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生代阳光私募业绩表现及原因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7日 17:48  私募排排网

  研究员 李伯元

  引言:

  在A 股市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少、资产质量高,股性活跃等特点,新股或次新股经常成为市场强势板块或个股,对于阳光私募而言,新成立阳光私募发行的产品是否也存在一些独特的优势使得其成为其中的强势品种?下面通过2010年新生代阳光私募业绩表现及其原因的分析来解答这一疑问。

  摘要:

  截至今年11月底,2010年新成立的阳光私募管理公司共有52家发行80只产品,我们把他称之为新生代私募基金。

  私募排排网数据统计,80只产品的平均业绩为10.62%,取得正收益的私募产品数量达63只,远超整体私募表现。

  通过分析新生代阳光私募具有以下三方面优势:一是规模小投资灵活;二是广告效应导致做业绩动力更大;三是管理人行业资源利用更集中有效。

  综上所述,投资者可以把新生代阳光私募具体分类来观察。重点关注2010年规模尚未扩张,且核心投研人员具有券商、基金等金融从业背景的私募公司。如西域投资、恒德投资。

  一、阳光私募发展势头良好

  复杂多变的股市行情和摇摆不定的市场情绪并没有影响私募行业的发展势头。据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1月底,2010年新成立的阳光私募管理公司共有52家,共发行了80只产品。我们把这些2010首次发行私募产品称之为新生代私募基金。

  从资产规模来看,2010年新成立的私募中,瀚信资产、泽熙投资、鸿道投资、财富成长、麦达投资、恒德投资、励石投资、景富同投资、升阳资产、泰瓴资产发行了2只或者2只以上产品。先后任职银华基金管理公司市场总监,国信证券总裁助理、研究所所长、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等职位的瀚信资产蒋国云;民间投资高手,被称为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的泽熙投资徐翔、以18亿元的首发规模刷新了行业内最大首募规模的纪录的鸿道投资孙建冬成为最大赢家。

  

  二、新生代阳光私募业绩表现

  从产品业绩来看80只产品的平均业绩为10.62%,其中徐翔管理的泽熙瑞金1号以69.96的收益拔得头筹。取得正收益的私募产品数量达63只,占整数比的78.75%,远超过整体私募表现。

  表1:收益前20名产品

排名
名称
投资顾问
成立时间
累计收益率 (%)
1
泽熙瑞金 1 号
泽熙投资
2010-3-5
69.96
2
中融- 光华59
西域投资
2010-9-2
45.6
3
泽熙2 期
泽熙投资
2010-6-11
36.85
4
宝赢基金
宝赢投资
2010-3-18
36.7
5
瀚信经典1 期
瀚信资产
2010-6-24
33.37
6
泽熙3 期
泽熙投资
2010-7-7
33.04
7
中融- 恒德1 期
恒德投资
2010-7-21
28.12
8
华宝- 励石一号
励石投资
2007-12-28
27.98
9
华润信托·麦达
麦达投资
2010-9-20
27.43
10
中融-嘉禾1 号
琪润投资
2010-9-25
25.94
11
中融-嘉禾1 号
琪润投资
2010-9-25
25.94
12
中融- 明渝霄阳
明渝霄阳
2010-7-28
21.93
13
财富成长1 期
财富成长
2010-7-28
21.17
14
奇正中融1 期
安诺信和
2010-5-25
21.16
15
达仁通宝一期
达仁投资
2010-9-20
21.14
16
富安达1 号
富安达
2010-7-12
21.01
17
洲浚 1 号
洲浚投资
2010-9-28
19.51
18
中融- 中风投一号
汇鑫诚通
2010-4-23
19.02
19
泰石 1 期
泰石投资
2008-5-23
18.78
20
鸿道1 期
鸿道投资
2010-3-23
18.07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截至11月底)

  80只私募产品中,收益在20%以上的有15只,占比18.75%;收益在10%到20%的收益为23只,占比28.75%,收益在0到10%之间的产品数量为25只,占比31.25%,取得负收益的产品数量为17只,占比21.25%。

图1:2010年发行多只产品私募图1:2010年发行多只产品私募
图2:产品收益分布图图2:产品收益分布图

  三、业绩突出原因分析

  1、规模小投资灵活

  私募的优势主要在于投资限制少、投资风格较灵活。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仓,资金规模小可以重仓投资小股票,可以集中投资,精选个股对产品净值的贡献度高。对于刚成立的私募公司,产品数量少规模小,容易集中管理人投资优势,取得好的业绩。数据说明,规模是影响基金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私募基金的业绩的规模负效应也逐步体现,2008、2009年业绩突出的私募公司随着规模的扩大,公司整体业绩规模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2、广告效应 做好业绩的动力更大

  私募基金业绩的好坏直接决定私募基金的成败,对于刚成立的私募管理公司,为扩大品牌效益,做业绩的动力更大。尽管与公募基金以规模扩大为主要目的不同,私募基金的规模也受到管理公司的关注,对于取得较好业绩的私募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的扩大相对容易很多。对于私募产品发行而言,业绩是最有效的广告,多数投资者选择私募过程中,业绩都是最具可比性、最有说服力的参考因素。事实说明,一家私募首只产品业绩不理想,未来发行产品的难度更大。

  3、行业资源利用更集中有效

  从数据来看,今年以来投身私募行业的管理人,具有券商、基金等金融行业工作背景相对更多,对于新成立的私募公司,管理人投资经历和行业的资源利用更集中有效,这其中包括研究资源的获得更便捷快速、 行业沟通交流更频繁。这使得管理人对市场整体方向和投资热点把握更准确。

  四、关注西域投资(光华59)、恒德投资(恒德1期)

  综上所述,新生代阳光私募整体业绩表现较好,很多方面较老私募具有优势,投资者不妨把它作为阳光私募中一个具体的分类来观察。而对于目前规模尚未扩张,且核心投研人员具有券商、基金等金融从业背景的私募公司可以重点关注。如西域投资、恒德投资。

  提示:

  尽管新生代私募具有较多的天然优势,但也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首先,私募基金在成立之初,公司投研实力普遍偏弱,且团队也需要一定时间磨合;另外,初创的私募公司很难拥有完善的人员构架,基金管理人不得不身兼多职,将大量精力用于产品发行、营销、团队构建等。

  因此,对于新生代阳光私募,我们也需要等待时间的检验,通过更长的可考业绩,对私募投资风格,风险控制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明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