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重拾周期减持消费 市场一季度仍将震荡整理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6日 09:37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月26日电(记者 桑彤)随着2010年基金四季报披露完毕,基金仓位情况及配置策略浮出水面。在去年四季度先扬后抑的市场环境下,基金并未因股市的大幅调整进行减仓,而是采取波段操作果断兑现浮盈,调仓迹象颇为明显。尤其是“煤炭有色”等强周期行业再度成为基金青睐的对象,而此前一直是作为避风港的“零售医药”等消费类个股首度遭到抛弃。

  2010年末基金继续加仓 波段操作兑现浮盈

  2010年四季度上证指数一度从2600点冲高到3100点高位,后再度跌回至2700点附近,出现大幅波动,但基金业绩依然良好。据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四季度729只基金中近九成出现盈利,盈利总额达1279.5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2010年四季度已实现收益总额也高达1182.37亿元,与三季度的负收益相比可谓真正扭亏为盈。观察发现,基金并未因去年四季度股市的大幅调整进行减仓,而是采取波段操作果断兑现浮盈,调仓迹象颇为明显。

  据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具有可比数据的400只偏股型基金股票仓位达84.59%,较三季度末上升2.64个百分点,维持历史高位水平。其中,混合型基金仓位上升最厉害,较三季度末上升4.19个百分点,达到80.63%。此外,封闭型基金仓位上升1.13个百分点至78.32%,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仓位上升1.67个百分点至88.20%。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分析指出,去年四季度基金仓位与净值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仅为0.17,无明显相关性,这也表明去年四季度基金的业绩主要来源于个股的选择而非系统性择时。仓位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左右基金的业绩。

  “现阶段,基金的高仓位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并不会因为看淡大盘走势而选择减仓。”国金证券策略分析师陶敬刚对记者表示。

  对于在持续震荡的市场环境下基金如何投资,广东新价值投资委员会主席罗伟广精辟地总结道,2009年押仓位,2010年押板块,2011年将是押个股的局面。

  基金转向强周期行业 零售、医药首度被抛弃

  去年四季度,随着通胀加剧和国家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预期,A股市场先扬后抑,风格转换频现,基金重仓股方向也随之转变。不同于以往在行情不好时清一色重仓消费、医药等防御性板块,周期性行业再度成为基金青睐的对象。

  无疑,基金的偏好已从去年三季度的“喝酒吃药”转变为现在的“煤炭有色”。统计显示,采掘业、机械设备仪表业、电子业、金属非金属业和信息技术业为四季度基金增持的前五大行业。特别是,基金对10月份以后表现突出的海螺水泥潞安环能江西铜业铜陵有色等强周期个股关注度大幅提升。

  而批发零售贸易、金融保险、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电力煤气等行业则遭到基金集中减持。苏宁电器五粮液伊利股份等消费类股票赫然出现在基金减持榜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一度被抛弃的房地产股,四季度重新进入基金经理的视野。尤其是2010年基金排名第一的孙建波和基金“大佬”王亚伟四季度都提高了房地产的持仓比例。

  统计显示,去年四季度孙建波管理的华商盛世成长基金房地产持仓比例为9.04%,较去年三季度增加了4.41个百分点。其中,地产股广汇股份在华商盛世成长十大重仓股中排名第一,占比达9.04%。

  无独有偶,王亚伟对广汇股份的持股比例虽有所下降,但占比仍高达9.81%。其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和华夏策略精选去年四季度房地产持仓比例分别为18.76%和17.82%,较去年三季度分别提高了6.06个百分点和4.43个百分点。

  瑞银证券首席证券策略师陈李也认为,在重庆和上海的房产税政策陆续出台后,“靴子”将基本落地,而房地产股估值折价在15%以上,现在可开始布局了。

  通胀风险成最大隐忧 市场一季度还要“磨”

  在经历了去年四季度的快速回落后,基金经理对2011年开局的乐观心态降至低点,谨慎看待一季度行情。基金经理普遍认为,2011年,国内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海外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迹象也有所加强,但通胀和经济过热是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政府连续出台的流动性收紧措施短期对A股市场造成一定压力。而在通胀缓解之后,市场震荡上行概率较大。

  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王亚伟预计,下一阶段市场仍将维持震荡整理的格局。通胀形势如何演化将决定市场能否产生全局性行情及结构性机会。

  上投摩根成长先锋基金经理许运凯也认为,2011年一季度市场依然可能处于上下震荡的态势。一方面,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的持续增长以及整个市场的历史性低估值对于市场是有力的支撑;而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的高低、货币政策回归的程度、市场扩容压力大小和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将继续制约市场上升的高度。

  对于当前市场中小盘股和大盘股之间严重的估值分化,分析人士指出,这从根本上反映了投资者对经济转型成功的憧憬。

  大小盘风格何时才会转换,在摩根士丹利华鑫投资总监陈晓看来需要几方面契机:一是经济复苏带动周期股的上涨机会,一旦周期股表现突出,市场就很容易切换到大盘股;二是流动性非常充足;三是大盘股利空完全释放。

  交银成长基金经理管华雨则表示,大市值股票和中小市值股票的估值差异很难进一步扩大。其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市场的运行轨迹将从估值推动过渡到盈利驱动,市值大小和行业背景将相对淡化。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