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微博营销的三大掣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0日 09:20  一财网

  对于熟悉微博技术的人来说,利用微博提升个人、所在机构及产品的知名度的案例越来越多。不过,有相当一部分金融机构在开通公司微博后却发现,快速提高粉丝数量似乎并不容易。

  网络技术的运用早已经在基金公司的日常营销中展开。比如,作为目前国内基金行业资产管理规模靠前的公司,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公司主页浏览量已接近一家中型网站,公司方面还引入了一些国内大型门户网站的运营高手,在短期内就提高了网络浏览数量。

  在此前的大牛市中,业内曾有戏言,每当一天行情结束,基金经理们就会上某些大型网站的基金页面刷屏,以便及时了解最新基金净值变化。专业人士尚且如此,何况普通的基金持有人。

  应该承认,作为新技术的一部分,微博的产生直接反映出媒体发展的趋势和脉络。业内通常把提供内容的平面媒体视为Web1.0之前,把门户网络(新闻网络)和垂直网络(专业财经网络)视为Web1.0,把博客视为Web2.0。之所以产生了上述1.0到2.0的区别,是因为这些媒体代表了读者和媒体之间的关系,比如,博客之所以称为Web2.0,是因为读者可以直接创造内容,并提供给其他的受众。

  如今,微博的诞生,更有效地将媒体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向前推进一步,从而成为媒体的新宠。正如某些传播学者描述的那样,聪明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在微博上的经营已不只是品牌塑造,设置官方微博,表面上看是客服前台,背后则是整个系统的运营维护和保障体系。像中粮这样的大公司,已将线上线下的运作融合,不亚于一份生活杂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和数十万粉丝直接互动。延展性超强,可做出很多衍生品。”业内人士指出。这种互动已经到了网络运营的“最高境界”,即Web3.0阶段。

  对于部分基金公司来说,目前微博粉丝并不多,综合来说,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其一,在传统意义上的官方微博上,出于信息披露原则和合规因素,基金公司提供的信息“不给力”,直接降低了读者的兴趣。

  其二,现在不少基金公司在门户网络的微博中“驻扎”,尽管门户网络流量高、读者多,但难免有大量“僵丝”存在,这也影响了互动效果。相对而言,在一些垂直类网络(财经网络)的微博更能找到“知己”。

  再者,用公司官方微博形式亮相,可能对增加粉丝起不了太大作用。对目前大型门户网络微博上那些粉丝数量居前的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名人效应”更能放大读者兴趣。较为典型的例子是,一些基金公司的微博粉丝数量可能不如相同公司的总经理个人微博的粉丝多。

  在微博上增加日常活动是提高基金粉丝数量的重要手段。通常情况下,发帖多、点评多、功能多,往往能够满足读者需求,增强微博黏性,并带动流量和粉丝数上升。对于一名基金持有者来说,常常希望能够与基金公司直接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微博是一种体验活动,更加适合已适应网络工具的读者,对于那些平时不怎么运用网络工具的持有人而言,基金微博如何培养他们的“使用习惯”,是个重要课题。如果基金持有人主要由那些根本不上网的人群构成,那基金公司在微博上展开营销攻势,必然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