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业拼规模战火烧向投研部门 莫以规模论英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2日 02:5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官方微博

  本报记者 李良

  基金业“拼规模”的战火正烧向投研部门。据报道,部分中小基金公司正在考虑,在基金经理的考核制度中加入“规模增长”这一指标,以鼓励基金经理在提升业绩的同时,配合销售部门将业绩转化为基金份额的增长。

  以往,尽管资产管理规模是决定基金公司收益的关键因素,但在一线真刀真枪进行规模战的,主要是以市场、销售为主的营销部门,投研部门并不正面参与。基金经理对基金公司规模增长的贡献,体现在以提升基金业绩扩大影响力、参与各项路演或客户交流会等方式辅助营销部门推广基金上。而一旦将“规模增长”指标纳入基金经理的考核制度,等于将基金经理直接推上了规模战的第一线,与营销部门并肩作战。

  就基金公司的角度而言,此举并无恶意。规模是基金公司的“饭碗”,基金公司的员工都需要为此而努力,基金经理自然也不例外。但在部分基金公司,营销部门的推广工作却常常难以得到投研部门的配合,因为投研部门的考核盯住的是业绩,基金经理们自然不愿意花费时间在营销活动上。基金公司将“规模增长”纳入基金经理的考核指标,其目的在于利用制度管理来弥合两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裂缝,以促进营销部门推广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但对于基金经理而言,这却不是个好消息。事实上,基金短期业绩排名战已经给绝大多数基金经理制造了巨大的工作压力,迫使他们阅读大量的研究报告、频繁去上市公司实地调研、不断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投资计划,繁重的工作量已经令他们疲惫不堪,倘若再加入“规模增长”指标,等于再增加一份工作量,自然难以承受。更重要的是,对于以投资创造价值为己任的基金经理来说,猛然增加一重“营销者”的身份,这种角色转换不仅容易对他们的正常投资行为造成干扰,同时还会冲击他们的心理。毕竟,对于惯常研究、投资等幕后工作的多数基金经理来说,突然要求他们站到台前竭力推销自己,有着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

  同样地,对于基民来说,这也不是个好消息。基民购买基金,目的可不是为了给基金公司缴纳管理费,而是期望利用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为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他们考核基金经理的唯一标准,就是长期、稳定的业绩回报,而基金经理分心于诸如“营销” 等工作,显然会干扰其对投资的专注性,容易影响基金业绩的提升,这自然也不是一个利好。不仅如此,基金经理加入营销战团后,如果其与客户的沟通以扩充基金规模为目的,那也容易出现误导投资者的情况,对于基民来说,这也是难以接受的。

  事实上,从去年诸多中小基金公司的表现来看,规模扩充较快的,并非基金经理积极主动营销所致,而是亮丽业绩吸引投资者主动“投怀送抱”。而纵观将“规模增长”纳入基金经理考核指标的基金公司,则普遍存在业绩不理想的软肋。由此可见,对于中小基金公司而言,要想真正实现健康发展,真正的“本”依然在于做强业绩,至于将基金经理推上营销战车,不过属于“末”流技巧而已。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