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证券基金1月报告:震荡偏弱中九成私募亏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5日 16:23  新浪财经

  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011年1月报

  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摘要

  1月私募业绩评析

  1月份震荡偏弱市场中私募跑输指数:全月来看,市场仍然延续了去年12月以来的弱势格局,沪深300指数全月下跌1.65%,个股的跌幅远远大于指数,小盘股表现弱于大盘股。近1月中,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4.80%,公募偏股型基金为-5.26%,净值受损均超过指数跌幅。从近3、近6、近12月的表现来看,公、私募基金在各阶段的业绩差距较小,公募偏股型基金略有胜出。

  1月份九成公、私募基金净值亏损:好买对公、私募基金1月份的收益率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公、私募基金近1月亏损,其中负收益的公募偏股型基金占比为97.51%,私募基金占比为91.20%。在为数不多的获得正收益的基金产品中,私募华富励勤1期1月份收益达20.43%。相比之下,新价值系列、尚雅系列、瀚信系列等旗下产品有多只净值下跌超过10%,而国淼一期、金瀛1号、菁英成长1期等跌幅更超过15%。

  1月份私募调研情况:2011年1月,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对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20多家私募基金公司进行了调研,其中包括鼎锋、彤源、聚益、合赢、展博、源乐晟、淡水泉等。

  2011年1月份私募业绩评析

  一、1月份震荡偏弱市场中私募跑输指数

  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不完全统计,至2011年1月31日,运行满3个月的私募基金共569只,产品数目比上月增加了1只。其中,运行满一年的有357只,占到全部私募基金的62.74%;运行满两年的有170只,占到全部私募基金的29.88。

  2011年第一个月A股市场呈现震荡-下跌-上涨的走势,沪深 300指数在月初窄幅震荡,月中受到准备金率上调的影响大幅下跌,下半个月指数在多次考验去年10月8日的跳空缺口后获得支撑,形成一波小的行情。从全月来看,市场仍然延续了去年12月以来的弱势格局,沪深300指数全月下跌1.65%,个股跌幅远远大于指数,小盘股表现弱于大盘股。近1月中,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4.80%,公募偏股型基金为-5.26%,净值受损均超过指数跌幅。

  从近3、近6、近12月的表现来看,公、私募基金在各阶段的业绩差距较小,公募偏股型基金略有胜出。

  公、私募基金各阶段收益比较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私募数据搜集截止至2011年2月14日,部分产品因在统计当日的最新业绩公布未覆盖1月大部分时间,故不纳入统计。公募偏股型基金数据及沪深300数据均截止至2011年1月31日。私募各阶段收益率统计区间尽量匹配自然月度,但不能完全消除私募产品净值公布日期不同的影响,故私募各阶段的平均收益率为粗略统计,与公募及指数的比较仅供参考。

  二、1月份九成公、私募基金净值亏损

  好买对可统计的625只私募基金及362只公募偏股型基金在2011年1月份的收益率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公、私募基金近1月亏损,其中负收益的公募偏股型基金占比为97.51%,私募基金占比为91.20%。在为数不多的获得正收益的基金产品中,私募华富励勤1期1月份收益达20.43%,更为抢眼的是,该产品成立1年多以来,净值基本在面值附近徘徊,今年1月25日公布的净值尚为99.39,到1月28日已经飙升到120.95,这种短期爆发力让人联想到了塔晶狮王1、2在去年10月份的表现。相比之下,新价值系列、尚雅系列、瀚信系列等旗下产品有多只净值下跌超过10%,而国淼一期、金瀛1号、菁英成长1期等跌幅更超过15%。

  近1月公、私募基金收益率分布比较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私募数据截至2011年2月14日,共有625只纳入统计;公募偏股型数据截至2011年1月31日,共有362只纳入统计。

  2011年1月份私募调研汇总

  2011年1月,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对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20多家私募基金公司进行了调研,其中包括鼎锋、彤源、聚益、合赢、展博、源乐晟、淡水泉等,以下为部分私募近期观点的摘录。

  从容

  2011年A股市场面临经济回稳、业绩增速放缓、流动性下降、产业转型四大变量的综合影响,预计全年的市场风格将趋于均衡,总体下跌空间比较有限,长线向好格局不变。短期来看,消费、医疗、新兴产业等非周期类个股在2010年的累积升幅已较可观,暂时有个消化的过程。大盘蓝筹公司,传统产业估值过低,有些行业经过整合,行业定价权有所恢复,孕育着一些阶段性机会。但是总体而言,经济增长最有活力和希望的部分仍然在于科技、装备制造、新能源、消费、医疗保健等领域。因此,这些领域的品种回调就是买入机会。应该坚持大方向不动摇,一定能取得比较满意的回报。

  龙腾

  今年控制通胀和房价将会是政府的第一任务,在这种背景下,货币政策阶段性已经偏紧,市场整体流动性差于去年是较为确定的大概率事件,但是这种假设又存在挑战。随着严控房地产投资或投机的政策延伸及加码,投向房地产的资金需要寻找出路,这又有利于流动性向股市流动,对整体流动性紧缩的影响又会有比较大的对冲,但这个对冲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现在还很难判断。另外,从供给角度上看,今年市场流动性压力也不小。虽然去年年底以来新股频频破发,但新股由于不存在发行不出去的问题,发行节奏从目前观察不会放缓,今年的证券市场扩容压力仍然很大。

  京富融源

  经济目前处于“实际负利率”状态,股票、商品、房产、黄金价格都是扭曲的。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就是加息;另外一条路就是让物价指数下降,但后者显然有困难。因此,加息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合理的。特别对银行股来说还是利好因素,因为息差扩大了。2011年是货币政策紧缩年,后续加息的演变要看CPI的变化,主要看1月、2月CPI的高点过后,对套利空间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空间还是很小的话,还会再加息。如果政府犹豫,会再观察3、4月份的情况决定。如果CPI下降,加息的压力就会变小。目前市场的资金并不缺,加息对收紧流动性的意义并不大,但对资产配置的影响比较大,会促使资金从地产流向证券市场,总体而言,算是一种利好。

  云程泰

  这段时间,市场陷入了对货币收缩的群体性恐慌。随着股价的进一步下跌,恐慌心理进一步加剧,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股票基本面的判断。理由有四点:第一、中长期看,货币政策进入紧缩周期,但是股票市场的资金有存量和增量。政府是在控制增速,但是存量非常大。上涨的市场需要增量来推动,但是下跌的市场中,存量会带来很大影响。第二、政府的货币收缩是有底线的,我国还是以保增长为调控目标,不愿意看到货币收缩对经济造成较大冲击。第三、政府的调控处于动态当中,会根据经济基本面的反应选择政策工具。第四、资本市场和政府的经济目标都是相似的,都以延长增长的景气周期为终极目的。所以对于货币政策收缩不能完全按照负面来理解。

  世通

  新兴产业是2011年投资的大方向,这个观点不会改变。这是政策的主攻方向,只要政策方向没变,市场方向也不会变。关于高估值的问题,近期确实出现较大幅度调整,但只要公司质地好,估值高一点也没关系。现在有些公司市盈率60倍,但是成长性非常确定,如果时间拉长到3年至5年,现在的价格一点也不贵。高房价导致资产泡沫,推升通胀水平,还导致一些社会矛盾,压制了国内消费能力。央行几次货币调控,包括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都有治理房价的因素。如果房价出现松动,紧缩政策不会继续加码,资金面紧张的状况就能出现好转。最不愿看到的就是房价仍调不下来,情况继续恶化,再加几次息,那对市场就必须重新判断。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