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展恒理财:市场加息 可转债基金迎良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1日 18:01  新浪财经 官方微博

  市场背景:再次加息

  春节后股市开始的前一天,加息来得突然而又在人们的预料之中。虽然加息预期在之前市场已有部分反应,不会引起太大的影响,但是由于资金的流动性受到影响,短期内市场将会出现震荡。这样的背景下,资本市场的投资品种应该如何选择才能有效的避开加息带来的影响?

  应对措施:投资可转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11年的股市将会处于震荡状态,一些防御型的投资品种重新得到重视。风险较小、收益率明晰的分离式可转债,值得投资者关注。事实上,在股市震荡期间可转债能称得上是证券市场中最稳健的投资品种。它具有债权与股权双重特性,决定了其具有保本的功能,而其股性的特征又可能为持有者带来超额收益。所以投资者不妨将可转债作为理想的防御型投资品种,配置于自己的投资组合中,这既能获得相当的预期收益,又可降低自身的投资风险。

  “可转债”是一种可以转换的债券,它首先是一种债券。因此可转债有固定收益债券的一般性质,即具有确定的债券期限以及定期息率,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利息收入和还本保证。目前,可转债仅限于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行结束6-12个月后,持有人可以依据约定的条件随时转换股份。可转债的票面利率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浮动的,甚至还有不少可转债在条款中加入了利率修正条款。

  简单地讲,可转债价值是由普通债券的纯债价值和转换期权价值两部分组成。其中,纯债价值是按照可转债每年支付的利息和到期偿还的本金按一定的贴现率折算的现值,纯债价值对可转债的价格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发行可转债的公司质地相对良好,多数转债在发行时设有担保,兑付风险较小。正常情况下,转债价格不会跌破其纯债部分价值,可以说是可转债的保本价值,锁定转债的下跌风险。

  由于可转债具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特性,且具有收益 “下有保底,上无封顶”的特征,所以更适合稳健的投资者投资。实际上,投资可转债的收益其实就来源于这种特殊的性质。通常而言,除获得票面利率之外,可转债还提供了两种实现收益的方式,一是直接在交易所买卖可转债;二是通过转股实现套利。

  与之对应的,投资人投资可转债要承担提前赎回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赎回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公司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入未转股的可转债。提前赎回条款对发行人有利,可以加速转股过程,同时减轻公司的财务压力,发行人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选择是否行使这种权力。发行人行使赎回权时,应在证监会指定的报刊和互联网网站连续公布赎回公告至少3次。转债持有人必须在赎回登记日当天收盘之前的几个交易日内,择机卖出转债或者将持有的可转债申请转股,否则将会强制被发行人赎回。流动性风险也不可忽视。目前转债市场供求失衡,品种数量不够丰富,二级市场交易不活跃,流动性不足,给资产的及时变现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持有转债的投资者应注意转债的流动性不足问题。

  作为固定收益品种,可转债同样具有因市场利率上涨而引起的转债价值下跌的风险。但相对于其他风险,利率风险对转债价值的影响最小,这从去年央行的5次加息对转债价值影响不大可以看出。

  未来的通胀对可转债市场不会形成太大影响,尽管短期内高通胀的压力确实存在,但不会维持太久,未来通胀水平仍处于温和可控范围内。国内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逐渐加强,基本面会进一步改善,对可转债市场形成很有利的一面。加息难改权益类市场中长期向上的趋势,历史上已有实证。另外,加息还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这也会间接对可转债市场产生积极的一面。

  2010年可转债市场较年初大幅扩容,转债市场的扩容将大幅缓解目前市场供不应求、流动性不足、估值过高的现状;大幅提高可转债基金仓位变化和品种选择的灵活性;从长期来看,投资可转债获取收益的机会也将明显增加。而转债基金时隔六年后的再度起航,正契合了这一行业发展机遇。

  历史业绩:领先同类

  国内可转债基金品种并不多,目前仅有三只:兴全可转债,富国可转债,博时可转债。其中富国可转债和博时可转债都是2010年末发行,业绩参考价值不大,而兴全可转债2004年成立以来,回报率高达332.62%,前年收益35.17%,债券类基金前年平均收益为5.80%;去年收益7.67%,债券类基金前年平均收益率为5.6%。从历史业绩来看,可转债基金业绩领先同类基金。细化到可转债基金对于市场货币政策的反应,加息时兴全可转债基金也未出现业绩明显下滑。通胀持续,货币政策依旧紧缩,可转债基金在资产配置中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角色,可能会在2011年的市场上大展拳脚。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