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年首波分红潮 红利再投资或是较好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9日 23:28  投资快报

  记者 高丽霞

  刚刚迈入2011年,基金市场分红潮就扑面而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19日,年初至今公告分红的基金已经达到125只(不包括QDII),涉及金额高达168亿元。基金业人士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基础市场处在低估值水平,长期投资时机较好。如果是长期投资的话,其建议选择红利再投资,这样红利的复利效应会比较可观。

  基金公司分红扎堆

  刚刚迈入2011年,基金市场就掀起了一波势头不小的分红潮。据统计显示,年初至今,公告分红的基金已经达到125只(不包括QDII),涉及金额高达168亿元。仅1月13日一天就有11家基金公司的27只基金宣布了分红方案。

  从基金分红的产品来看,各大基金公司旗下众多产品集体分红的不在少数。其中,南方系拟分红或已经实现分红的基金数量最多,达到10只。嘉实系分红的基金也达到了9只,博时、长盛系7只,交银施罗德、景顺长城、融通、富国系有6只等。

  从分红手笔来看,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红利超过1元的偏股型基金多达25只,占比达到27.47%。其中国泰精选最为大方,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红利达到3.4元,此外银河成长、招商平衡、广发优选和中银中国4只基金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红利也超过2.5元,分别为2.8元、2.7元、2.6元和2.5元。不过,也有5只基金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红利不足0.1元。

  大手笔分红

  据悉,此次分红潮将为投资者送上高达168亿元的新年“大礼包”。而偏股型基金继2010年12月的分红热后再次成为主角。统计显示,开放式股票基金分红87.88亿元,占总分红比例52.3%,其次,开放式混合型基金分红71.14亿元,占比达到42.32%,此外债券型分红5.74亿元。

  以广发旗下基金为例,宣布分红的基金包括广发核心精选、广发稳健增长、广发策略优选3只偏股型基金和1只债券型基金广发增强债券;每10份基金份额分别派发红利0.5元、1.1元、2.6元和0.3元,权益登记日和除息日均为1月18日,红利发放日为1月20日。

  而大多数选择年初进行分红的基金在去年都有不俗的表现,其中第七次分红的广发策略优选在2010年表现良好,以18.28%的年度回报率在117只混合型基金排名中名列第11位;广发核心精选则以16.13%的回报率位列305只股票型基金排名的第23位。

  大比例分红缘于看淡后市

  对于目前的大比例分红,有市场人士认为是基金看淡后市的表现。“听过几个基金经理说不看好一季度的,但全年判断来讲,还都比较乐观”,昨日一基金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在其看来,目前的大比例分红,可能是基金公司目前应对赎回压力,主动变招,用分红挽留住老持有人,主要还是一种营销手段。

  不过这与2009年上半年,管理层下发的一份证券投资基金收益分配的审核指引有密切关系。现在的基金合同中已经写明,基金红利发放日距离收益分配基准日(即期末可供分配利润计算截止日)的时间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基金公司也都不约而同地遵守着这个规定,而这也是目前基金大规模分红的主要原因。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基金资产的一种分配方式,基金分红在岁末年初频频出现有三层意义。第一、回馈老客户,派发新年“红包”,利于基金原有规模的保持;第二、在实现持续营销的同时,吸引新基民的加入,借机为新年市场布局,促进基金的长远发展;第三、在震荡市中,选择现金分红方式的投资者可以及时兑现投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未来市场下跌的风险。

  “不过这样大比例分红,市场会有一定压力,但1月其实是周期性分红的高峰,管理人集体分红应该考虑到分红对市场的冲击成本。”上述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

  建议选择红利再投资

  有关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基金分红有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两种方式。默认方式为前者,分红后能拿到实实在在的钱,可以落袋为安;但投资者也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红利再投资。它适合于现金需求不高、投资规划时间较长、对后市持续看好的投资者;它的特点是既可以避免分红资金的长时间闲置,也可以实现“利滚利”的投资效果以及节约再投资的申购费用。

  “就市场环境来说,目前基础市场估值不高,甚至可以说处在低估值水平,长期投资时机较好。”上述基金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果是长期投资的话,建议红利再投资,这样红利的复利效应会比较可观。”

  《投资快报》发自广州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