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经理:2011年市场震荡上行 结构将明显分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4日 06:54  证券时报[ 微博 ]

  聚焦基金2010年四季报

  证券时报记者 杜志鑫

  从2010年基金四季度报告基金经理们发布的2011年宏观、市场和投资策略展望看,2011年流动性和通货膨胀是各基金经理关注的焦点,基金经理普遍认为,在从紧政策主导之下,发生恶性通胀是小概率事件。在对市场的看法上,基金经理普遍认为2011年将是震荡市,但是结构将比较分化。而在投资机会方面,基金经理普遍认为,目前部分周期股、尤其金融股的估值水平已经达到历史底部,估值修复将成为稳定大盘的中坚力量,投资机会集中于机械、大消费、新兴产业、通胀主题和估值便宜的蓝筹股。

  宏观经济:

  关注流动性和通货膨胀

  A股基金经理们对于2011年信贷投放和通胀形势格外关注,用华夏大盘基金经理王亚伟的话说就是:“通胀形势如何演化将决定市场能否产生全局性行情以及结构性机会的来源。”在具体看法上,基金经理之间存在较大分歧。

  恶性通胀概率小

  从博时、华夏等基金公司发布的季报中可以发现,博时主题行业基金经理邓晓峰、华夏盛世基金经理刘文动认为2011年流动性将恢复正常,发生恶性通胀的概率较小。

  邓晓峰表示,展望2011年,国内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而海外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迹象也有所加强。微观层面上,居民的负债率极低,收入预期乐观;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良好且处于不断改善之中;政府的负债在经历高速扩张后,考虑税收的增长和政府资产的增加,总体上依旧处于良性水平。通胀和经济过热是主要的风险,但在从紧的政策主导之下,发生恶性通胀是小概率事件。

  刘文动表示,展望未来,通胀、房价等制约国内经济发展的因素依然突出。经济政策将围绕控通胀、调结构、促民生、保增长展开。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将成为经济结构转型的重点,但流动性充裕的局面有可能发生逆转,从而给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带来压力。

  万家精选股票基金欧庆铃表示,中国经济仍处在复苏的通道中,从经济增长看,2011年GDP增长率将逐季上升,但全年的增长水平略低于2010年,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风险是通胀。由于周期性因素和劳动力成本等结构性因素的叠加,通胀及通胀预期都将很长时间保持在较高水平。

  天治趋势精选基金经理吴涛表示,对于2011年的投资,通货膨胀是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由于2010年第一季度物价基数较低,2011年第一季度CPI重新逼近5%是大概率事件。因此从现在到2011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依旧不会有放松迹象,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控制新增贷款投放依旧是央行对冲流动性的主要工具。在此前提下,市场仍将延续弱势震荡并存在结构性机会。一旦通胀的拐点趋势形成,也就意味货币紧缩的过程结束,经济基本面的向好将驱散投资者的担忧,市场有可能重现2010年国庆后的风格转换和强劲走势,而这一时间点,很有可能落在2011年的第二季度。

  流动性依然充裕

  博时平衡配置、南方隆元产业主题基金经理认为2011年流动性依然充裕。博时平衡配置基金经理杨锐表示,2011年,全球经济再平衡是个长期过程,从失衡到再平衡,基点是货币体系重建,支柱是实体经济转型。重建货币体系的原因在于,解决次贷危机导致了金融危机债务化,而债务危机最终只能是货币化解决。

  广发大盘基金经理许雪梅认为,在美国经济转好但就业率没法超预期改善的情况下,美国QE2甚至QE3的大背景决定了全球流动性仍很充裕。尽管中国国内货币政策因为通胀因素而和美国政策相对立,行驶在适度紧缩的道路上,但中国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和持续改善的经济环境中和了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中国股市应该跟GDP的基本面走。2010年中国经济表现优异而股市领跌全球的情况肯定不可能继续。整体而言,2011年市场会有一定的机会。

  嘉实增长基金经理邵健表示,展望2011年,全球经济有望逐步复苏,美欧等国的流动性回收虽可能被提及,但难以大力度执行。对中国而言,增长问题并非主要矛盾,预期全年经济有望继续保持9%以上的增长,但通胀可能给政策带来较大的压力,并可能对资本市场造成较大的扰动。

  大盘走势:

  震荡上升 结构分化

  从基金2010年四季报看,绝大多数基金经理认为2011年将是一个震荡市,目前蓝筹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市场将以震荡为主,但是结构将比较分化。

  大市箱体震荡

  华夏红利基金经理谭琦表示,对中国经济的理解是:以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为前提,以经济结构调整为方向,以防治通胀为重要任务。如果这三者支撑的格局能够维持,那么市场应该不会失衡并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

  易方达积极成长基金经理陈志民表示,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力度的减弱有助于经济的进一步回升,但需对全球量化宽松背景下国内资产价格和CPI走势保持警惕,一旦通胀压力大幅超出预期将可能引发较为严厉的调控政策。基于这个判断,预计2011年一季度市场将处于震荡上升格局。

  南方盛元红利基金经理陈键认为,展望下一阶段,在政策面上,宏观经济政策逐步转入常态化,同时基本政策在保增长和控通胀之间

  相机抉择;在资金面上,货币和财政政策时紧时松、似紧还松的格局将导致资金面松紧适中;据此判断,短期内似乎看不到支持单边大幅上涨的政策面和资金面,2011年上半年市场表现可能主要以箱型震荡格局为主。

  上投摩根成长先锋基金经理赵梓峰和许运凯表示,展望2011年一季度,市场依然可能处于上下震荡的态势。一方面,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的持续增长以及整个市场的历史性低估值对于市场是有力的支撑;而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的高低、货币政策的收紧程度、市场扩容压力大小和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将继续制约市场上升的高度。

  鹏华动力增长基金经理黄鑫表示,展望后市,市场呈现震荡的可能性仍然较大。一方面,随着外围经济逐步复苏,需求不断恢复将给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同时蓝筹股的估值水平仍然偏低;另一方面,国内通胀压力不断增加,流动性紧缩预期将对市场产生持续压力。消费、服务、新兴产业领域仍然是长期关注的重点,同时也会关注在全球货币贬值的大背景下资源类公司的投资价值。

  大小盘风格有望转换

  在目前市场大盘股和小盘股估值严重分化的背景下,一些坚持价值投资的基金经理认为未来市场有望发生风格转换。

  博时主题行业基金经理邓晓峰明确表示,不看好高估值的中小盘、创业板公司。嘉实增长基金经理邵健认为,A股市场目前估值较低,并具有一定的成长性,因此全年来看,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但其间,随着通胀的起伏与政策的波动,预期仍将出现明显的波动。在风格方面,中小盘股的溢价目前已处于较高水平,预期 2011年在此基础上难以进一步扩大。

  投资机会:

  大蓝筹+大消费+新兴产业

  在2011年的投资机会上,既有基金经理看好大消费、医药等板块,也有基金经理看好通胀主题,更有基金经理看好估值便宜的蓝筹股。

  博时平衡配置基金经理杨锐表示,在货币角度,大量的纸币最终要寻找出路,从国际上来看,目前货币追逐日元、黄金、石油和农产品比较强烈。从国内来看,资金多了会追逐好东西:地产吸收了一部分流动性,其他诸如高档葡萄酒、玉石、大红袍等奢侈品也成为追逐的对象。从配置角度看,贵金属、稀有金属存在机会。

  易方达积极成长基金经理陈志民认为,受益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机械、大消费、新材料、低碳新能源、信息技术等新经济模式板块依然可能受到市场的追捧。另外,自下而上发掘基本面超预期的个股也将获得较大超额回报。

  博时主题行业基金经理邓晓峰表示,对股票市场而言,宏观环境并不差。市场本身的结构性问题是主要矛盾,机会与风险并存。看好银行、保险、地产、汽车、家电、铁路等蓝筹公司未来的表现。

  广发大盘基金经理许雪梅表示,展望未来,即将进入黄金十年的新兴产业仍将保有良好的投资机会。而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受益的消费品因为过去已大幅度跑赢市场,2011年要防业绩增长达不到预期,需要精选安全边际高、成长性能持续的品种。此外,为对冲通胀发展,组合中需要增配受益于通胀的品种和最便宜的蓝筹股。因为如果通胀失控,市场环境将整体恶化,但最低估值的品种将更能抵风险;如果通胀不失控,则货币政策将回归温和状态,中周期启动将带动中上游的周期品和资源品。整体而言,本基金将在适度控制仓位的情形下,建立更均衡的股票组合。

  长盛成长价值基金经理王雪松和王宁表示,2011年,市场受国内通胀形势、货币政策、经济增速,以及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和国际货币环境影响,可能继续呈现震荡走势。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仍会有较多的结构性机会。市场的迅速扩容也为自下而上的个股精选提供了更多机会。将围绕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十二五规划鼓励的方向,不断评估新的市场环境下各个经济环节供求关系的变化,更加积极地寻找兼具估值安全性和业绩成长性的投资品种。

  中欧价值发现基金经理苟开红表示,放眼2011年,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主要依赖于经济结构转型和促进消费,这一主趋势和方向并没有改变,因此大消费、新兴产业中的优质个股估值如果可以调整到合理水平,可能带来长期投资机会。目前部分周期股、尤其金融股的估值水平已经达到历史底部,估值修复将成为稳定大盘的中坚力量。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