基金的表现并不理想。据悉,赤子之心价值投资基金全年回报0.5%,赤子之心自然选择基金全年回报-8%。对此,赵丹阳表示了歉意并做了相关解释。根据赤子之心自然选择基金月报显示,从去年11月至12月,该基金持有的印度股票不断提高,从占资产配置19.25%上升到30.15%,其余资产为“现金及其他”。在配置的股份中,45%为化妆品和个人护理行业,32.92%为医疗保健行业,此外还有部分分布在食品、家居用品和药业行业。

  去年“五一”节假日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就开始有传言称赵丹阳将回归A股,不过截至目前,人们尚未见其身影。而从其2011年押宝印度市场以及对中国市场判断的只言片语中,或许“时间玫瑰”即将绽放。

  坦诚清盘活下来是永远第一位

  “我们永远是宁可错失不要冒进,在每次投资上活下来是永远第一位的。”据说,这是赵丹阳曾经在很多场合讲过的话,在“赤子之心”网站的投资哲学一栏也表示,“‘活下来’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赤子之心投资哲学的核心部分。基金的优势是体现在持续控制风险的能力上,风险的量化程度是衡量基金经理专业化程度的标志”。

  而赵丹阳2008年的清盘事件就是这种“生存的艺术”的很好映证。清盘,保护了自己,也给了投资人新的空间。

  作为清盘离场的第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赵丹阳经历了2007年过早看空行情、进而踏空行情,到清盘离场的“极端”行为,这在当年掀起了轩然大波。2008年1月2日临近17∶30,阳光私募赤子之心官方网站接连贴出5份公告表示,旗下5只信托基金将在15日全部清盘。在5只信托基金的终止清算公告中,赵丹阳坦承,“就信托2007年的业绩表现,向投资者深表歉意。经慎重考虑,决定向信托公司提出申请终止信托计划,并将资金返还给各位委托人,以利于委托人把握其他投资机会。”这样的坦诚,在目前的基金行业中仍是十分少见。不论业绩如何,相比于那些看空做多的基金经理们,赵丹阳的诚信令不少人钦佩。对于清盘的理由,赵丹阳坦言“至今日,H股和A股都已越过我们所理解的范围,我们在H股10000点、A股3500点实现了我们的收益。回头看,我们过早地出局。今天,就我们的投资能力,已找不到既符合我们投资标准又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投资标的。”有评论人士曾说,在商品市场、证券市场中,忽悠人的事情太多,作为一个拿着投资人的钱去进行投资的基金经理,能有如此的坦诚,是值得尊敬的。无论是从商从政、文学艺术创作,不管业绩政绩或艺术水平有多高,人格、人品都是第一位的。

  不仅像巴菲特在上世纪60年代末因市场整体估值已经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极限而清盘过自己的私募基金,在投资的理念上,赵丹阳也秉承了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在其网站上就有着这样的描述“优秀的企业像钻石一样稀有,赤子之心的投资哲学是寻找能够长期生存的优秀企业。从长期衡量,企业的股价一定会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我们所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即寻找那些在未来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内能够存活下来,并且有比较高的成功确定性的企业。”相对于分散投资,赵丹阳更倾向于集中投资优秀的企业,直至企业的股价透支它未来的成长。他认为,这不仅是控制风险的一种方式,更是利用和挖掘企业内在价值的好办法。

  作为巴菲特的追随者,赵丹阳同样花费大量的时间调研上市公司,用怀疑的态度来研究上市公司,比如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真实的营运状况、现金流和资本回报率三大重点来透视纸面上的财务报表等,在判断公司业绩的真假方面,赵丹阳有自己的一套。据熟识他的人介绍,当年在调研银广夏时,由于公司方面不让调研,赵丹阳就转去天津税务局查看银广夏每个月的用电额度。当发现公司每月用电额度仅上百度[微博]之后,就怀疑这是一家骗子公司,于是打道回府;为了决定是否买某只高速公路股票,他还曾亲自到收费站蹲点,数车流量以便观察这家上市公司的真实运营情况……

  历史资料显示,赵丹阳在2004年和2005年的熊市时期最风光,按初始值计算,2004年深国投-赤子之心(中国)集合资金信托年度加权收益率为13.98%,同期上证指数下跌26%;2005年年度加权收益率为23.13%,同期上证指数下跌8.33%,该信托还曾被布隆博格评选为2005年度中国表现最好的基金。

  巴菲特学徒与股神的天价午餐

  每年,巴菲特都要在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的年报中给股东写一封信,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得与失,内容广泛,深入浅出且行文生动诙谐,包涵了他的投资理念,而作为追随者股神投资理念的赵丹阳也很好的传承了这一点,每年,他也会致信其投资者,分享一年间的得与失、展望新年投资方向。

  但凡与“巴菲特”挂钩的人或事总是备受舆论的关注。2009年赵丹阳与巴菲特高达的200多万美元的“午饭时光”不仅让他在投资上有的进展,也让他成为了焦点人物。

  通过与巴菲特3个多小时的交流,“这顿饭解决了我多年以来困惑的问题,我的收获无法用钱衡量”赵丹阳在随后的采访中这样总结,“成功的投资是在正确的时候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且要下重手”。事实上,巴菲特算得上是赵丹阳投资生涯的启蒙,据说,十几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一本名为《沃伦·巴菲特:从100美元到16亿美元》的书彻底地改变了他的个人投资哲学。赵丹阳在当年接受著名财经电视台布隆博格的采访时表示,正是受到巴菲特投资理念的影响,他的公司才得以在过去6年中实现高额累计回报。他2003年开始担任赤子之心中国成长投资基金董事,并负责监督基金管理运作,截至2008年底,“赤子之心中国成长投资基金”(成立于2003年1月)累计回报率达418.88%。赵丹阳还表示以211万美元的天价拍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也算是一种表达感谢的方式。

  据赵丹阳介绍,午餐会谈的话题很广,包括通货膨胀、美元汇率、公司治理结构、教育、慈善等等。在投资方面,赵丹阳认为从巴菲特身上学到最关键的是不需要对什么都懂,只做懂的事。赵丹阳说他所作的投资基本都是长期投资,选择每个具体个股之前,他都会去进行实地考察,因为他相信消费者是最核心的。

  就在人们为花211万美元与股神巴菲特吃一次午餐划不划算大打口水战之际,赵丹阳却凭借所持物美商业的股份在四天内赚回了八倍于午餐费的资金———1680万美元。自24日与巴菲特午餐之日起,物美商业连续四个交易日大涨,累计涨幅近24%。根据港交所披露,截至2009年3月30日,赵丹阳个人共持有物美商业6595.05万股,若以昨日收盘10.18港元计算,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赵丹阳就狂赚近1.3亿港元,不仅收回了巨额餐费本钱,还赚得金钵满盈。赵丹阳带着物美商业的年报赴宴向巴菲特请教,并向巴菲特推荐这只股票。不管股神最终有没有买入,但物美商业的大涨却证明了他“推荐”的成功效应。一位分析师就指出,赵丹阳的大赚得益于对物美商业的精心造势以及向巴菲特荐股,以211万美元的高价拍得与巴菲特吃午餐的机会,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有噱头,于是和天价午餐相关的一切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延伸阅读

  楚格的秘密

  □孙扬

  楚格,一座人口约为2.5万的瑞士小城,坐落于楚格湖东北岸。站在城中可以远眺阿尔卑斯山脉楚格峰的千年积雪。

  这个看似与世无争、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小城,吸引全世界上万家企业来此入驻,其中不乏能源巨头和商业大亨。

  楚格究竟有何魅力,让世界巨贾情有独钟?

  “乡下小镇”

  2005年隆冬时节,欧洲政客们同往年一样,为解决居民和企业供暖事宜而愁云满布。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抓住这一机遇,与欧洲各公共事业公司签署合约,修建一条长1200公里的天然气运输管道。这条管道始于西伯利亚的荒蛮之地,途经波罗的海,直达德国海岸线,将于2012年投入使用,每年向西欧国家输送大约550亿立方米天然气。

  输气管道项目投资共计74亿美元,高层管理者包括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但是,这项高投资、大手笔的能源项目并未把办事处设立在诸如莫斯科、柏林这样的大都市。

  为该项目成立的北欧天然气管道公司悄无声息地将总部设立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瑞士小城———楚格。

  楚格是瑞士最小的州———楚格州的首府,面积为21.7平方公里,仅有一条商业街,最著名的特产是一种樱桃酒蛋糕。即便当地汽车专卖店里陈列着价值63万美元的法拉利[微博]跑车,这里依旧很容易被人当作一座闭塞的小镇。总部设在楚格的泰比里厄斯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克里斯托弗·艾布尔说:“这是一座瑞士乡下小镇……这里没什么大事发生。”

  波涛暗涌

  如果可以忽略在楚格完成的“隐秘”交易,那么这里的确“没什么大事发生”。

  一笔笔大宗贸易在这座看似波澜不惊的小城中完成。城内低矮的钢筋玻璃建筑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正在签署各项合同,交易着地球上最重要的货品,包括铁矿石、谷物、铜、钴、钽、天然气、黄金、钻石和铝。

  人们可以在伦敦、香港和纽约看到摩天大厦,领略大都市的浮华,但若不是那些在楚格开展的商品交易,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若没有在这个欧洲中部小城交易的矿石原料,汽车和人们桌上的小工具将无法开动。

  楚格州仅有11.5万人,却已有超过2.9万家企业在此登记落户,且每年都有超过1000家企业入驻。

  2008年,世界最大的海上钻井承包商———越洋钻探公司将总部从美国休斯顿迁到楚格。谈及公司总部迁移,高层管理人员鲍勃·朗2009年10月在一份声明中说:“瑞士有稳定而现代的税收制度,将总部迁至楚格有助于公司保持国际竞争力。”2010年4月,这家公司在墨西哥湾所有的一处海上钻井平台爆炸,造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

  楚格州税务所主任吉多·尤德认为,瑞士的政治中立性和金融稳定性吸引世界知名大企业,仅2008年一年就有超过1200家企业在楚格落户,“我们不期许入驻企业数量激增,但在过去数十年间,数量持续而平稳增长”。

  避税天堂?

  在楚格落户的企业包括嘉能可公司。这家企业继承“商界传奇”马克·里奇一手打造的商业帝国,是当今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

  里奇被美国司法部指控诈骗、在1979年人质危机中与伊朗交易、逃税4800万美元等一系列罪名后,1983年逃离美国,来到楚格,因为在这里投资经商保密性高且税率低。2001年1月,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在卸任前几小时内签署特赦令,赦免里奇,引发争议。

  对楚格人而言,里奇更像一个英雄,而非恶棍。因为里奇的到来,才开始让这座小城名声在外。

  如今,里奇在楚格火车站附近一栋不起眼的建筑内经营他的商业王国。楚格州议会议员斯特凡·吉斯勒告诉美国《时代》周刊记者:“马克·里奇让外界认识了楚格。他看到我们税收体系能够(为他)带来巨大利润,是他引领了潮流。”

  楚格州曾是瑞士最穷的州,以农牧业为主要收入,原先仅有两家工厂和一些小型农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州大幅削减税收,吸引本国和外国企业来此投资,从而改变贫穷局面。

  瑞士法律规定,各州有权自行制定税率。毕马威会计事务所介绍,目前全球各国企业所得税税率平均为25.7%,而楚格州企业所得税税率约为16%。如果在楚格注册的企业主要业务在瑞士以外,企业所得税税率可降至9.5%。

  美国贝克和麦肯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丁·费雷说:“我们发现一个趋势,一些跨国企业纷纷将总部搬迁到瑞士。或许只是因为那里税率低,但也不排除安全因素。”

  “邮箱总部”

  楚格州经济与劳动办公室主任哈恩德·奈德哈特说:“许多金融交易在日内瓦完成。但是商人呢?他们在这里。”

  企业入驻楚格时,负责人通常会在奈德哈特的办公室内受到热情欢迎。奈德哈特的办公室不大,里面堆满各种介绍楚格当地高尔夫课程和国际学校的宣传手册。

  企业注册登记手续简单,大约一星期即可办妥。根据上世纪40年代晚期沿用至今的税收法律,在楚格注册登记的外国企业,只需根据该企业在瑞士境内所获收入缴税。对于那些跨国企业而言,按这种方法缴纳的税费微乎其微。奈德哈特说,瑞士官员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外国企业在他们真正生产商品的地方缴税,而选择在楚格建立总部,是因为这里有高雅的生活方式,地理位置优越———楚格位于欧洲中部,乘火车20分钟便可到达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苏黎世,那里有服务水准和隐秘性极高的瑞士银行。

  不过楚格的生活方式与地理位置对很多落户于此的大企业而言或许并不重要,因为那些企业的所谓总部,就是楚格的邮局大厅内的数千个专用邮箱。

  普华永道苏黎世分部的罗尔夫·沙茨曼说:“很多公司的名字甚至都不会出现在任何门牌上,它们只是在楚格拥有一个邮箱。世界上还有其他地方存在这种情况,楚格只是其中之一。你在迪拜也可照此办理,不过在这里(楚格)更容易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 李光斗: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打破哪些魔咒
  • 王海滨:世界进入经济危机的新阶段
  • 丁志杰:维护美元霸权是美国核心国家利益
  • 陶冬:中国楼市短期看好 中期看淡
  • Kingsley:奥巴马连任是中国经济大利空
  • 朱大鸣:未来十年中国道路走向何方
  • 黄鸣:任志强别把绿建标准主权拱手相让
  • 陈序:奥巴马还需要向外国人证明自己
  • kramer:奥巴马再次当选意味着什么
  • 洪平凡:20国集团的政策方针可能步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