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肖玉航:反思基金资产整体缩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4日 06:41  证券时报

  作者:肖玉航

  媒体在盘点过去一年基金业发展情况时发现,在新基金发行数量不断创下新高的同时,整个基金业资产却出现了严重的缩水。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市场共有 147只新基金发行,创历年发行量之最,然而基金行业整体规模却不升反降,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截至2010年12月31日,除QDII以外的国内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45万亿元,份额规模合计2.33万亿份,与2009年12月31日2.62万亿元和2.37万亿份相比,资产净值缩水 1700亿元,降幅为6.5%;份额规模减少400亿份,降幅为1.7%。另一项数据更发人深思,如果去除新基金发行因素,2010年原有存量基金资产净值缩水4121.50亿元,相对上一年同期降幅约为15.7%,原有存量基金份额规模减少2750.79亿份,降幅约为11.6%。这充分说明基金业在规模化发展过程中,行业整体质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基金经理变动频繁,与行业发展质量呈现出一定的因果关系。尽管早在2009年,中国证监会就已经修订了新的《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人员管理指导意见》,目的在于遏制基金经理过度频繁变动的不良现象,但刚刚过去的2010年,基金经理的更迭不仅没有收敛,反而还创下了历史新高。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一年基金经理变更总数高达394次,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一年,平均每天就有1名基金经理发生变更。而2009年,基金经理变更次数为208次,2008年117次,2007年仅49次。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底最后一天,基金经理的变动还在密集发生。根据Wind统计,当日8家基金公司公告9只基金经理人事变更,其中包括广发旗下3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变更,易方达、光大保德信旗下各2只基金人员变更,中欧基金和天治基金各有1只基金经理变更。

  基金业既有高薪优势,又有行政指导,按理应该能实现关键从业人员的相对稳定,但事实却相反,这令人对行业中存在的一些体制问题感到担忧。2010年,60家基金公司中共有34家公司发生了资产净值缩水。其中,金元比联、申万巴黎、交银施罗德三家基金公司缩水情况最严重,净值缩水幅度分别为62%、51%、43%;份额缩水幅度分别为61%、45%、35%。这些资产缩水排名靠前的公司,相应的人员变动也较为频繁。

  随着投资者的理性程度在上升,不少基金持有人能够主动分析自己所投资的基金的管理情况和投资过程,比如去年许多基金持有人对某基金连续投资业绩极差的重组股、亏损股、PE高达100多倍的新股就产生过重大质疑,并以赎回基金份额作为回应。由于管理体制约束,一些基金经理也对现行的监控和激励制度产生了抵制,转投私募基金。为了追求更多的管理费,一些基金公司追求基金规模,纷纷成立新基金,而基金管理人才尤其是基金经理的培养却跟不上。人才流失,青黄不接,导致基金总体经营状态不甚理想,如此一来,可能引发越来越多的基金持有人反感,也必将加大信用危机的累积。

  总体来看,中国基金业在追求规模的同时,基金经理的频繁流动、基金业人才队伍以及收入分配机制的缺陷,给基金业长期健康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从世界基金业的发展来看,优胜劣汰是重要的市场规则,中国基金业近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政府的保护,如何让其在市场化的轨道上成熟壮大,恐怕还有更多、更远的路要走。 (作者系九鼎德盛首席证券分析师)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